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讀卒中后認知障礙(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現并持續到6個月時仍存在的以認知損害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PSCI的明確診斷需要進行臨床、影像、神經心理三個方面的評估,而神經心理評
導讀
卒中后認知障礙(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現并持續到6個月時仍存在的以認知損害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PSCI的明確診斷需要進行臨床、影像、神經心理三個方面的評估,而神經心理評估是識別和診斷PSCI,也是觀察認知受損嚴重程度和療效的重要方法和工具。由于PSCI的早期發生以及疾病演變的異質性很大,早期和定期對卒中患者進行神經心理評估尤其必要。
卒中急性期的神經心理評估
卒中急性期階段,認知、情緒評估并不是最緊迫的任務。但卒中急性期的認知評估可用于預測PSCI的發生,有助于PSCI高危人群的早期識別和早期干預。因此,在卒中單元住院期間,評估卒中前的認知狀態和簡短的認知測試都是必要的。
老年認知功能減退知情者問卷(informant questionnaire on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IQCODE)適合于卒中單元內盡早評估患者卒中前的認知狀態,1.5~3 min的簡易認知評估量表(Mini-Cog)可用于卒中急性期認知功能篩查。同時,可用“90秒4問題提問法”對患者可能存在的卒中后抑郁進行篩查。
一旦患者病情穩定,即可進行更詳細地認知評估。此時,理想的神經心理評估應滿足以下幾點:評估場地適用于急性期住院患者,患者可接受性高,測驗準確性高,測驗評估時間不應超過20min,測驗應覆蓋核心認知域(注意力、執行力、記憶、語言、視空間能力)。匯總的卒中后認知障礙常用的篩查量表見表1。
表1 卒中后認知障礙常用篩查量表
注:NINDS-CSN:美國國立神經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網;IQCODE:老年認知功能減退知情者問卷;R-CAMCOG:劍橋老年認知檢查鹿特丹版;ACE-R:Addenbrooke改良認知評估量表;OCS:牛津認知篩查量表。
卒中恢復期的神經心理評估
PSCI的認知功能改變是一個動態過程,卒中后每3個月進行認知功能隨訪是較為適當的。目前PSCI研究常采用卒中后3個月作為確診的認知評估時間點,因該時期肢體運動、語言等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恢復達到平臺期,而認知功能障礙開始凸顯。此時,可使用整體認知評估量表(MMSE和MoCA)進行認知損害的篩查。
若評估結果提示整體認知功能受損,則說明至少有一個認知域存在損害,可考慮PSCI的診斷;若評估結果未提示整體認知功能受損,則需進一步完善包含各個認知域的全套認知測驗。
NINDS-CSN關于血管性認知障礙(VCI)標準化神經心理測驗的建議(1h版)常被用于全面的認知能力評估,包括動物流暢性測驗、受控口語詞語聯想測驗(音韻流暢性)、數字符號轉化測驗、簡單與復雜反應時測驗、連線測驗、Hopkins聽覺詞語學習測驗修訂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Rey-Osterrieth復雜圖形測驗、波士頓命名測驗(Boston naming test,BNT)、神經精神癥狀問卷知情者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questionnaire,NPI-Q)、流調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
其他相關評估
PSCI患者常伴有的精神行為癥狀將對認知評估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對精神行為癥狀進行評估是完全有必要的。NPI是臨床中常用的評估患者精神行為障礙的知情者問卷。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可用于評定抑郁和焦慮。
此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是臨床中應用較廣泛的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量表,有助于判別患者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鑒別卒中后認知障礙非癡呆與卒中后癡呆。
推薦意見:
?評估測驗工具的選擇應根據疾病階段、患者臨床特征、評估目的以及資源做個體化選擇(Ⅰ級推薦)。
?卒中事件后,在病史和體檢過程中需關注認知相關主訴,及時識別PSCI高危人群(Ⅰ級推薦)。
?卒中急性期患者在意識和條件許可情況下均應篩查認知狀態(Ⅰ級推薦)。
?卒中恢復期推薦卒中后每3個月進行認知評估隨訪,明確PSCI的發生及演變,必要時進行更詳細地認知評估測驗(Ⅰ級推薦)。
PSCI的治療
PSCI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延緩認知障礙的進一步下降、提高認知水平、改善精神行為癥狀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PSCI的干預應該考慮到卒中發生的時間、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是否存在合并癥及患者和照顧者的需求等。
藥物治療推薦意見:
?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可用于PSCI的治療,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Ⅰ級推薦,A級證據)。
?膽堿酯酶抑制劑加蘭他敏對PSCI可能有效,但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差(Ⅱa級推薦,A級證據)。
?美金剛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好,對卒中后失語可能有效(Ⅱa級推薦,B級證據)。
?甘露特鈉可改善輕中度AD的認知功能,但在PSCI中的作用仍需大樣本臨床試驗進行研究(Ⅱb級推薦,B級證據)。
?丁苯酞、銀杏葉提取物、尼麥角林、尼莫地平、胞磷膽堿和己酮可可堿可能改善VCI的認知功能,但在PSCI中的作用仍需大樣本臨床試驗進行研究(Ⅱb級推薦,B級證據)。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奧拉西坦對改善PSCI的認知功能可能有效,仍需大樣本臨床試驗進行證實(Ⅱb級推薦,B級證據)。
?養血清腦顆粒、消栓腸溶膠囊、腦心通等中藥可能改善VCI的認知功能,治療PSCI的作用尚需進一步臨床試驗證實(Ⅱb級推薦,B級證據)。
精神行為癥狀治療推薦意見:
?治療輕微精神行為癥狀應首選非藥物治療方式(Ⅱb級推薦,B級證據)。
?抑郁治療推薦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Ⅱb級推薦,C級證據)。
?抗精神病藥物首選小劑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需充分考慮患者的臨床獲益和潛在風險(Ⅱb級推薦,C級證據)。
康復治療推薦意見:
?認知訓練干預研究對改善PSCI可能有效(Ⅱa級推薦,B級證據)。
?康復治療應該個體化,并需要一個長期的目標,以盡可能地使患者能夠恢復一些生活能力,如自我照料、家庭和經濟管理、心理平衡以及重歸工作崗位等(Ⅱa級推薦,C級證據)。
醫脈通整理自:汪凱,董強,郁金泰,胡盼盼.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2021[J].中國卒中雜志,2021,16(04):376-389.
何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