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776年,英國在北美洲的十三個殖民地聯合起來發表了《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的獨立。
沒有人會想到,當初這個在艱難掙扎中打敗英國獲得了生存空間的國家,會在后世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
即使從立國只有十三個州算起,美國到現在也只有不到兩百五十年的時間,并且已經發展成為了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
但美國也并不是白手起家,不是平地起高樓。
事實上,美國的發展與傳承遠遠不止兩百來年, 美國的底蘊來自歐洲,僅僅是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計算,美國也至少傳承了五百年文化積淀非常深厚。
實際上,美國人來源于歐洲,也傳承自歐洲。
如果將大航海時的歐洲開拓者看成是先驅,那么美國人就是這些先驅在發現新大陸后的殖民者,是外來的征服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就是歐洲文明的延續,是歐洲的星火傳承。
1492年10月,熱那亞人哥倫布率領一支西班牙艦隊,首次穿越大西洋,到達了一片歐洲人從來沒有抵達過,也不曾聽說過的陸地,這就是美洲大陸。
這是一次偉大的地理發現,也決定了未來世界的格局和主宰。
十六世紀是世界歷史的重大轉折關頭,歷史的機遇對于每個文明體系都是公平的,誰征服了海洋,誰就會擁有未來的世界。
遺憾的是,中國與這個偉大的航海時代失之交臂,鄭和雖然轟轟烈烈地下西洋,但卻人亡政息,隨著朱棣的駕崩而基本上停止了這項偉大征程。
盡管1431年,年老體邁的鄭和受明宣宗之命最后一次下西洋,但也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
就在鄭和第六次下西洋的前兩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在葡萄牙西南端的薩格瑞斯建立了一所航海學校,開始有計劃地推進大西洋上的航海探險活動
此后,歐洲的航海事業便一發不可收拾,歐洲也迅速崛起,成為了世界中心,而美國則是歐洲大航海背景下的一個產物。
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后果就是殖民活動的迅猛發展,近代的西方人正是通過海洋這個“寬闊的跳板”而征服了整個世界,以船隊代替馬隊,最終完成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幾千年來始終未能完成的宏偉業績,將整個世界都置于西方文化的影響之下。
歐洲人的地理大發現也將美洲文明割裂開來,在美國歷史學家海斯、穆恩、韋蘭三人合著的《世界史》中,早在兩千年前,美洲的瑪雅文明就已經興起,而在公元1000年左右,美洲的印第安人還建立了強大的印加帝國。
當時的印加帝國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冶金技術,但到了十六世紀, 隨著歐洲船隊的不斷到來,一切都變了。
這些歐洲的探險家們在美洲大陸肆意妄為、不斷的殖民擴張,改變了生活在這片大陸上的人們的命運。
十六世紀法國的思想家、作家蒙田就在他的《旅行記》中這樣寫道:“多少美好的城市被掠奪一空,多少國家滿目荒涼,數以百萬計的不同等級、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和平人們被屠殺、 被蹂躪。世界上最富裕、 最美好的地方也被珍珠和胡椒的船隊弄得亂七八糟、面目全非了”。
征服總是伴隨著血腥與屠戮,這也是規律和本性。
1607年,歐洲人在詹姆斯頓建立了第一個居民點,開始了弗吉尼亞——美國殖民地的歷史,歐洲人不斷地向北美移民,最終成為北美人種的絕大多數,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宰者。
有人說,美國歷史很短,不像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時間上看,或許的確如此,但當人們真正了解了美國的傳承后,會發現美國就是歐洲文明的延續和發展。
事實也是如此,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是有組織地向北美移民,只不過由于當時的自然條件和交通條件的限制,移民的規模還比較有限。
在英國統治時期,也就是1607年到1776年間,外來的移民大約一百萬人。
在美國獨立后的最初幾十年來里,由于地廣人稀,為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聯邦政府采取了支持移民的政策,甚至奉行來者不拒的態度。
美國本就是白人建立的國家,對于歐洲人有一種同宗同源的親切感,從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歐洲移民大量涌入美國,尤其是在1848年的歐洲革命以后,移民浪潮一潮勝過一潮,呈現一種遞增態勢。
根據統計,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歐洲前往美國的移民高潮出現了三次。
第一次是1820年至1860年,移民總人數有五百萬人,而僅僅1854年就有四十萬人移民到美國。這一次的移民主體是西歐和北歐人。
第二次是1860年至1890年,移民總人數更是多達一千萬,最頂峰是1882年,這一年移民人數接近8萬人。移民的主體主要是東歐和南歐人。
到了第三次移民高潮時期,移民人數已經達到了兩千兩百萬。
大量的歐洲移民涌入美國,帶來了歐洲的先進文化和制度,也深深影響著這個新生國家的方方面面,使其刻上了歐洲烙印。
美國是新生的國家,在徹底戰勝英國獲得獨立之后,就一直是歐洲人向往的樂土。
作為歐洲白人建立的國家,歐洲人在這里猶如去到了第二故鄉,沒有太多的水土不服,也沒有什么不適應的,對于歐洲人來說,美國就是天堂。
而且,從十八世紀末,美國工業革命取得一定進展后,由于其礦山、鐵路、制造業、建筑等行業都急需大量熟練技工和廉價勞動力,美國鐵路公司和各大企業為了招募工廠所迫切需要的勞動力,就紛紛在歐洲各國設立代理機構,招攬勞動力。
歐洲的移民和美國白人主體融合在一起,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力。
首先,歐洲移民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廉價的勞動力,優化了美國人才資源的配置。
其次,歐洲移民為美國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了美國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力的發展。
另外,歐洲移民也擴大了美國的國內市場,體現了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人力投資。
“911”事件后,許多人忽然將美國與古羅馬帝國相提并論,認為美國就是古羅馬的再生,甚至有人稱美國為“第四羅馬帝國”。
事實上,美國的建國者們早就認為美國將延續羅馬帝國的使命。
1807年,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在給好友拉什的信中討論著論“帝國將在太陽西沉之處崛起”是否是伯克利的詩句。
而且,他還提到了在他小時候,人們總會討論治權向北美的轉移,這種治權將從西方轉向北美大陸的觀點對于美國的建國者們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或許正是篤信這種使命感,才促使了一代代的美國統治精英們為之努力、奮斗。
在當時的人們眼中,羅馬之所以能夠締造出偉大國家的關鍵,就在于社會狀態。淳樸的農業社會能夠養育出羅馬人民剛毅、勇猛的精神和以樂于為共同體奉獻的美德。
憑著這種精神和美德,羅馬人征服了地中海,創造了輝煌的羅馬共和國。一些殖民者同樣認為,北美殖民地和羅馬十分相似,早期的移民來到這塊曠野之地,開拓土地,建立農業社區。
人們認為,北美可以成為下一個文明的榮耀之地,因為北美年輕又富有活力,而建國者們則相信北美擁有與羅馬崛起相類似的力量基礎,也就是美德。
比如就有歷史學家認為治權的轉移取決于德性的轉移。建國之初的開拓者們自視甚高,也充滿了激情和力量。
約翰·亞當斯總統就這樣在文字中寫過:“如果有一個襁褓中的國家值得被呵護的話,它一定是美利堅;如果有一群人應該得到榮譽和幸福的話,那么他們一定是美利堅人民。他們擁有著羅馬人的高尚情操,而且是羅馬共和國最繁榮和最有美德時代的高尚情操”。
平心而論,后世的美國沒有讓建國者們失望,無論美國如何的霸權主義,如何在全世界煽風點火,惹是生非,但美國也的確如同它的締造者所希望的那樣,成長為了新一代的“羅馬帝國”,完成了歷史使命,成為繼英國之后的世界霸主。
從這個層面去講,美國的建立是從羅馬汲取了精神營養,從這個偉大的古帝國獲得了靈感,美國的文明和精神內核甚至可以上溯到羅馬帝國時期。
美國脫胎于歐洲的殖民,使其從建國起就是一個比較先進的政體。歐洲的文藝復興同樣影響著美國的文化和文明。
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先有哈佛,后有美國”,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美國特殊的建國歷史。
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首批英國移民到達北美,開拓者們希望在那里建立一個全新的理想家園,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歐洲文明的延續和發展。
這些殖民者們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基本上都是受過古典式高等教育的清教徒,也非常重視教育,他們早在1636年就在北美大陸建立了第一座學府——哈佛學院。
當時的這些殖民者或者開拓者們都還是英國人,效忠的是英國皇室,只不過是在北美開辟根據地,也并沒有美國的概念。直到在哈佛建立的一百多年后,隨著獨立戰爭的勝利,美國才宣布獨立并建國,才有了美國。
正因為如此,歐洲的精神和文化對美國有著深刻的影響。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出現了“南方文藝復興”景象。
但是,這種文藝復興道德價值體系的鑄就并非僅源自于南方本土,反而是歐洲文明為其提供了孕生的精神土壤和強勁的文化支持,尤其是歐洲騎士文化對他們產生了巨大的潛在影響。
騎士精神作為中古騎士階層的精神文化,體現了歐洲封建貴族社會理想化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時,這種騎士文化的遺傳因子就已經深深植入南方本土,構筑了以歐洲騎士文化為底蘊、以種南方植園主為“騎士”理想形象的具有浪漫神話色彩的南方化的騎士文化。
榮譽至上、忠誠勇敢是歐洲中世紀騎士精神的核心內容,也是美國“南方文藝復興”所承傳的騎士精神的精髓。歐洲對于美國的影響已經是深入脊髓。
美國文化來源于英格蘭,英格蘭文化則來源于日耳曼蠻族、古羅馬所以說美國雖然建國時間不長,但底蘊深厚,是相當有沉淀的國家。
當然,美國積淀深厚,也體現在美國善于網羅全球人才之中,美國本就是一移民國家,又非常善于吸納全世界的精英和人才,為他們提供優越的環境和發展空間,內功深厚。
美國花在科研領域的費用幾乎是全球剩余國家科研費用的總和,在科研和人才方面,美國從來都是不吝投資的。
作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美國人力資源開發的歷史,美國非常重視教育,也重視本國人才的培養。而且,美國也非常重視如何將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吸引到美國去。
美國雖然是移民國家,但從1921年實施《移民配額法令》以來,卻盡量減少一般性移民,大幅度增加技術移民的比例。
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甚至多次修改移民法,規定只要是專家、學者或者教授,可以不 分年齡、信仰、國籍和民族,都可以在優先移民的行列。
美國的人才戰略使其成為了世界人才的高地,吸引了無數精英的投效,他們為美國的發展添磚加瓦,貢獻了力量,令人感嘆。
從這些角度來講,美國雖然建國只有短短兩百多年,卻是一個有著雄厚野心和沉淀的國家,它脫胎于歐洲的殖民者,師承于日不落帝國,卻能夠在千年之外的古羅馬找到自己的影子,誰還能說美國是一個沒有文化和內涵的國家呢?
張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