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類掌握科技,但依然無法自稱掌握大自然的所有,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依然還是會發現許多沒有辦法解釋的現象。
當人們面對這些現象時產生惶恐心理,我們就不自覺地會代入一種被懲罰的情緒在其中,而這種情緒出現最多的就是人們面臨天災的情況,大自然的力量還不是人類能夠對抗的。
我當索取超過限度的時候,“懲罰”也就緊隨其后。
還記得1983年陜西曾經爆發過一場蛇災,大洪水導致蛇群遍地爬,當地的村民都以為有天災發生。
蛇自古以來就能夠憑借其外形引起人們的恐慌,甚少有人能夠接受與蛇共處,哪怕時光到了如今,喜歡蛇并將其作為寵物飼養的人少之又少。
蛇沒有足,以爬行的方式移動,通體偏冷,性子和溫順根本沒有關系,而刻在DNA的習慣更容易讓我們對毛茸茸的生物產生好感,再加上蛇還分有毒和無毒的差異。
所以不管是從哪種角度而言,蛇都是令大多數人感到害怕的生物,唯一能夠令人們感到欣慰的是,蛇不喜歡群居,所以往往都是獨自活動。
因此,這就讓我們很難看到成群結隊出現的蛇群,在腦海中稍微想像一下成群出現的蛇都能讓人感到不寒而栗,更不要想在現實當中看到這樣的場景。
可是,在1983年的陜西確實出現過蛇群的情況。
根據當時的村民回憶,那絕對不是幾條蛇糾纏在一起的模樣,而是成百上千的蛇在地上扭動,其中除了常見的無毒蛇以外,還有一些外皮花花綠綠,一看就是那種劇毒的毒蛇。
千蛇游過的畫面引起無數人頭皮發麻,只覺得涼意從腳底鉆到頭頂。
正如前文所說,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蛇群是一件十分罕見的事情,要知道蛇向來喜歡在陰濕的洞穴當中生活。
所以這也引起大家的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會導致蛇群出現。可是關于那場蛇災的記載根本無從查找,現場甚至沒有傳出一張照片。
這種神秘更是引來無數人的好奇,同樣也讓許多人暗暗揣測是否是一場天災,這場蛇災的出現就是上天對人類的一種懲罰。
三人成虎,隨著1983年的“蛇災”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越來越多的離奇說法也不脛而走。
為了能夠揭開這場災難的真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調查。
在1983年出現蛇災之前曾經爆發過一場洪水,這場洪水給人們帶來的損失極為嚴重,這場洪水出現的預兆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當時正值雨季,所以該地區出現超過一百毫米的降水量沒有讓大家十分擔心,眾人只以為這是一場普通的雨季,但是到了日后,事情的發展并沒有這么簡單。
持續不斷地降雨使得道路完全不能通行,農舍房屋也受到影響,此時,這些異常終于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紛紛意識到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降水。
可是已經為時已晚,洪水如同洶涌的猛獸一般撲向人們所在的位置,搶救、吶喊和人們的求救聲淹沒了那一年的人們。
當洪水退去,人們只以為災難終于結束,但是蛇群的出現又一次挑動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其實二者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蛇作為穴居動物,洪水沖垮了蛇的家,而且這次破壞性十分嚴重,所以出現如此多的蛇是正常的。
這也就是說,對于蛇而言,它們只是難得地聚在一起,商量一下新家怎么安排。
可是因為自己的外形和糾纏在一起的詭異身體,所以對于人們而言,群蛇遷徙的場面根本不亞于任何一部恐怖片,再加上自己還是這部恐怖片的參演者,所以人類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據說不少村民都被闖入家中的蛇誤咬,而這更加激化了二者之間的矛盾。
一個誤解就讓蛇群變成了人們眼中的蛇災,而這場神秘的“天災”也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事實上,世界的所有都是有循環和因果所在,蛇群的出現自然也不能憑空而出。
在這場誤會當中,我們也能夠從人類的反應當中得到一定的反省。
在蛇群的出現以后,人們的反應處于“被懲罰”的恐慌當中。事實上,這種反應也能夠說明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并不平衡的現實。
在人類歷史的前進過程當中,社會的發展基礎來源于對自然的索取,不管是再高明的科研成果都擺脫不了大自然這位母親。我們的幾十年歲月在它的面前不過是春生秋落的葉子,靠著一點小聰明才能夠積累起一點智慧。
只是當人們的探索過程不斷向前推進的時候,我們對大自然的保護卻出現滯留的情況。
現實在告知我們另一種答案,那就是我們的過分索取已經造成大自然的不堪。只是現實的成果蓋過了我們敬畏自然的本心,一直到近年來的環保意識在不斷被強調的過程中,我們才幡然醒悟自己的過錯。
1983年的“天災”認知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批判下的產物,惶恐之中以為的上天懲罰不過是在警示著人們看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
時過境遷,三十幾年后的如今,我們已經不是當時的人們,但同樣正面臨大自然的考驗。
我們需要在歷史的洪流當中學會吸取經驗,保護自然是每個人身上不可被忽視的責任,但凡有人忘記,那么換來的不過是逐步靠近的“天災”。
我們需要謹記“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在堅定不移地前進過程當中,不斷探索人類與自然平衡相處的關鍵點。
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我們會見到那個心中向往的世界。
何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