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農村家庭多有養殖母雞的習慣,雖然養上幾只母雞并不能夠賺到多少錢,但是一家人吃雞蛋的問題就基本能夠解決了。在正常的情況下,母雞是只會下蛋,下蛋后會“咯咯噠”的叫,而不能像公雞那樣發出長鳴的打鳴聲。
但是萬事皆有意外,有時候農家養殖的老母雞也會像公雞一樣打鳴,雖然說這種現象并不多見,但終歸偶然會出現那么一兩只會打鳴的母雞。
在農村一旦誰家養殖的母雞發生了打鳴現象,這家的主人肯定就會感覺非常的不安,為此似乎感覺到了有什么不祥之兆要發生,多數人家就會把這只打鳴的母雞趕緊淘汰掉。
在農村為什么會對打鳴母雞有這樣大的忌諱?難道母雞打鳴真的就是什么不祥之兆嗎?
其實這只不過是農民對母雞打鳴的現象不夠了解,認為母雞打鳴有反常態,這種異象的出現,在沒人能夠給出合理解釋的情況下,只會產生一種迷信的臆想。
實際上,母雞出現了打鳴的現象,只不過是一種生理上的變化,也是母雞的一種病理現象,并非就像農村傳說的那樣,是什么不祥之兆,有什么不好的預示。那么,母雞打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母雞出現打鳴的特征,主要是在喂食當中,有些食物讓母雞產生了雄性激素,或者是母雞自身的原因,導致其雌性激素發生紊亂,這樣的母雞就會出現公雞的特征。
比如說下蛋量減少,或者是停止了下蛋,雞冠子變紅等之外,還會像公雞一樣打鳴。
在農村凡是有過屠宰老母雞經歷的人都比較了解,老母雞體內是有兩個卵巢的,當母雞出現了打鳴現象時,多是因為母雞體內的雄性激素增多,造成了其卵巢的衰減,以至于對體內雌性激素無法控制,因此,導致母雞出現了雄性特征。
但是,多數農民并不知道母雞出現打鳴現象,是屬于激素紊亂所造成的,就把此現象當作了不祥之兆,認為會妨礙主人家的運氣。
通常的做法就是把打鳴的母雞賣掉或者是自己屠宰吃掉,以此達到平復心理的作用,避免因為一只母雞給自己家人帶來什么隱患。
其實,對于出現打鳴的母雞,并不需要擔心是什么不好的預兆,完全可以采取一種科學的醫治方法。
只要持續三五天對其治療,基本上母雞的雄性癥狀很快會消失,就能恢復正常,這是經過養雞戶多年驗證的方法,很是靈驗的,對于家有出現打鳴的母雞,不妨一試。
當發現家里養殖的母雞,出現了早晨或者是其他時間有打鳴的現象,就把這只母雞抓出來單獨放置一個地方。
然后對其每天喂食乙烯雌酚藥劑,喂食量不需要太大,每次喂食0.3到0.5毫克左右即可,堅持喂食三到五天的時間,打鳴母雞基本上就不會再有打鳴的現象出現了。
其次,還可采用給母雞體內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增強母雞體內雌性激素的平衡,也是會讓打鳴的母雞很快回歸常態,不再會打鳴了。
但是如果對于打鳴的母雞不管不問,任其發展的話,就會導致打鳴的母雞“不公不母”的特征,也就沒有繼續養殖的價值了。
通過以上的了解,相信以后再有發現母雞出現打鳴的現象,也就不會再有什么奇怪的感覺了,這是母雞養殖中發生激素改變的一種生理現象,也只不過是一種病態,只需要給予及時治療,它也就很快能夠恢復常態了。
因此,對于母雞出現打鳴的現象,也不要再有其他顧忌了。
李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