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使得互聯網社交用戶逐步從PC端往移動端遷徙。而隨著社交媒介發生變化,社交群體也發生了裂變,單一的熟人社交不再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于是社交市場便開始拓展到了陌生人社交。
但陌生人社交由于存在著多項復雜多變的不可控因素,因此陌生人社交產品在發展過程中磕磕碰碰。其中不乏羅永浩的聊天寶、王欣的馬桶MT、探探、比鄰、聊聊、密語等。只不過社交路漫漫,總有新玩家前赴后繼入場,一批喊停了,另一批又接著起跑。
5月9日,一款名為“移動電影院”的APP在北京正式發布了V2.0版本。據了解這款升級后的產品除了結合VR技術可以為觀眾帶去科技體驗,重點是還集齊了“約親友”、“約影迷”、“專場”和“首映禮”四大觀影社交場景,為觀影用戶提供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的新玩法。
升級后的移動電影院,帶著觀影社交化的決心,試圖為社交行業重新規劃細分社交領域走向的路線。而移動電影院會在這個節點投身到觀影社交化的變革中,很大程度上與整個社交行業所面臨的階段性難題有關。
社交市場正面臨復雜多變的階段性問題
近些年來消費升級培養出的用戶社交需求越發多樣化,而社交作為永恒性的社會話題,跟隨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產生新的化學反應。當社交需求形式增多,社交市場也正面臨著階段性的行業問題。
其一,新玩家無法撼動微信、QQ等已經成熟的熟人社交生態,而陌生人社交產品爆發力不足,潛力也未被挖掘出來。 此前,阿里推出的來往、小米的米聊、字節跳動旗下抖音推出的多閃等社交產品,均在不同程度向微信、QQ發起挑戰,但最終都無法對微信及QQ的熟人社交生態構成實質性威脅。于是不少企業將苗頭轉向陌生人社交,雖掀起一些波瀾,但普遍來看受眾面并不廣,因此比起微信、QQ這些熟人社交產品,陌生人社交產品的潛力還有待開發。
其二,用戶對陌生人社交依舊存在需求,但人性的陰暗面難測。長期生活在熟人圈難免會讓人出現短暫的“社交窒息感”,希望能夠脫離熟人社交,通往未知領域的陌生人社交。 針對這一需求,探探、陌陌、soul等主打陌生人社交的軟件打開了陌生人交友的通道。但在這個看不見的虛擬網絡中,人性難測的黑暗面慢慢顯現,婚托詐騙、涉黃傳播等灰色社交開始在陌生人軟件中傳開,這明顯背離了陌生人社交的初衷。
其三,由于不少陌生人社交產品在法律、道德邊緣試水,陌生人社交行業正在接受大規模嚴格監管。 4月16日,國家網信辦首批清理關停了“比鄰”、“聊聊”、“密語”等9款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APP,4月底探探、音遇等明星產品均被下架,5月5日,微信最新的IOS版本正式下線了曾被曝存在色情信息的“漂流瓶”功能。大規模的監管體現了相關部門整治試圖打“擦邊球”的陌生人社交軟件的決心,同時多款社交APP或功能被下架,讓原本就存在爭議的陌生人社交的發展之路再次加重了陰影,足以見得陌生人社交之路道阻且長。
行業存在發展性問題,便會有解決問題的企業出面解決。針對社交市場出現的幾個階段性問題,移動電影院決定從細分領域出發,通過產品形態與社交理念的升級,以觀影社交化的形式打入社交市場,為社交行業賦能的同時能系統性解決社交行業階段性問題。
觀影社交化有望成為細分領域有力的跳板
前面提到的微信、QQ、多閃、soul,無論是熟人社交軟件還是陌生人社交軟件,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即時通訊,目前即時通訊滿足了人們的基本需求。因此新玩家們若想在社交市場獲得更高的商業價值,需要另辟蹊徑升級人們的社交需求。此次移動電影院以“觀影社交化”的形式打入市場,或許能成為細分社交市場有力的跳板。
首先,移動電影院“影院+社交”的形式符合當前消費升級用戶的需求,打破時空限制,可以綜合性為用戶在熟人之間、陌生人之間搭建了綠色健康的交流平臺。
都知道,電影院本身帶有社交屬性,但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親友之間、影迷之間線下約看電影的機會可能比較難把握。升級后的移動電影院全新推出的“約親友”、“約影迷”、“專場”和“首映禮”四大新場景玩法中,“約親友”、“約影迷”有效地解決了時空限制的問題,讓用戶隨時隨地能與親友、影迷完成在線電影的觀看。
“約親友”其實是熟人社交場景的一種延伸,觀眾可以通過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以及迷友等渠道邀請朋友進入“約場”就能完成一同觀影。期間,在“二人場”內還可以通過即時語音和文字,邊看邊聊,增進親情和友情。移動電影院的團隊曾舉一個例子,一個邊防的戰士和他的妻子,分隔兩地,常年不見,可能打電話、微信也沒有什么共同的話題了,要想一起看場電影那就更不可能了,而在這種環境下,如果他們在移動電影院上約著看一場電影,就有了一個共同討論的話題,可以加強情感紐帶。
相對于“約親友”的熟人社交,“約影迷”則是以觀影興趣為聯結點,鼓勵用戶在“廣場”和“附近”中根據系統精準匹配的影迷標簽,邀請志趣相投的用戶來創造陌生人之間私密雙人電影院的觀影交流平臺。
百人模式的“專場”、千人模式的“首映禮”,則創造了觀眾和“影咖”、電影主創團隊、藝人明星等的溝通互動場景。以 “首映禮”為例,觀眾既能在線享受首映的電影,還能與主創團隊一起全面互動并感受走紅毯的尊榮禮遇。
并且移動電影院還實現了即時語音、文字互動,如此一來用戶在同步觀影的同時,還實現了即時交流,進一步升溫了感情。也意味著“影院+社交”的觀影社交化形式打開了新一輪細分社交的潮流。
其次,軟件升級、VR硬件助攻,技術層面的創新將為移動電影院帶來更高產能的商業價值,移動電影院2.0也將催生出全新的觀影時代。
據悉,升級后的移動電影院能夠實現3D觀影,而且觀眾通過VR一體機綁定移動電影院賬號,僅需要通過智能手機配合VR眼鏡就可以實現移動3D巨幕的觀影效果。實際上早在2018年,移動電影院就將VR技術引入,通過與大朋、小宅、創維、Pico等硬件廠商合作,實現了“移動巨幕”硬件拓展,大大提升了觀眾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隨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技術層面看以3D、VR等技術加持的移動電影院前景甚好。未來在技術的加持下,不斷優化升級的3D、VR等技術將為移動電影院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
綜合來看,移動電影院作為觀影社交化的先驅者,在不斷完善、創新自身產能技術的同時,也為細分社交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這些全新的、大膽創新的場景都為后面躍躍欲試的新玩家提供了可行的借鑒方案。
社交賽道洗牌,觀影社交發展潛能巨大
縱觀整個社交行業,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均有各式各樣的玩家入局。熟人社交以微信、QQ筑起的壁壘足夠堅固,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易被打破。而陌生人社交由于存在在道德與法律邊緣打“擦邊球”的嫌疑,如今多閃不閃,探探、音遇等陌生人社交軟件被下架。
也就是說,社交行業亟待需要一個全新形態的細分社交產品來打破目前的困局,同時意味著,社交行業將迎來一次新的洗牌期。所以說,興趣社交市場這個細分領域也將存在巨大的發展潛能與機會。
如今觀影社交化的局面初長成型,以線上影院為入口的社交功能也已經開啟,而這一場由移動電影院掀起的觀影社交化革命號角已經吹響。 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的發展中,移動電影院這種新形式、新姿態的理念將繼續為觀影社交人群提供更優的用戶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電影市場的需求依然保持著不錯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觀影人次為17.17億,同比增長5.86%;2018年國內票房總計達到609.76億,同比增長9.06%。以當前的趨勢來看,結合人們對電影市場、社交市場源源不斷的需求,這場觀影社交化革命是符合當前社會主流發展的。
基于人類對互聯網社交有著持續性的需求,未來細分社交領域在發展的過程中,觀影社交化作為社交嘗試的其中一種,結合電影興趣愛好,應該會在社交發展的長河中留下一筆寶貴的歷史經驗。深耕于興趣社交細分領域的移動電影院V2.0,在為社交市場的階段性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的同時,也給電影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票房持續增長,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
劉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