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編輯導語:3月8日,一個點燃無數(shù)女生的節(jié)日。這一天她們有理由放縱自己,更有理由大肆消費,各大平臺早就盯上了這群高消費女性的錢包,而這群“女神”們也在節(jié)日的氛圍中紛紛跳進了火坑。關于“女神”自身,是否知道粉紅稅的存在呢,歡迎感興趣的伙伴閱讀哦
編輯導語:3月8日,一個點燃無數(shù)女生的節(jié)日。這一天她們有理由放縱自己,更有理由大肆消費,各大平臺早就盯上了這群高消費女性的錢包,而這群“女神”們也在節(jié)日的氛圍中紛紛跳進了火坑。關于“女神”自身,是否知道粉紅稅的存在呢,歡迎感興趣的伙伴閱讀哦!
2021年淘寶女神節(jié),薇婭當晚帶貨4.2億,李佳琦帶貨2.75億,雪梨帶貨4794萬,蛋蛋及1500萬粉絲的美妝護膚品主播貓七七在快手平臺上帶貨過億。
隨著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她”們逐步成長為新時代消費主力軍,自愿上交粉紅稅的女生們,我暫且稱之為“粉紅女郎”,這波粉紅營銷背后隱藏的倫理邏輯深不可測……
一、“粉紅女郎”蛻變史
在消費體系中,有一個名詞叫“粉紅稅”,它指的是,某些產品在功能上相同或相似,但針對不同性別消費者的價格不同,一般來說,女性的價格更高。
在《每日新聞》的專欄中,DCA成員JulieMenin強調了一款兒童滑板車:粉色女童款式售價是紅色男童款式的兩倍。
2017年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yī)學院的研究者朱爾斯·利波夫發(fā)現(xiàn),對于增發(fā)泡沫劑產品,女性付的價格比男性高40%,但男性和女性所用的商品容量相同,其中所含的藥物強度和非活性成分也相同。
甚至連普普通通的超市里也光明正大搞起了“粉紅稅”。
想一想,研究普通洗衣粉的商家那么多,清潔能力卷出新高度,真正在研究內衣專用洗衣液的人有多少?
譚女士因工作需要購買一個便攜鍵盤,可她發(fā)現(xiàn),明明是同樣的型號,深受女性喜愛的粉色及紅色價格高了20元,但譚女士還是在糾結后加價購買了粉色。
“本身也就100來塊,而且粉色真的好好看,多花20塊錢我是愿意的!盡管下單后有點后悔,但拿到實物后真的覺得物超所值!”
因為此事,譚女士的男朋友表示不解:同樣的東西就換個顏色而已,竟然還要加價買,賺的就是你們這群女孩子們的錢!
關于“粉紅稅”這件事,就連男性博主都忍不住發(fā)聲。
紐約市消費者事務部2015年發(fā)布的報告對比了在5個行業(yè)中、35個不同種類下、91個商標中的794種產品,發(fā)現(xiàn)平均來講女性產品比男性產品貴7%;個人護理用品的差異更大,達到13%。但普遍女性的收入仍不及男性,只達77%。
女性消費習慣偏重于高頻小宗交易。
男性消費習慣偏重于低頻大宗交易。
這樣看下來,“粉紅稅”似乎只是針對女性的一個專有名詞,美甲美睫,充滿少女心的裝飾物,沒有用處的毛絨玩具,甚至HPV疫苗……無一不在收割著女生們的錢包。
一位名為錦兒的網友稱:作為年輕未婚女生,一年多的話買個40-50件,少的話買個20件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每一季沒有新衣服穿人生好無趣。
底下的評論區(qū)有贊同的,也有為她“出謀劃策”的:為了節(jié)省錢包,建議你去關注男裝!雖然簡約但是耐穿百搭,重點是普遍比女裝便宜!
從女裝和男裝的消費金額看,在發(fā)達國家高達2:1,也就是說,每當男性花1000元買了一件戶外沖鋒衣的時候,他的太太至少要花2000塊買了N多長裙和開衫。
這個現(xiàn)象并不是僅僅出現(xiàn)在歐美等女性經濟相對獨立的國家,我們的鄰居日本和韓國絲毫不遜色歐美。
婚后幾乎全職在家管理家中財務的日本女性,其消費服裝的水平是日本男人2.4倍;韓國男性稍微有面子一點,他們的太太只花了1.7倍的錢在衣服上。
在我們中國,讓服裝行業(yè)耿耿于懷的是中國女性買衣服的消費僅僅是男性的1.4倍。
無論是家庭還是個人,女性消費的第一考慮是自身需求、是否實用,其次才是外形的考究,而市場卻準確抓住女性為消費主體的特征,單獨為“粉紅女郎”們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二、粉色逃離“女性”圈
男孩子可能購置一套價值幾萬元的電腦設備,卻不愿意拿出一百元來吃一頓“奢侈”的晚餐,吃穿用度隨便,只要性價比高就行,再說那男孩子們?yōu)榱速I車交的不粉紅的粉紅稅又有多少?不說也明白。
我有一天在逛一家集結男女裝一體的服裝店,推出了男女同款不同色的同款衛(wèi)衣,店員說深藍色為男性打造,淺粉為女性打造,那個時候我就很疑惑:顏色,也分性別了?
如此,男性必要的剃須刀、剃須泡沫,這些算不算的上是“深藍稅”?
有人問粉紅稅自帶貶義屬性,可交粉紅稅的有兩種人,一個是明明知道是稅還依舊往里面跳的,還有一種交稅而不自知的,比方我說衛(wèi)生巾也是粉紅稅,會有人反駁么。
盡管針對粉紅稅收的討論和呼吁很多,但收效甚微。在第一個通過禁止“粉紅稅”法案的加州,至今仍有45%的美發(fā)店,46%的洗衣店,17%的干洗店向婦女收取更多服務費。
一家國際洗衣的老板娘說“并不是我們收費搞特殊,只是女性衣物比男性衣物的樣式更復雜、材質更多樣,其清洗和熨燙難度大,所耗人力成本也大。”
理發(fā)店給女性做頭發(fā)比男士貴,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女性頭發(fā)更長,要求更高,難度更大。因此,“粉紅稅”無解。
2020年8月23日,一飯店出爐“男女版”盒飯,店家的意思是說因為女性飯量小,所以針對女性的餐量會有所減少,旨在“節(jié)約糧食,避免浪費。”
對此廣大網友在看完消息后表示:
這是赤裸裸的性別歧視嗎?是誰給女生下了“飯量小”的定義?節(jié)約米飯的同時誰賺的盆體滿缽?不用說也知道。
同類商品,根據(jù)性別區(qū)分,做出區(qū)別對待的,這叫性別歧視,無關乎商業(yè)策略。
西班牙學者曼扎諾·安東等人認為,市場上存在大量專門向女性銷售的產品,多與社會中對女性“美”的期待相關,但這些產品的差別化有時是沒必要的。
有鑒于此,曼扎諾·安東等人提出需要重新考量“粉紅稅收”概念,不僅要考慮到商品/服務在價格上的性別歧視,也要考慮到在商品/服務提供上所存在的性別歧視。
現(xiàn)代女性對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日益旺盛,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她經濟”背后體現(xiàn)的是近年來女性收入的不斷攀升以及社會、家庭地位的提升。
作為“半邊天”,女性在人類繁衍、家庭關系、兒童成長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早已打翻了傳統(tǒng)女性是“弱勢群體”的概念。
我們該從哪些地方來實現(xiàn)真正的性別平等?
“她經濟”時代,“她痛點”更需被關注。
女性生理需求區(qū)別于男性,在城市生活中,女性矛盾凸顯表現(xiàn)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
女廁所大排長龍 、媽媽帶男童進入女廁所、媽媽帶男童進入游泳館女更衣室這種常見場景時有發(fā)生,甚至越演愈烈,這也反映出城市母親正在用無奈的方式對待城市設計上的不友好,別無“他”策。
再者,工作與家庭的失衡儼然成為職場女性首要的焦慮來源,如何落實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女性在哺乳期間的利益、消除就業(yè)的性別歧視是《中國婦女發(fā)展綱要(2021-2030年)》下一個10年需要關注的重中之重!
感情豐富、細膩,善于聯(lián)想甚至幻想,是女性的心理特征之一。在家庭消費中,女性是決策者、策劃者和執(zhí)行者,她們不僅對自己所需的消費品情有獨鐘,同時也是絕大數(shù)家庭成員生活用品的決策者和購買者。
性別不是邊界線,偏見才是。
參考:
本文由 @互聯(lián)網那些事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丁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