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夏天,沒有什么能比來一罐“阿宅快樂水”更為舒爽的事兒了。當冰冷的二氧化碳氣體充斥口腔釋放出強烈的沖擊感,促使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是阿宅們感受快樂的源泉。可以說,在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天,然而在今年,受供應鏈危機影響,可口和百事的漲價也引發
在夏天,沒有什么能比來一罐“阿宅快樂水”更為舒爽的事兒了。
當冰冷的二氧化碳氣體充斥口腔釋放出強烈的沖擊感,
促使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是阿宅們感受快樂的源泉。
可以說,在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天,
然而在今年,受供應鏈危機影響,可口和百事的漲價也引發了網友們一片哀嚎——
曾經最容易實現的可樂自由,現在感覺要開始不自由了……
圖/微博
可樂的誕生史
說起來,可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最初是在1886 年,由美國一位藥劑師約翰·彭伯頓 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創立的。
這家公司最初銷售的是一種由可可、可樂果和碳酸水的組合制成蘇打水飲料。
1892年,為了更好地做品牌塑造,公司更名為“Coca-Cola Company”。
這也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由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飲料公司,
可口可樂擁有并授權銷售 500 多個不同品牌的非酒精飲料,
這些飲料在 200 多個國家/地區銷售。
它還與一系列裝瓶合作伙伴、分銷商、零售商和批發商合作,幫助將公司的產品帶給消費者。
不過由于飲料行業競爭激烈,可口可樂等大品牌必須在多渠道營銷活動上投入資金。
因為如果不始終如一地做廣告,
市場份額很快就會被這輩子最大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PEP)給淘汰。
可口和百事的廣告投入
可口可樂每年都會投入大量廣告。
2015年到 2019年期間,它平均每年都要花費 40 億美元在全世界投放促銷廣告。
據一份報道顯示,2019年,可口可樂在全球廣告上就投了大約 42.4 億美元,
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用于宣傳自家的可樂產品。
如此龐大的預算使得可口可樂能夠在幾個關鍵領域獲得競爭優勢。
它的支出和戰略幫助它成功地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提高消費者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資產,并增加整體銷售額。
兩大品牌之爭
2020年,可口可樂的品牌估值超過 800 億美元。
在市場份額上,幾乎占了美國44%的飲料市場。
然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在廣告上的支出與可口可樂大致相同——
每年約 40 億美元。
不過由于百事可樂的廣告投放更加多元化,還擁有許多不同的食品品牌,
包括 Doritos、Fritos、Sabra 和 Ruffles。
可口可樂擁有500 個品牌,其中 21個品牌每年產生約 10 億美元的收入。
而根據 Sure Dividend 數據,
百事可樂也同樣擁有各種領先的品牌食品和飲料產品,
其中22個品牌每年的收入已超過 10 億美元。
為什么近10年可樂的價格都沒有上漲?
可能有人會問了,
隨著物價上漲,以前一碗3塊的面條現在都漲到了10元。
而10年前一瓶可樂是3元,10年后還是3元。
這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般來說,價格上漲的原因可以解釋為經濟增長和客戶收入增加的結果。
但由于可樂屬于工業產品,所以可以依靠規模化生產來降低成本。
例如,可口可樂的自動化生產線可以在一分鐘內灌裝數十萬瓶可樂。
而在相應的成本結構中,勞動力所占的比例很小。
因此,過去幾年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增加對他們影響不大。
此外,可樂早已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巨頭壟斷,為了市場競爭,他們選擇不提價。
因此,這個行業進入或競爭的壁壘非常高,利潤率不高,
但兩大巨頭靠規模,也能賺錢。
這在經濟學中還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做“古諾均衡”。
即只有兩個賣方的產品市場,賣的東西基本上沒有區別。
因此,兩個賣家雖然是競爭對手,但也能大概知道對方會生產多少,如何定價,
以便雙方確定最佳產量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其實就我而言,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其實味道都差不多,
不過,全世界關于的百事黨和可口黨的“世紀罵戰”,
卻從未停止過……
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