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國名是一個國家的代表,國名不僅代表的是這個國家的文化沉淀還代表著一個民族的長久發展。
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七十三年的歷史了,“中國”這個名稱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并深深的地烙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不管在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每當我們提起自己的國家時,我們心中的自豪感和親切感油然而生。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國家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方便我們將其簡稱為中國。眾所周知,我國旁邊有個鄰國,大家對它的簡稱十分的熟悉,它的全稱卻鮮為人知,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世界上很多人認為日本是它的全稱,但其實并不是這個樣子的,關于“日本”的稱呼,在不同的時期是不一樣的。
在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日本一直是我國的藩屬國,直到后來有了自己的實力才逐漸脫離我們的統治,他們引以為豪的名字也是我們國家賜名的。
唐朝以前的時代日本被稱為是倭國,這個名字是由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賜名的。當時東漢國力較為強盛,日本派了使者想要進行商業貿易等活動特地要求皇帝為他們賜名。
而劉秀認為他們的使臣長得個子十分矮小,體型也是比較瘦小,沒有陽剛之氣,和自己的子民相比體格相差甚遠,因此稱他們為“倭國”。
但當時的年代倭這個字并沒有貶義的意思,僅僅是描述他們的體形外貌,只是后來的不斷完善,才成了貶義。但是當時的日本皇帝以及日本的子民并不知道倭的含義,便欣然接受了稱號。
隨著“倭”的不斷演變,日本人對中國的漢字也有了慢慢的了解,覺得倭人就是說矮人的意思,為了減少這類歧視,便采用在日文里與倭發音相同的“和”字來自稱,組成了民族名字大和民族來進行區分。
直到隋朝年間,倭國上書隋煬帝想要改名字為日本。起源于古籍的一句胡:太陽升起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這讓自覺得天下唯一天子的隋煬帝覺察到一點危機,害怕他們會以天子自居,因此拒絕了他們的懇求。
但隨著文化交流的傳播,日本人越發有這樣的意識,直接自己改名為日本,但是身為附屬國,日本的這個國名終究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一直不被承認。
直到武則天的時期,才被正式賜名為“日本”,而且一直沿用至今,這也是日本名字的由來。
后來到了近代,經過明治維新以后,日本的國家實力不斷增強,它的狼子野心也逐漸暴露,稱自己國土面積不大的地方為大日本帝國。
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日本才重新將自己改名為日本國。
日本之所以將自己稱為日本,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個名字意味著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對于日本國這個全稱,你認為怎么樣呢?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