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古老的奇書?!渡胶=洝穫魇腊姹竟灿?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
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不過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恐怕還是《山海經》中對種種怪物的記載,諸如饕餮、窮奇等上古異獸,實在是讓人嘖嘖稱奇。
迄今為止,考古界議論紛紛。有人說,它是集合了許多部雜書而成,作者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幫人;也有人說,是戰國至漢代初期的楚人或者巴蜀人所作。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那么就有學者從書本身出發,推測得出結論,認為《山海經》的作者最有可能是大禹,他又是如何推理出來的呢?
原來西漢的司馬遷曾經提到過《山海經》,那么可以肯定司馬遷之前,《山海經》已經存在了,而從《山海經》記載的祭祀描述中發現,里面的古人都用玉器祭祀鬼神。
而中國人的玉器時代介于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距今約有5000多年,在這個歷史階段,就是神農氏、有巢氏、太昊氏等氏族聯盟走向消亡的時代。
那時候,他們祭祀都以玉器為主,良渚文化遺跡中就曾大量出現玉器。由此可想而知,山海經成書應該在5000多年前,并且撰寫者也是當時的古人。
據此可以推測,《山海經》很有可能是大禹撰寫。因為大禹的兒子啟開創了夏朝,而夏朝剛好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與青銅時代初期,中間恰好存在過短暫的玉器時代。
與《山海經》中的祭祀描述一致;其次大禹曾經治水天下,東奔西走,見聞廣博,若非如此的見識,又怎能把《山海經》這樣包含地理生物知識的書寫的這么生動?
特別是治水的故事,簡直如同作者親見,很有可能就是作者真的親歷過治水過程;再加上大禹是氏族首領,也有人力物力去完成這樣一部著作,所以《山海經》是大禹所寫可能性很高。
金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