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額滴神特約作者:小白萬萬沒想到,我被傳說中排名西安前三的唐都醫院,“暗箭”射中了。在收醫藥費的時候,被雁過拔毛,悄咪咪地小割了一刀。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卻極強。故事是這樣的:5月23日一大早,我帶著家屬,慕名去唐都醫院就診。我家人病情有些復雜
額滴神特約作者:小白
萬萬沒想到,我被傳說中排名西安前三的唐都醫院,“暗箭”射中了。
在收醫藥費的時候,被雁過拔毛,悄咪咪地小割了一刀。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卻極強。
故事是這樣的:
5月23日一大早,我帶著家屬,慕名去唐都醫院就診。
我家人病情有些復雜,來這里,也是希望有專家指導,給我們吃點定心丸。
進了醫院,人山人海,都預想到了,也忍受了。在自助機器上取了號碼,提示讓我到門診五樓排隊,前面還有30人。
好不容易到中午11點半左右,終于排到我們。
結果,專家像流水線作業一樣打發了我們。
在大概問了一兩個問題,連我帶去的病例和其他醫院拍的片子也沒看完之后,他就說,“這病到哪都是一樣的。”
看到專家準備叫下一個病人,我不死心地提了一嘴,“病人還在咳嗽,能不能開點藥?”
專家想了想,也沒二話,就給我們開了個單子,讓我去交費拿藥。
總之,看完病,我的感受就和剛來醫院時一樣懵,好像并沒有獲得什么有用信息。這種失望我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瞠目結舌,卻才剛剛開始。
來到繳費窗口,我問收費人員:“能刷醫保嗎?”
結果令我大吃一驚:他在沒有要我的醫保卡,也沒看我身份證的情況下,回了一句:“可以,但你醫保上沒錢。”
我不清楚這是收費人員張口就來,還是唐都醫院的網絡系統太先進,可以在不索要我身份證、醫保卡的時候就能查到我醫保信息——但我十分確定的是,我的醫保卡當時是有錢的。
不過,眼看繳費窗口就要午休,我也沒時間思考和詢問太多。我后面還有一堆人在排隊和催問,我就直接用支付寶付了款。
然后到別處取藥,來來回回兜兜轉轉又折騰一個小時后,終于拿到了藥。
看時間,已是下午一點半,此時的我精疲力盡,并沒有顧上核對醫院的繳費單。
直到后來回家后打開支付寶賬單,顯示劃掉824元,我才感覺有點不對勁。
醫生給我開的藥方,單子上的金額寫的明明是823.7元啊,這是怎么回事?
我再三核對了繳費單,確認沒有問題,繳費單上寫的是823.7元,但是電子支付卻顯示是824元。多收的錢去哪里了?
在繳費現場,收費人員沒有給我任何提示,相當于我在不知不覺中,就多繳了3毛錢。
隨后一連幾天,我一直撥打唐都醫院的咨詢電話,想問個清楚,但始終占線,沒有接通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上網搜了搜。
這才發現,原來我的遭遇不是個案,醫院“湊整”收費早就有了。
換句話說,就是把大家要繳的費的零頭進上去,有的把幾分錢化為1毛錢,有的更大膽的,就把幾毛錢,比如5毛、6毛,都進為整數,多收一塊錢。這也是各地重點打擊的違規行為。
我翻看了這些新聞,被投訴的醫院大都是小醫院,它們遠遠沒有唐都醫院這樣的名氣。我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22年了,名震西北的唐都醫院難道還在進行這樣的奇葩操作?
我想,醫院支付系統是個大工程,應該不是特別針對我,盤剝我這3毛錢吧?那么,唐都醫院這樣 “湊整”收費,是最近開始的,還是這么多年,從來都是這樣收的?
3毛錢不是個大數字,但不管數字多小,收走了都得有個說法。而根據唐都醫院的影響力,每天來這里看病支付各種費用的,沒有一萬人,也有幾千人吧?僅僅以每個病人每次繳費被多扣3毛錢、每天只有2000人次來算,那么一天就是600元,一年就是將近22萬元;如果每天支付有一萬單(有的病人可能需要多次付費),那么一天就是3000元,一年就是將近110萬;如果這種現象不是這一年才有,那么一年、兩年、三年積攢下來,那將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這些錢,都去了哪里?
我看新聞報道說,過去好些醫院以現金付款“不好找零”為由,“湊整”收費,盡管屬于強詞奪理,多少還算是一個借口;但現在電子支付已經普及,支付可以精確到分,連西安出租車收錢,都可以微信、支付寶付零頭了,怎么諾大的唐都醫院還反其道行之,悄咪咪就把錢多收了?
而且,唐都醫院是一家公立醫院、龍頭醫院,是要作行業表率的,做出這樣的事情,還對的起自己的名號嗎?對的起患者的信任嗎?
我深深感覺到這不是個小問題。
有句話說,當你在陽光底下看到一只蟑螂,說明陰暗處已經多的擠不下了。就在我搜索“湊整”收費問題的時候,我才發現,網上投訴唐都醫院的患者比比皆是。有人批評服務態度差,有人說亂開藥,還有人投訴醫生辱罵患者……
就在前不久的5月6日,又有人投訴唐都醫院:服務態度差、收費不明確。
這些投訴不排除有些屬于患者一面之詞不能全信,但很多投訴都指向共同槽點,唐都醫院是否也有亟需反思之處?那個一直占線打不通的投訴電話,究竟能不能及時收到患者反饋,能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自我“診治”糾錯,讓一家醫院變得更好?就比如湊整收費來說,我想我大概率不是第一個發現的人,那么這個“毛病”為什么會延續到今天呢?
這還是那個人們印象中的、所謂有著歷史文化積淀和優良傳統的唐都醫院嗎?
打開唐都醫院官方網站,上面“院訓”一欄分明寫著“尚德 精術 和諧 超越”四個詞。看著支付寶中不翼而飛的“醫藥費”,我只感覺到深深的諷刺。
當今醫患關系為什么差?
除了醫療資源與人民需求匹配不均衡外,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部分醫院過度治療、過度檢查,“為了賺錢而賺錢”,就像今年2月某醫院年會掛出“虎虎生威迎新年、手術室里全是錢”的橫幅一樣,深深傷害了人們的樸素感情。
我想每天接診量人山人海的唐都醫院一定是不差錢的,但如果荒誕到連患者醫藥費的零頭還要算計,那必然是哪里出了問題。我不是因為被多收了幾毛錢而氣憤,而是為我們的龍頭醫院,也疑似墮變成這幅尊容而深深失望。
電視劇《心術》里,有句經典臺詞:“我有兩把刀,一把用來拯救病人的生命,一把用來剖析我自己的心靈。”它的主題是“信、望、愛”。
什么時候,我們的醫院能重歸“懸壺濟世”的形象?我想這需要醫院加強自律,也需要監管部門的鐵拳出擊。
最后,我查了一下2020年復旦版的全國醫院排名。文章指出,重慶的陸軍醫大附屬第二醫院和西安唐都醫院(排名94,相比2015年的71名,下滑23位)成為實力下滑最嚴重的兩所醫院,未來這兩家還能不能保住“百強”的位子,都是一個問題。
我不知道唐都醫院能不能止住下滑,我只知道,它首先要做好以誠信對待每位患者,達到這種“及格線”的要求,才能奢談其它。
陳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