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后期中很重要的一個人物,幫助康熙做了不少大事,但是為什么這樣一個有才華、有本事的人最終的結局還是被貶去臺澎做了知縣呢?
首先,李光地在幫助康熙穩定朝堂上是出了不少力,收復臺灣時主持處理遷界禁海的事務,暗中監視姚啟圣、施瑯攻臺行動匯報給康熙,為康熙在朝堂上制定決策起了很重要的作且。
其次是索額圖、明珠兩黨的黨爭日趨嚴重,已經威脅到了康熙的統治地位,康熙有意除掉索額圖和明珠的黨派,李光地積極搜羅著他們的不法的證據呈報給康熙,最終幫助康熙除掉了朝廷的兩個大患。
按理說,這樣的功績應該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和賞識,應該會成為康熙的左膀右臂,最終卻被貶到一個偏僻之地做了一個小縣令,難道是第二個被皇帝視作威脅的能臣雪藏的周培公?
其實不然,康熙是很賞識李光地的,在其受誣陷受罪進監牢后,依然念念不忘地尋找機會讓其出來為自己做事,可見康熙很中意李光地的才華。
再者,康熙是何等人物,因為別人的刻意挑唆而貶黜了當時功臣周培公,同樣的事不會再有第二次,從他能讓自己最愛的女兒藍齊格格同李光地交往也可以看出,康熙是真心想重用李光地的,至于最后為什么又改變了注意,主要可能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李光地是有才不假,但是為人自恃清高
在明珠、索額圖的黨爭日趨激烈之時,他選擇誰也不幫,只站在康熙這一邊,在當時局勢不明朗的時候,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李光地當時還沒有被官場上的人情世故所污染,再加上自己又自命不凡,有點目中無人的感覺,甚至不把權傾朝野的索相、明相放在眼里。
康熙也說過: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不是只看起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就是你自己。可見當時的李光地有多自傲,可正是這一點害了他。李光地到了朝廷做官成了康熙的紅人,索明二人肯定是想著法子去拉攏他加入到自己的陣營當中,特別是在關鍵職位的提選上,更是百般示好李光地用自己方的人,李光地是既厭惡又痛恨,但又無可奈何,最后竟把他們私下拉攏他的奸詐虛假行為當著康熙和索明兩方勢力的面抖摟出來。
李光地以為自己是清潔高尚的,并沒有什么過錯,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索額圖和明珠當時就聯合起來一起污蔑他誣陷誹謗,康熙聽后也是大怒,下令將李光地治罪并打入大牢。康熙是不相信李光地嗎?肯定不是,只是這個事李光地辦得不對,當時康熙還需要依靠索額圖和明珠為自己穩定朝局的時候,不會去動他們兩個人的地位,即使是提也不能當著面提,以為這樣是在逼著自己的領導做出抉擇,所以說李光地就成為了犧牲品,這就是他自傲自負惹的禍。
二、過于心狠手辣
李光地在經過一次牢獄之災后,明顯變得收斂了很多,鋒芒也不外露了。也知道了許多官場上的黑白理論和人情世故,并且學會運用起來,收起了自己清高的性子。
但是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對索額圖和明珠的所作所為以及虛偽奸詐從最初的厭惡、惡心變成如今的憎恨,然而現如今他知道了怎樣來掩蓋自己的情緒,見到自己憎惡的人也能鎮定自若地與之微笑著交流攀談,明白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索額圖和明珠的爭斗終于讓康熙覺得不能再如此縱容下去了,于是就命李光地去暗中搜羅出兩黨的一些罪證來一并鏟除掉,這正是李光地等待許久的一個機會----復仇的機會。李光地馬不停蹄地尋找著索額圖、明珠的罪證,并且是收獲頗豐。從李光地處理黨爭這案子的手段可以看出,他對復仇的渴望有多么強烈、手段有多么狠辣。
對于明珠,他已經是得到大量的證據并且呈給康熙,但是他偏偏要等到明珠60大壽的那一天賓客盡至,才去明珠府上宣布罪狀抓人,以此讓明珠名譽掃地。
對于索額圖,康熙的老丈人,也是毫不留情,不給索額圖留情面也就罷了,連康熙的臉都敢打,直接在罪狀上寫上弒君篡位,無怪乎康熙大怒,責備他和張廷玉什么都敢寫,老丈人要殺自己,讓大清的顏面何存。康熙也許就是從這里開始疏遠李光地了。
對于康熙來說,一個人可以手段狠辣點,但不能恃才傲物看不起他人,更不能因此失去理智,如果這樣不懂得改變,就難保不會出一個比明相、索相更甚的人出來。
高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