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年前,一位患者家屬的爆料,讓“神經節苷脂”一夜之間跌下神壇。事件回顧:王占群與劉蕓是一對夫妻,有個兒子剛高考結束,原本一家人還為了慶祝,相約去法國看球賽。可命運的“魔手”卻伸向了劉蕓。一次體檢被查出甲狀腺腫瘤,隨即在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東
一年前,一位患者家屬的爆料,讓“神經節苷脂”一夜之間跌下神壇。
事件回顧:
王占群與劉蕓是一對夫妻,有個兒子剛高考結束,原本一家人還為了慶祝,相約去法國看球賽。可命運的“魔手”卻伸向了劉蕓。一次體檢被查出甲狀腺腫瘤,隨即在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東院區進行了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后一切正常,住了一周多,基本康復后,便安排出院了。
可還沒來體會“大病初愈”的喜悅,就出現了異常,回家不久就感覺四肢麻木,行走困難,2天后,竟然癱瘓了!!!
這可讓一家人嚇壞了,趕緊送醫。經一系列檢查后,被診斷為格林-巴利綜合征,其誘因在排除自然發生后,判斷很可能是藥物“神經節苷脂”引起。后來,王占群在翻看、復查妻子的病歷時發現妻子曾經多次被注射“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復方曲肽注射液”,這兩種注射液當中都含神經節苷脂( GM1)。而妻子之所以出現癱瘓,就是因為使用神經節苷脂這類藥物造成的。
隨后,劉蕓被轉進ICU,因病情嚴重,進食需要依賴鼻飼,排尿只能依靠導尿管,且由于長期臥床,還出現墜積性肺炎等一系列并發癥,最終還用上了呼吸機,離康復遙遙無期。
一、神經節苷脂——曾經的腦科神藥
我們先來了解下GM1是從哪來的?一開始是由巴西一家公司生產的,原來叫做重塑杰,后來進口到中國,但在全球范圍內,GM1僅在巴西、中國、阿根廷上市,而我國幾乎占據了此藥99%的銷量。
而GM1剛進入中國時,主要用于治療老年癡呆、帕金森、中樞神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腦卒中、腦血管意外創傷及神經后遺癥等疾病,由于治療范圍廣泛,雖然只是作為輔助用藥,但也一度被奉為“腦科神藥”,銷售量非常之高。
二、使用量驚人,卻頻頻上黑名單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GM1在2016年國內等級醫院生物制品銷售額當中穩居“老大”的位置,2015、2016年,該藥的全年銷售額都達到了60億元,而2019年該藥的銷售額仍高達37.87億元。
由此可見其受“火爆”程度,而其生產商賽隆藥業幾乎一半的營業收入也都來自于GM1。
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其子公司還推出了自主保健飲品-瑙樂飲品,明明只是大健康產品,卻當做藥品,宣稱可修復神經,提升記憶力。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GM1被挖出多種負面信息:沒有達到國家統一的質量標準,也沒有被2010 年、2015年版《中國藥典》收錄,也沒有被2017 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中收錄,甚至多次被CFDA 拉入黑名單。
因為CFDA認為,它可帶來多種嚴重后果,包括損害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胃腸系統、呼吸系統,增加皮膚損害,甚至全身心損害。
而這也注定了曾經風靡一時的“神藥”終將默認。
三、國家終于出手了!
鑒于GM1的巨大危害性,t自2016年開始,CFDA就多次調整神經節苷脂的說明書,在其中增加警示語,提示其存在嚴重不良反應風險。
當然,醫療事件頻出,光提示是僅僅不夠的,很快,CFDA又發布了通知,暫停了該藥的銷售使用。
2019年7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生物制品)》報告當中,又重提到了GM1,給了它“第一”的排面,要求各個醫療機構加強對藥品的用藥管理,監控藥品的臨床運用,加強藥品的處方管理等。
而隨著報告的發布,GM1的銷售額已經大幅下滑,這意味著曾經的大佬「神藥」,已經是時候走下神壇了!
總結:其實不管是神經節苷脂,還是其它什么藥物,在使用之前,都要注意先辨別清楚,再對癥使用,患者自身不可盲目使用,而作為醫生,也更應該擔起一份責任,不給患者使用無關的藥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離疾病遠一些!
參考資料:
[1]《注射“神經節苷脂”后變癱瘓,70余名患者揭開“神藥”冰山一角》.南方都市報.2019-08-11
[2]《「神藥」還是「安慰劑」?細數神經節苷脂的前世今生》. 神經時間 .2018-02-28
[3]《監控“神藥”:飽受質疑的神經節苷脂被限》.中國經營報.2019-07-24
陳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