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選出一種與身體接觸時間最長的衣物,那一定是內褲。內衣褲保護著我們的隱私,同時也與我們重要的器官親密接觸,是防止細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火墻”。
但是這道“防火墻”也是需要頻繁清潔和定期更換的,那么內褲應該幾天換洗一次?穿多久就要丟掉呢?這些健康知識你知道嗎?
一條穿過的內褲到底有多臟,可能大家沒有太具體的概念,這也成了一些不愛洗內褲人群的自我安慰。他們會覺得,一條不接觸外界的內褲能有多臟?
首先,對于女性來說,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身體本就會產生不同量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都是以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簡直就是細菌最喜歡的營養物質。同理,不及時清洗的內褲就會變成細菌最好的培養皿。
而且女性經期可能會不小心把經血弄到內褲上,理論上來說,經血是無法完全被洗干凈的,所以經期使用的內褲,最好是清潔十五次左右就丟掉,換成新的。
再說男性。調查結果顯示,僅有近20%的男性每天都會更換內褲。其實男女都一樣,男性同樣也會有帶有蛋白分子的分泌物沾到內褲上,甚至在男性睡夢中不自知的時候也會發生。
而且男性小便后使用衛生紙的行為還不普遍,通常男性小便后,都是隨意甩一甩。可想而知內褲上一定會沾上尿液,而且伴隨著內褲不停地摩擦在生殖器官上。
所以有條件的話,建議一天一換。至于穿多久就要扔了?一般是半年,縱然穿半年后沒有破損,也最好換新。
微生物學教授查爾斯·基爾巴發現,內褲上如果沾有0.1克糞便,這條內褲就會導致水中大腸桿菌增加近百萬個,事實上占在內褲上的糞便很有可能超過0.1克。
也就是說,與我們一直親密接觸的小小內褲上,通常會黏附尿液、糞便、汗液、皮膚皮屑等,同時還會滋養無數大腸桿菌、生殖器細菌、其他病菌等等。
這些攜帶物如果不及時清潔,任由細菌繁殖的話,下一步就是各種炎癥和瘙癢了。
現在,還有人覺得自己可以忍受一塊集結了屎尿、細菌的布料跟自己的器官親密接觸嗎?還有人覺得內褲不需要經常清洗嗎?
1、使用專業的內衣清潔劑
現在有很多不同品牌的內衣清潔劑,在去除污漬、殺滅細菌方面都能做很高的效率,還有專門用于清洗內衣褲的香皂,也是差不多的功效。
洗內褲的水溫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你忍受不了冷水清潔的話,也盡量不要選擇過熱的水溫,熱水會讓內褲上的細菌和蛋白質結塊,變得像油漬難以清除。
洗內褲的時候,盡量用30度左右的溫水,可以倒入內衣清潔劑浸泡10分鐘左右,然后用手揉搓清洗。
最后千萬記得用流水沖洗干凈,將洗干凈的內褲放在太陽下曬干后,與其他衣物分開放置,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將內褲上的細菌一波帶走,保證清洗的質量。
部分有潔癖的人群,可能會選擇用漂白劑清洗內褲,這樣做雖然沒有大問題,也的確有效地去除黃漬和殺菌,但前提是內褲要是淺色。深色內褲用漂白劑清洗會脫色,而且漂白劑也會影響內褲的壽命。
2、內褲不要攢著一起洗
有很多人不喜歡洗內褲,又想勤換內褲,換下來的內褲就堆放在一起,等攢夠數量,才一起浸泡、清洗,或者干脆丟到洗衣機清洗。
其實這樣做是很錯誤的,內褲上的細菌,不會因為內褲不穿在身上就不繼續繁殖,它們會以蛋白質為食,翻倍地壯大自己,把沒有清洗的內褲放在一起,就相當于把內褲拿來發酵一樣。
而且把很多條內褲一起浸泡或者扔進洗衣機,是根本沒法將內褲清洗干凈的,剛才說到過一條內褲上面平均帶有0.1克的糞便,內褲攢在一起,可能會給浸泡的水里或者洗衣機的滾筒帶來成千上萬的大腸桿菌,不僅清潔不到位,甚至內褲甚至還會反過來被污染。
3、熱水煮過后再清洗?有弊端,可選擇性使用
有些女生會用沸水煮內褲15分鐘,再用肥皂清洗,這個方法的確能徹底殺菌,但也有弊端。
首先,布料經過沸水蒸煮,幾乎都會掉色,甚至破壞纖維結構,使內褲更容易破舊。一些特殊材質的內褲,比如真絲內褲,就是完全不能進行沸水蒸煮。
其次呢,煮內褲需要一個專門的小鍋,一次煮完內褲還得清洗煮鍋以備下次使用,處理一次內褲至少要半個小時,比較耽誤時間。
4、不建議使用一次性內褲
有一部分人群嫌棄換洗內褲麻煩,一次性內褲也就成為很多人旅游或者日常的選擇,一次性內褲比正常內褲價格昂貴,網上純棉材質的一次性內褲,最便宜的也是5塊錢左右一條。
更便宜的類似洗浴中心使用的無紡布一次性內褲,就更不建議大家長期使用了。
在被制作成內褲之前,無紡布的漿料會被儲存罐子內等待熱壓烘干,其中為了防止細菌進入繁殖,會加入相應比例的消毒液劑。而一般的一次性內褲大家都是直接拿起來使用的,還是謹慎為妙。
綜上,內褲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物,貼身的東西更要謹慎地對待,畢竟保持內褲的干凈衛生,就是防止疾病的好方法之一。選擇舒適透氣的內褲,勤換洗,將穿著超過半年的內褲換新。才能讓內衣這道“防火墻”保護著我們的隱私部位。
金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