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社保轉移以后,社保關系從轉出地到轉入地的社保局,錄入當地社保繳費臺賬,或是社保繳費名單,從轉出地轉移的資金到達轉入地社保局的銀行賬戶,系統顯示社保關系轉移成功,兩地的社保關系已經合并,自己的社保關系就保持在了轉入地的社保局,和轉出地不再有任何關系。
社保關系的轉移,主要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轉移的流程和辦法,是按照國辦發(2009)66號文件的規定執行。自從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以后,社保關系的轉移從線下轉移過渡到線上轉移,也就是通過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或是各地的社保APP辦理轉移。
除了職工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以外,還可以辦理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關系的轉移、醫療保險關系的轉移等。其轉移的流程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不過現在異地轉移社保關系,大家最為關注的還是養老保險關系和醫療保險關系的轉移。
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關系現在也是可以轉移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轉入地是在用人單位上班的,比如是從廣東轉出的社保,是在四川的單位工作,除了要轉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關系以外,最好是將以前在原單位繳納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關系一并轉移。
失業保險領取待遇的最低繳費年限是一年以上的,而且失業保險金是按照繳費年限來領取的,所以失業保險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傷保險雖然自己沒有繳費,但只要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建議一定要辦理工傷保險關系的轉移,工傷保險的待遇享受也和繳費年限是有關系的。如果按照靈活就業人員方式轉移的,只需要轉移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就行了。
養老保險關系轉移以后,計算的是累計繳費年限,如果是因為跳槽或是換工作,從單位轉到單位,在轉移期間沒有繳納的費用這是可以補繳的,除了轉移養老保險的繳費關系以外,個人賬戶余額要全部轉移,單位繳費部分是按照12%的比例轉移,單位繳費部分轉多轉少,和今后個人的養老金關系不大,影響比較大的是繳費年限的轉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
醫療保險關系的轉移,一般都是只轉移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資金,醫療保險轉移到新單位以后,很多地方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有的可以在轉移之前退還給本人,金額比較大的可以通過轉移的方式轉移到新的參保地,可以累計積累和使用。
如果轉移到要求在本地繳費年限達到10年以上的地方,即使通過轉移了醫保關系,但不能計算為當地繳費,只能計算為累計繳費年限,或是視同繳費年限,在累計繳費年限達到當地規定的繳費年限以后,如果實際繳費年限達不到當地規定的實際繳費年限,在退休前仍然需要補繳。
綜上所述,現在辦理社保關系的轉移,雖然都是在網上辦理轉移,但規定的每一個環節還是15個工作日,總體時間大概也需要30天到45天,只有系統顯示社保關系轉移成功,所有的社保資金到達轉入地的社保專用賬戶,社保關系轉移流程才算結束。社保關系轉移結束就標志著兩地或是多地的社保關系合并到一起了。
何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