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429期在前兩天的文章,詳細解讀了中醫對于肝腎虧虛型、濕熱內蘊型舌痛癥的常見癥狀、辯證診治的方劑和方解,得到了不少多年被舌痛癥折磨的讀友的肯定,紛紛以轉發、點贊和分享這些手指行動來表達,這就是我堅持分享口腔粘膜障礙性
在前兩天的文章,詳細解讀了中醫對于肝腎虧虛型、濕熱內蘊型舌痛癥的常見癥狀、辯證診治的方劑和方解,得到了不少多年被舌痛癥折磨的讀友的肯定,紛紛以轉發、點贊和分享這些手指行動來表達,這就是我堅持分享口腔粘膜障礙性疾病人文科普的動力所在,謝謝你們。
今天,在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429期文章里,接著來分享浙江名中醫何若蘋教授對于氣滯血瘀型舌痛癥的辨證治療思路。
如果你是氣滯血瘀型舌痛癥患者,可常見舌質黯淡,或者舌面上有瘀點瘀斑,舌痛表現為刺痛為主,灼熱感并不強烈和明顯,如果觀察舌下絡脈可發現呈紫暗、青紫和紫黑色,絡脈形態為粗脹迂曲,舌系帶兩側可見瘀斑,伴有小結節,周圍也能夠見瘀點,脈弦澀。
因為瘀血阻滯脈絡,所以舌部呈現為刺痛、脹痛,因為瘀血阻滯氣滯導致舌體感覺有麻木感,常伴有情志不暢,胸脅部脹痛不適,可出現月經不調,經色暗有血塊等。
浙江名中醫何若蘋教授認為治療氣滯血瘀型舌痛癥,可用血府逐瘀湯通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方法治療。
血府逐瘀湯,來源于清代醫家王清任所著的《醫林改錯》中,《醫林改錯》這本書很多人都讀過,其中的“血府逐瘀湯”是最著名的,也是大家用的做多的都知道它是活血通瘀的好方子。
血府逐瘀湯,原為王清任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諸癥的名方,也就是由于肝郁氣滯、氣滯血瘀所導致的頭痛、胸痛、憋悶、急躁、肝氣病和用歸脾治療沒有效果的心跳心忙,胸不認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夢。失眠不安、發熱、飲水即嗆、干嘔、呃逆、食從胸后下等癥,這些都是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的。
血府逐瘀湯的方劑,是由桃紅四物湯(由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組成)合四逆散(由柴胡、枳殼、甘草、赤芍組成)加桔梗、牛膝組成、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純化瘀之傷正;四逆散能夠疏肝理氣,使氣行則血行。加入桔梗可引藥上行達到胸中(血府);牛膝可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方劑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方劑。
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味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如是,血府逐瘀湯,對于舌痛癥病久見正氣已傷、氣血壅滯不通的患者特別適宜。
連續幾天,我們知道肝腎虧虛型舌痛癥可用六味地黃丸治療,濕熱內蘊型舌痛癥可用甘露消毒丹治療,氣滯血瘀型舌痛癥可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那在實際臨癥中如何加減化載治療呢?下面簡單談一下——
不管哪種舌痛癥,如果出現煩恚急躁、失眠多夢、易憂思多慮的患者,治療方劑可佐以甘麥大棗湯、梔子豉湯,共奏養心安神、清熱除煩的功效;
如果是烘熱汗出、五心煩熱的患者,治療方劑可加入龜甲以滋陰潛陽,使虛火內收;
如果是乍寒乍熱、潮熱明顯的患者,方劑中可加入地骨皮、青蒿,用以退熱除蒸、清透虛熱;
如果是口渴多飲、口干明顯、舌紅少津的患者,方劑中可加入石斛、玉竹,用以養陰潤燥、益胃生津;
如果是口干口淡、脾虛便溏的患者,方劑中可加入炒白術、淮山藥,用以健脾祛濕止瀉,恢復脾胃運化;
如果是胃脘脹滯不舒的患者,方劑中可加入佛手、沉香曲,用以疏肝理氣和胃,調暢中焦氣機;
如果是肝氣郁結、血行不暢的患者,方劑中可加入柴胡、白芍用以疏肝理氣、養血柔肝,使肝氣暢達血行得運;
如果是陰虛發熱、盜汗比較嚴重的患者,方劑中可加入穞豆衣、糯稻根用以滋陰清熱、退熱止汗。
那上述的對于不同類型舌痛癥加減化載治療有無具體臨床案例呢?這就是明天就要分享的內容,歡迎關注閱讀。
本文參考文獻/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2020年第11期《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周光毅等文章《何若蘋辯治灼口綜合征經驗探析》。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 收藏,轉發,不知道怎么治療痛風、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加入今日頭條“笑口常開研習社”圈子,@中醫科院博士帶來原創美文人文健康資訊,歡迎關注!
寫作是一種修行,度己度人
有緣人可以打賞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得遠,就一群人走;
認知改變命運,圈層決定命運。
歡迎加入今日頭條“笑口常開研習社”圈子。
多年口腔扁平苔蘚,關注專欄《與口腔扁平苔蘚說byebye》
獲取更多干貨資訊。
丁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