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暑期是提升學習能力的絕佳時期,大家在學習中需要有持久的學習動力,當你覺得累了,想放棄了,可以通過觀看一些經典的勵志電影來激發自己的斗志。今天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英文勵志電影,給大家加油!
1、《阿甘正傳》
做最好的自己,別停下你的腳步,不幸的人也能取得難以置信的成功!榮獲六項奧斯卡大獎的美國經典勵志影片。
2、《國王的演講》
這是一部根據一個患有嚴重口吃的國王喬治五世改編的影片,劇中講的是約克公爵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后來遇到醫生羅格接受治療并最終發展出了友情的故事。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是天生的,你相信一個結巴的人能登上大舞臺演講嗎?周圍可能有很多人不認同你,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不信任你,但你要以自己對自己的認同作為力量,接受現狀,不驕傲也不妄自菲薄,去勇敢的做自己。
而當真正做回自己之后,最終會漸漸贏得身邊人的尊重。自尊的人,才能被人尊敬。相信自己,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你便能戰勝自己,到達成功的彼岸!
這部影片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人生就是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
3、《弱點》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或缺憾。于是,如何與自身的弱點相處愉快就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個議題。
電影《弱點》改編自著名橄欖球運動員邁克爾?奧赫的真實成長經歷。他出身于黑人貧民區,從未見過父親,沒人對他的未來負責,只能經常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邁克爾的生活看起來就像他的膚色一樣,黑壓壓的,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方向。但結局是邁克爾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橄欖球明星。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邁克爾一樣,都會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的弱點,與其因為害怕或擔心而萌生退意,不如大方面對,坦蕩承認,同時對自己寬容一些,凡事盡力便無憾。
面對自我,選擇自我,實現自我,這就是我們的完美宿命。
4、《聽見天堂》
一個熱愛電影的盲童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
小男孩米可的眼睛看不見了,于是他選擇了用聲音來記錄和描摹他所感受到的一切、他充滿奇幻的想象和豐富的內心。
看到的世界、聽到的世界、品嘗到的世界、聞到的世界、觸摸到的世界,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看完之后想象一下,如果我聽不見,但我依然能看見周圍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還不算太壞;如果我的喉嚨嘶啞,但我還能用鼻子呼吸,我還有手可以寫字,我還能用自己的方式認識世界,這真的不算太壞??
這個世界永遠都比你想象的要好,只要你的靈魂和心靈永遠保持著清晰而鮮活的力量。
5、《聞香識女人》
“靈魂不可能有義肢。”
生病或是身處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生活的勇氣。
史蘭克的改變來源于他認識了一個高中生查理,他靠獎學金交學費,靠打工賺生活費,在尋找打工的機會時,他們兩個才認識的。
當時查理也遇到了難題,他在學校看到一些家境不錯的同學,戲弄學校剛升職的宿舍監管,而學校非要查出真相。查理有自己的底線,他認為自己不能出賣同學。可宿舍監管誘惑他說,如果他說出真相,就能夠給他一個哈佛的免費入學名額。
這無疑是一種致命誘惑,在哈佛入學資格和是否出賣同學之間,他難以抉擇,可實際上他內在是決定堅守自己的底線的。
查理的出現,讓史蘭克產生了想要保護這個青年的想法,在他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也是查理拯救了他,讓他有了活著的希望。
6、《死亡詩社》
李開復說:
“我很喜歡一部叫做《死亡詩社》的電影,每一次我看完這部電影,都有一股強烈的震顫的心中回蕩,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影片講述了1959年,內向的托德·安德森前去威爾頓預備學院讀書。他的室友尼爾陽光開朗,卻天天受父親管制。一天,他們班上迎來了新教師約翰·基廷。基廷以反傳統的教育方法,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提倡自由發散式思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把握自己的人生。
7、《面對巨人》
講述一位教練如何重拾信心與勇氣,并用信仰擊敗恐懼的故事。
心理學說,人的心態決定著你大腦的情感激素的釋放。
如果你的心態不好,那你腦中的情感激素和你心態積極的時候分泌的肯定是不一樣的。
劇中那些橄欖球員極度不自信的時候在賽場上的表現和他們最后選擇相信信仰時所爆發的能量差距顯而易見。人沒有變,變的只是一個進取的心態。
《面對巨人》,選擇如何,結果也如何。在欣賞影片的同時,問問自己一個選擇,一個讓你不會后悔的選擇。相信,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們就是下一個巨人。
8、《卡特教練》
《卡特教練》是一部由托馬斯·卡特執導,塞繆爾·杰克遜、羅伯·布朗、瑞克·岡薩雷斯等主演的運動、劇情電影,于2005年1月13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支屢戰屢敗的籃球隊在教練肯·卡特的帶領下改頭換面成為無人能敵的常勝將軍的故事。
2005年,該片獲第7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提名。2006年,該片獲第32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劇情電影提名
9、《陽光小美女》
這是關于一個全家人幫助小女孩追夢的故事。
這是一部家庭喜劇電影,劇情簡單明了,沒有通篇大道理,但偏偏讓人看完感慨萬分,也是勵志影片中被推薦的次數較多的一部。
影片于2006年7月26日上映,電影講述胡弗斯一家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不清的問題,可當7歲的小女兒奧利弗聽到廣播中傳來的“陽光小美女”選美比賽那一剎那,他們決定沒有什么比小女孩的大夢想更為重要。這個六口之家隨即踏上了從小鎮阿爾伯克基長途跋涉到加州參加比賽的路途。
電影很多地方能打動人,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明知道女兒不會成功,媽媽依舊堅持讓她上臺表演”。
通過這次旅程,奧利弗真切體會到了失而復得的機會、痛失至親的無奈、家人無條件的愛,以及她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失敗怕什么呢?人生又不是只有輸贏。
10、《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 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麗茲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
麗茲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癥。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從老師那里爭取到一張試卷,漂亮地完成答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她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面試的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然而,貧困并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里面,從不退縮的奮斗是永恒主題。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