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老撾當前主要的茶葉產品有紅茶、綠茶和一種特殊品質的酸茶,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專門從中國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老撾當前主要的茶葉產品有紅茶、綠茶和一種特殊品質的酸茶,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專門從中國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請去制茶技師傳授茶葉加工技術,顯著改善和提高了老撾古茶樹產品品質。
1.老撾古茶樹鮮葉特征
老撾茶區的茶鮮葉持嫩性好,一芽三四葉仍十分嫩軟。老撾的家常菜茶葉炒蛋,系用一芽一葉到三葉古茶樹鮮葉在熱水中焯一下后炒雞蛋,這道菜的味道甚好,茶味清香爽口,香而不感苦澀,就如我國韭菜或香椿炒蛋一樣普遍。這也說明老撾古茶樹的鮮葉,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較低,品質良好。
2.老撾古樹紅茶的加工
老撾生產的古樹紅茶為條形紅茶,加工設備從中國引進。古樹紅茶的鮮葉原料普遍為大葉種一芽一二葉鮮葉。應用紅茶萎凋槽萎凋,有時上萎凋槽前在竹簾上日曬約15min;6CR-55型揉捻機揉捻,采取輕揉、兩段或三段揉;解塊后用框架式發酵設備發酵,因老撾常年氣溫維持在25~30℃,發酵室溫度一般在25℃左右,不會超過29℃,空氣濕潤,只要在發酵間室內稍事噴霧加濕,則可保證揉捻葉在2~3h發酵均勻而良好;發酵葉用手拉百頁式烘干機或自動鏈板式烘干機干燥,干燥分兩段,中間充分回潮,出茶后待茶葉涼透,裝袋貯存。
老撾金占芭茶葉有限公司加工的紅茶產品,條索緊結,色澤烏黑油潤,勻凈而顯金毫;湯色紅艷明亮,似高級葡萄酒般靚麗,顯金圈;香氣清高,花果香顯著;滋味鮮爽濃醇,飲后微微甜香滯留齒間,堪稱品質優秀的古樹紅茶。
3.老撾古樹綠茶的加工
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綠茶,系作為餅茶原料茶的曬青綠茶,公司在室外建有曬茶架,晴日室外曬茶,同時建有大型玻璃曬茶車間,從而保證全天候的曬青茶加工。
曬青茶使用的鮮葉原料一般為一芽二三葉古茶樹鮮葉,用萎凋槽攤放,攤放至含水率達68%~70%時,投入殺青。在鮮葉量較少時,使用鍋口直徑108cm、質量50~86kg的鑄鐵鍋殺青。當地人認為,殺青鍋的質量愈重即鍋壁愈厚,蓄熱性能越好,制茶品質就更優越,這種大型炒茶鍋多委托我國云南茶機廠鑄造。
炒茶灶用磚和黃泥構筑,炒茶鍋置于灶上,前低后高約前傾30°,以木柴為燃料。作業時每鍋投鮮葉5kg,每鍋1人用手或木叉翻炒鮮葉。下鍋時鮮葉與鍋底接觸發出“啪啪”爆響,炒茶人翻炒加快,隨著水分的散失,鍋溫稍降,翻動減慢,直至葉質變軟,減重約40%。出鍋攤涼,冷卻后送去揉捻、曬青,至含水率10%左右收堆貯藏,最后經壓制形成餅茶。在鮮葉量較大時,則采用6CS-90或6CS-100型滾筒殺青機殺青,要求與手工殺青相同,但老撾制茶工認為手工殺青品質更優。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曬青綠茶,芽葉自然較細嫩,滋味鮮爽,無苦澀味,極具老撾茶的品質特色。
4.老撾酸茶的加工
老撾的茶產品中,要數老撾酸茶的加工最具特色。制作時,將一芽三四葉的鮮葉(如前所述,老撾古茶樹的這種鮮葉嫩度尚好),用繩索捆成捆,與中國市場上出售的成捆嫩菠菜相似,置于柴灶鍋中的竹箅上,上覆棉布,進行蒸茶。
當鮮葉被蒸軟并青氣散盡時,出鍋攤涼,然后裝入準備好的新鮮竹筒內。毛竹從農家宅邊竹林內砍來,一節節鋸斷,一個竹節做成一只竹筒,一端保留竹節,一端鋸作管口,筒長約40cm,筒徑約10cm。蒸好的茶裝進竹筒內稍搗實,留出適當封口距離,先用兩層芭蕉葉緊貼茶葉密封管口,再用十字交叉的兩竹棒壓住芭蕉葉,最后用黃泥抹平封口。接著就將竹筒埋在住房前的地下,蓋土約10cm厚,澆上水,至1月有余挖出,完成老撾酸茶的加工。
將筒外泥土洗凈后,除去封口,掏出或破筒取出茶葉,這時可看到酸茶葉片黃亮,可聞到一種特有的酸茶清香,若將葉片展開,對著陽光觀察,則可看見光線透過葉片而展現出的均勻淺黃亮色澤。將取出的茶葉稍沾鹽巴,放入口中咀嚼,茶味濃烈、清香,但不苦澀,略有甜味。
考察組走訪茶區,發現居住分散、相隔甚遠的農戶,家家都做酸茶,在沙耶武里省城里的集市上也有酸茶出售。酸茶一直為老撾人日常的必備食品,酸茶沾鹽巴、蒜泥等可作為茶點、休閑食品等食用,聚會、聊天和招待客人,均少不了酸茶。
在老撾金占芭茶葉有限公司的茶葉加工廠內,就有一個獨特有趣的現象,茶葉加工車間內,特別是手炒現場一隅,均放有一張大木桌和多張木凳,桌面中間放置一瓶泡有盛開金占芭花的大花瓶,香氣撲鼻,同時桌上還放著盛有酸茶的竹筒、鹽巴和一壺泡好的紅茶或曬青綠茶,還有啤酒。當班參加制茶的職工,總是自然分為兩組,一組制茶,一組則圍坐在大桌前,聽著收音機內播放的悠揚佛教音樂,就著酸茶一邊喝茶或飲啤酒,一邊不時起來伴著音樂跳起近乎擺手舞樣的富有佛教特色的舞蹈,邊吃邊唱,花香濃郁,舞姿優美。
一定時間后,喝茶跳舞組與炒茶組職工互換,這樣雙方都精神抖擻。老撾職工認為在這種場合和氣氛中,花香、茶香甚至酒香相融合,富有藝術韻味的制茶勞動和悠閑的生活享受相結合,既保持了老撾人的悠閑生活節奏,又體現出對科學制茶技術的孜孜追求,是造就老撾茶葉品質優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5.老撾古樹茶的初步認知
通過對老撾茶區和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各類茶葉加工技術的考察,并通過對各類茶葉產品的飲用體驗,考察組人員深刻體會到,老撾因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和品質良好的鮮葉原料,加之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對職工的嚴格培訓,老撾職工民風淳樸,工作認真,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加工現場均配有專門技術人員對每道工序的制茶品質進行檢查,工藝要求嚴格,確保了茶葉品質優良。
正如公司介紹:“老撾的古茶樹扎根于人跡罕至之地,不近凡塵,不受任何外界侵染,沐天地之精華,享霧靄雨露之滋潤,與千花萬樹、奇花異草為鄰,廣納花果之芬芳。茶葉加工堅持把老撾民間傳統工藝與他國先進技術工藝相融合,使老撾古樹茶固有的優良品質得以完全保留和發揮。”可以說“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古樹茶,是一杯名副其實來自東南亞最后一片凈土、神秘、祥和、擁有瑰麗自然風光和特色人文景觀的老撾的古樹茶。”在老撾金占芭茶業有限公司的示范帶動下,2016年老撾全國茶葉總產量已達到7000余t,出口160多t,近兩年又獲大幅增長,業績顯著。
(安根團隊摘自權啟愛等:老撾茶產業考察記)
安根團隊,20余位各領域農業專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復集成方案、生態修復集成方案、農殘解決集成方案和生態農業社會化服務。
馬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