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從發現了海腸的吃法和好處之后,海腸的價格就開始飆升了,現在都一百多一斤了,自然過來撈的人就很多了。那么什么是海腸呢?它是怎么從無人問津到現在身價上百的呢?
說起山東煙臺的土特產,那么肯定會有煙臺海腸。海腸的學名叫單環刺螠,也被人叫做海腸子、海地瓜、海雞子。這是一種長圓筒形的環節動物,屬于軟體動物中的一種。
它們生活在海底,垂直分布可達10000m的超深淵底,是一種雜食動物,一般以泥沙中腐爛的有機物,小型底棲為食。
它們體長10-30厘米,渾身上下沒有毛也沒有刺,整體呈現粉嫩的肉色,像裸體的海參,其長相看上去就像是一根肉腸。它們主要分布于俄羅斯、日本、朝鮮以及我國渤海灣等地。
這種動物一般隱藏在沙里,擁有著強悍的挖沙能力,它們能輕易地在沙里挖掘出合適的洞穴,形狀為u字形,洞深甚至能達到半米深。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人,還真難挖到它們。
在以前海腸還真沒有現在這么火熱,畢竟它的樣子實在是讓人有些難以下口,號稱是世界上最邪惡的海鮮。不過一旦做得好吃了,并且營養豐富之后,那么等待它們的就是大肆捕撈了。據說海腸的個體肥大,肉味鮮美,最關鍵的是營養豐富。
研究發現海腸的蛋白質含量達到體重的22.84%,高于帶魚的18.1%、鱸魚的17.5%、鱈魚的16.5%。而且海腸體內還含有17種氨基酸,包括各種人體必需氨基酸。
海腸無機元素組成也很豐富。鈣、鉀含量高而鈉含量低,利于預防高血壓等疾病;還有豐富的鎂、鐵、鋅等元素,而這些元素在兒童智能發育、參與機體代謝酶反應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除了營養價值之外,它們還能解毒,單環刺螠對硫化物有較強的耐受與解毒能力,硫化氫等硫化物是沿海水域和養殖水底常見的有害物質,每毫升幾微摩爾的濃度水平即可使大多數水生動物中毒。
而在一項實驗中,約有50%的實驗海腸可以在600 μmol/L硫化物水體環境中生存超過60h,是一種中度耐硫生物。據推測,海腸具有一種類似于細菌硫醌氧化還原酶的蛋白質。
這種酶很神奇,能夠將有毒的硫化物催化轉化為低毒或無毒的硫酸鹽產物,同時產生電子參與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為海腸提供能量。因此,海腸在調節水質、緩解海洋污染等方面有著一定的作用。
當然了,現在它們在人們眼中主要是食物,在我國、日本和朝鮮沿海海腸都是名貴的海鮮食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看過《來自星星的你》的朋友都知道,海腸刺身就是你們的女神千頌伊心心念念的那道菜,新鮮海腸子清洗料理好,不用切段,直接一條夾起來蘸醬油芥末吃,口感勝過鵝腸!
一般來說好吃的海腸都是新鮮的、活的,在活捉之后,用剪刀把它們的頭尾剪掉,只留下中間部分,然后把內臟清洗干凈,這樣就差不多可以用來做菜了。山東煙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燒一道家常菜——海腸炒韭菜。據說煙臺流傳著一句俗語叫:長久有余財。
這里的“長”指的就是海腸,“久”即為韭菜。做法還是比較簡單的,料理好的海腸在滾水里汆燙幾秒鐘快速撈起,過冷水后和韭菜一起切成大小差不多長的段,而后用生抽,鹽,水淀粉,香油制成調味汁,熱油上鍋,放入韭菜炒軟,再加海腸段爆炒,倒入調味汁兒翻炒出鍋即可。
海腸柔韌爽滑,韭菜咸香可口,堪稱魯菜經典!雖然這道菜做法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海腸烹飪久了,肉質很容易老,如果動作慢了,時間久了,海腸就會變得跟橡皮一樣嚼不動,所以還是很考驗廚藝功力的。
在我國魯菜中,海腸子的烹調方法非常多,例如做成水餃、包子餡,還有韭菜炒海腸,而在日本和韓國料理中,海腸的烹調方法多以殺生加工為主,然后再配上香油、食鹽等。這次煙臺的海腸泛濫還真是讓不少人發了一筆小財,真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啊。
陳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