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剛剛入秋就接連遭遇如此大幅度降溫,那2022到2023年是暖冬還是寒冬?什么時候變冷?
寒冬的概率大一些。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進一步持續,預計延續至2022年到2023年冬季。通常發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偏低,大范圍降水偏少,容易出現低溫凍害和雪災。因此基于前期北極海溫偏暖的現狀和未來拉尼娜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因此預判今冬我國北方部分地區氣溫略偏低,可能會受階段性冷空氣的影響出現階段性低溫,且極端寒潮爆發的可能性大。
1、按地區
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可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以下半年候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以此為依據,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后才真正開始。
2、按節氣
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著風雨、濕度、光照、氣溫等,處于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后萬物開始閉藏。“四立”劃分四季反映了氣候、物候等多方面特征?,F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采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法,按候平均氣溫法劃分的四季,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等于或低于10攝氏度算是入冬。
3、按數九
數九一般從冬至開始,雖然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但并不是北半球最冷的時候,此時地面仍積累一定的熱量,越到后面釋放的熱量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少,地表氣溫就會越低。最低氣溫一般會出現在冬至后的“三九天”前后。民間更是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钡臄稻鸥琛?/p>
總的來說,2022-2023年冬天大概率是寒冬,主要原因是今年“拉尼娜年”,所謂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會高于北方,這樣一來就會極易發生極端性的寒冷。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