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縱觀今年機圈的跳水王,小米12X絕對算得上一個意外。誰能想到一款年初起售價定在3199元的小屏旗艦,在年中就迎來1000元的降價折扣,一舉成為618真香機之一。那么經歷了1000元折扣的小米12X真的值得買嗎?今天我就將我半年的實際使用體驗,分享給大家。
聊到小米12X的核心優勢,逃不出兩點:小屏尺寸和續航表現,當然這也是我在首發時選擇小米12X的理由。
先聊聊小屏優勢,除了正面那塊 6.28 英寸的12bit 超視感屏和176g的整機重量外,小米12X前后的雙曲面設計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加分項。在我長時間使用iPhone 13 Pro作為主力機后,摸到這個圓潤的“小玩意”,不由得的來一句“手感真好”。但“手感真好”的代價是,很多次在正常手持的狀態中,小米12X都從我的手中滑了出去,比喻成肥皂的手感毫不為過。由于并不是主力設備,我的小米12X一直處于“裸奔”的狀態,當然這其中也有一半原因是為了追求“手感真好”。
另一點就是在小屏旗艦中很難遇到的續航表現,小米在小米12X小巧的機身中塞進了一塊 4500mAh 的大電池。這個電池容量甚至與很多大屏旗艦的產品旗鼓相當,比起同為小屏旗艦的新款iPhone SE(2018mAh)和三星Galaxy S22(3700mAh),小米12X似乎更加重視續航表現。有犧牲嗎?當然有,看看iPhone SE(144g)和三星Galaxy S22(167g)的機身重量你就明白了。不過在這個動輒半斤的機圈,相信各位“習武之人”應該并不太會計較這點重量吧。
我使用小米12X一般就是收發一下信息,有時打兩把游戲。所以基本一周也就充兩次電,充電速度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使用原裝的67W充電器基本可以35分鐘充滿。而使用第三方氮化鎵充電器,QC2.0協議基本也可以跑到20W左右。
但最讓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小米在這款3000元定價的產品上閹割了無線充電,因為我的iPhone和AirPods都支持MagSafe磁吸充電,所以我的桌面常年放置一塊MagSafe無線充電板,而每次需要給小米12X補電時還需要拉出一根Type-C的充電線,讓我比較苦惱。但你要說小米12X把價格降至2000的價位段,那這個缺點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畢竟在2000元價位段能拿出無線充電的產品并不多。
經過這半年的體驗,小米12X在小屏和續航上的表現還是能夠滿足我最初的心理預期的,但也遇到一些比較遺憾的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了,在最初我選擇小米12X的理由中,并沒有驍龍870的位置。并不是因為我覺得驍龍870不夠用,而是我不太信任小米對這顆驍龍870的調度使用情況。
作為去年口碑優良的一顆神U,搭載了驍龍870的產品一般在性能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雖然我之前對小米12X上的這顆驍龍870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實在沒想到它的表現會這么差。
日常在性能模式下游玩《王者榮耀》,小米12X基本很難出現跑滿幀率的現象。甚至在更新了固件版本后,遇到過幾次團戰過程中游戲幀率驟降的現象。這點還是非常令我不爽的。
自從小米11系列出現“燒WiFi”的現象后,小米對于性能的調校變得格外保守,而保守的調校方式對于米粉這種偏發燒友群體的受眾來說,是弊大于利的。姑且不說在3000價位段中小米12X如何與同價位的驍龍8和天璣9000的抗衡,即使來到2000價位,這種性能表現的小米12X也是難以在眾多天璣8100產品中表現出優勢。
影像表現上,小米對于小米12X上這顆IMX766 的調校還是不錯的,對于普通用戶隨手拍攝的需求是完全可以滿足的。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屏幕,小米12X上這塊 6.28 英寸的12bit 超視感屏綜合實力還是不錯的,起碼在同價位算得上中等偏上的水準。不過需要批評的是,直到目前最新版本固件的小米12X,依舊不支持防閃爍模式與120Hz同時開啟。
而很多人詬病的屏幕指紋比較靠下的問題,我個人并沒有比較明顯地感知,使用體驗還算不錯。
總結
在小米12系列的發布會上,看到小米12X的售價后,說實話和心理預期還是蠻大的。3199元的起售價對于這樣一款產品來說,只能說中規中矩。而當小米12X的價格來到2000價位段,那么對于同價位的產品算得上是降維打擊般的存在。不論是在小屏中堅持采用大容量電池還是同價位中難以尋覓的精致感,小米12X都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款產品。
不過我們也不能忽略小米12X上的劣勢,除了保守版的驍龍870外,諸如屏幕素質、系統維護優先級等問題,都是在購買前需要重視的。但當價格一度下探至2199元后,這些問題似乎也就不是問題了。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