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盤尼西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今天我們也稱它為“青霉素”。我們現在去醫院看病就會發現,青霉素其實在如今的各大醫院是很容易就得到的,而且價格也是非常便宜的,這可能就導致我們認為青霉素也就是一種普通藥物。
但其實在二戰期間,青霉素的地位卻不僅僅只是普通藥物這么簡單。盤尼西林在二戰期間可謂是極其珍貴的醫療物資,在當時它可以是說比黃金還要貴重,對于各大軍隊都是極為搶手的藥物。而一瓶青霉素在二戰期間的價格和金條一樣昂貴,很多人都會覺得這種價格簡直匪夷所思,但是對于當時來講它的珍貴程度確實是比得上一根金條。
縱觀歷史上珍貴的藥物,很多都是在偶然間發現的,青霉素也是如此。在1928年的時候,弗萊明為了要發表一篇關于葡萄球菌的論文,他在自己的實驗室當中培養了大量的金黃色的葡萄球菌。在培養過程當中,他自己去到山下去度假。
也就是在他度假這段期間,葡萄球菌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弗萊明重新回到實驗室的時候,他就發現在他的培養皿中有一個意外落進的霉菌孢子,并且在已經被污染過的培養皿中竟然還展出了一團青色霉菌,更加令人奇妙的是原來在培養名單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卻已經消失。
于是他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一種青色的霉菌,它具有很強的殺菌效果,也就是這樣他將這種意外發現的青色霉菌命名為青霉素,從而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論文。但是令人非常遺憾的是,當時他發表了這篇關于青霉素的論文,并沒有得到醫學界的廣泛重視。
而在后來的十年當中,牛津大學的弗洛里和錢恩終于注意到了弗萊明發表的這篇關于青霉素的論文,于是他們兩個就全身心地投入青霉素的提純當中。也是在一次偶然當中,他們兩個在實驗室當中發現了在角落發霉的哈密瓜,于是他們利用哈密瓜上的霉菌,發現了冷凍干燥法提純青霉素。最后在1943年的時候,青霉素終于可以被批量的生產。
在二戰期間一瓶青霉素的價格相當于一根金條的價格是真實的。我們知道在那個時候對于科技比較落后的國家,藥物才是他們的救命手段。也就是說當時的盤尼西林可以說是一種救命的藥。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由于醫療技術并不算發達當一個人被金屬利器刮傷之后,他很容易就患上炎癥,如果沒有藥物加以治療,那么這種炎癥可能就會導致他喪失生命。
也是在那個戰爭年代,當時的醫療界并沒有很多這種用來抑制炎癥的抗菌藥物,于是很多人都是因為傷口惡化而導致最后的死亡。盤尼西林的出現正好補上了這個缺口,它可以使傷口的炎癥很快的消失,可以讓受傷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治療。不夸張地說,盤尼西林的出現使得很多戰爭的勝利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在第二次大戰期間,雖然盤尼西林在市場上有售出,但是對于戰爭年代這種資源是十分稀缺的。因為它不僅僅是普通人的救命藥,更是那些在戰場上作戰的士兵的救命藥。因此各大軍方都會想盡各種手段為自己的軍隊獲取大量的盤尼西林,這樣就會使得在戰爭當中自己隊員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由于沒有盤尼西林的出現,所以導致了僅僅因為傷寒死亡的人數就已經高達上百萬人,而這些巨大的損失都是可以通過盤尼西林來改變的,所以說盤尼西林是真正可以扭轉整個戰局的一種勝利藥。
對于二戰期間來說更是如此,在二戰期間日本士兵戰場的盤尼西林供給量是每人1公斤,但是對于美國士兵而言,盤尼西林的供給量是一人600公斤,這種巨大的差異就導致了這兩方軍隊在戰爭當中的勝利走向。美國軍隊正是有了大量的盤尼西林作為后備供給,因此他的軍隊人員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導致美國軍隊在戰場上往往是勝利的一方。
這種偶然間發現的青霉素確實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對于當時盤尼西林的價格如此昂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一根金條往往比不上一條人命來的重要。
對于今天來說青霉素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隨著它的價格下降,但是這也是由于整個醫學界的技術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治療疾病的藥物也越來越多,使得我們的生命有了更多的保障。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不能夠忘記戰爭所帶給我們的傷害,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去為我們世界的和平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馬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