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期以來,“奧運”成為全民話題,持續在朋友圈刷屏。一些商家也從中盯準了商機,紛紛推出“奧運同款”“奧運周邊”產品:奧運首金得主楊倩的小黃鴨發卡、乒乓球選手陳夢的乒乓球拍項鏈、印有跳水冠軍全紅嬋漫畫圖像的T恤……不過,有律師提醒,一些未取得相
“楊倩同款小黃鴨發卡”熱銷
有網店用楊倩奪冠照片做宣傳
7月24日,楊倩奪得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冠軍后,她佩戴的“小黃鴨”發卡立刻走紅網絡,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熱搜詞匯。南都記者注意到,截至8月8日,“楊倩同款小黃鴨發卡”依舊位列某電商平臺全網熱榜賽事同款分類第一名,第二名則是“楊倩同款蘿卜發圈”。其中,“楊倩同款發卡”受到熱捧,在該電商平臺上,有商家銷量最多的達3萬件。
有媒體報道稱,楊倩奪冠后,有商家第一時間與合作工廠定下數萬件貨,從義烏發出的“小黃鴨”發卡高峰期日均至少50萬件。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電商平臺上,銷售“楊倩同款小黃鴨發卡”的商家除了在商品標簽上寫有“楊倩同款”字眼,有部分商家還在宣傳圖片中使用楊倩參賽或領獎的照片作為宣傳。在商品評價頁,大部分好評顧客表示是通過觀看奧運會比賽了解到相關商品,希望用購買冠軍同款商品的方式來表達對運動員的支持。
南都記者詢問了一些商家使用選手照片是否得到授權,多數商家未予回應,只有個別直言“沒有的,就是同款。”
楊倩、陳夢等奧運選手的照片多被用于店鋪同款宣傳。
中國隊“奧運口罩”受熱捧
正品廠家:在售都是假冒的
除了各種“冠軍同款”,中國體育代表團佩戴的“奧運口罩”也一度受到熱捧。該口罩以紅色和黃色作為底色,右上角印有五星紅旗和奧運五環,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留言尋找購買渠道。
網上能找到不少商家售賣疑似仿制的“同款”口罩。對此,“奧運口罩”捐贈方北京朋來制藥有限公司曾在7月29日公開發表聲明強調:“奧運口罩”僅捐贈給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使用,在售的所有奧運口罩都是假冒商品。據了解,該公司已在就該款“奧運口罩”申報知識產權。
南都記者發現,該聲明發布后,記者以“奧運口罩”為關鍵詞多次在電商平臺搜索,均未發現相關口罩,但將關鍵詞改為“中國隊口罩”“代表團口罩”后,依舊能在一些平臺搜到少量類似的仿制口罩,并且可直接下單。該類仿制口罩外觀與正品略有差異,與正品口罩能達到醫用外科防護級別不同,仿制口罩多未告知防護效果。
北京德和衡(廣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震律師認為,以“奧運同款”“冠軍同款”這類關鍵詞促銷商品,一般而言不會構成侵權損害的后果。但如果仿制口罩上使用了奧運五環標志,且商家未獲授權,則可能違反《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第四條“未經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為商業目的使用奧林匹克標志”的規定,應該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若仿制口罩上還使用國旗圖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二十條:“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和商業廣告”,商家的行為可能涉嫌違法。另外,正品口罩廠家享有著作權,其他商家若未經許可復制售賣,可能還侵犯了廠家對該作品的復制權、發行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
記者在電商平臺仍可搜到仿制“奧運口罩”銷售。
有商家將冠軍漫畫肖像印成T恤
律師:若未授權則涉嫌侵權
在電商平臺的這波“奧運熱潮”中,南都記者還注意到有冠軍選手的肖像被商家隨意使用,律師稱若商家未取得許可,則涉嫌侵害選手的肖像權。
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發現有多家店鋪正在銷售印制有2020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單人10米跳臺冠軍全紅嬋漫畫肖像的T恤,并在商品介紹中有“全紅嬋同款”“跳水冠軍全紅嬋周邊”等字眼。記者詢問店鋪客服制作該T恤是否取得授權,多數商家語焉不詳,有一家客服回應稱“漫畫形象不會有問題的”。
全紅嬋的漫畫肖像被用于T恤銷售。
對于奧運會期間網絡電商“蹭熱點”銷售商品的行為,陳震律師認為,首先應該明確,只要營銷過程沒有違反法律的明確規定,也沒有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利用時事熱點進行商業營銷本身并不具有法律和道德上的“可責性”。但如果商家在推銷商品時,以運動員的名字和肖像吸引顧客,運動員擁有對自己的肖像和姓名的商品化權利,他人未經許可使用構成侵權,實踐中通常以侵害肖像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進行處理。
陳震律師表示,電商平臺應針對商家銷售侵權產品這一行為應該加強審查,對于明知商家銷售侵權產品而遲遲未采取相關行動的,平臺可能也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陳震律師最后也呼吁,消費者在購買奧運相關商品時應理性支持,清醒消費,拒絕購買侵權產品。
統籌 南都、N視頻記者 陳杰生
采寫 南都、N視頻記者 魏志鑫 實習生 石珂源 李欣悅
李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