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到315各種“好玩有趣”的產品就會被擺在探照燈下,供大伙審判叔這里也不例外特地找來8大智商稅產品你很可能買過!第八名:生發產品你買過生發儀、生發水、生發膠囊嗎?它們無一例外地宣稱“即使禿了10年的光頭在神秘電波和百年秘方的療愈下也能長出一
每到315
各種“好玩有趣”的產品
就會被擺在探照燈下,供大伙審判
叔這里也不例外
特地找來8大智商稅產品
你很可能買過!
第八名:生發產品
你買過生發儀、生發水、生發膠囊嗎?
它們無一例外地宣稱
“即使禿了10年的光頭
在神秘電波和百年秘方的療愈下
也能長出一頭烏黑密發”
脫發主要分兩種
一種是基因主導的雄性激素脫發
它因二氫睪酮引起毛囊充血
導致毛囊萎縮而脫發
這部分毛囊一般需要
米諾地爾或非那雄胺幫助
才能長出新頭發
如果你用這類生發產品
感到有所好轉
那你很可能是另一種脫發
——精神性脫發
這通常是精神壓力太大造成的
但精神性脫發是可以自愈的
該好還是會好
和你用啥生發產品沒關系
第七名:洗眼液
當代打工人
哪有眼睛不干的?
有些人還會有異物感
這時
號稱能“緩解眼疲勞、清洗眼部垃圾”的洗眼液
似乎成了救命稻草
其實
我們的眼淚是有自潔功能的
它會沖刷代謝產物、灰塵、細小異物等
維持眼表的正常菌群和微環境
如果長期用含藥物的洗眼液
很可能會破壞眼表微環境
甚至導致感染
此外,有些干眼問題
可能是結膜炎或瞼緣炎導致的
衛生習慣不好、喜歡揉眼睛、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可能發生
相比使用洗眼液
更應該針對性治療
以免拖延造成病情加重
第六名:防藍光眼鏡
正如上面所說
打工人白天得面對電腦屏幕
晚上還有電視、手機、平板…
不知不覺,眼睛反而更累
洗眼液的道路行不通
防藍光眼鏡可以吧?
藍光之所以有害
是因為它與眼睛深處的脂褐素結合后
可能會引起黃斑病變
造成視力下降、視物變形
但脂褐素通常只在
老年人眼里能達到一定數量
年輕人沒必要特地防護
而且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屏幕藍光
也達不到會傷害眼睛的強度
第五名:芝麻丸
小小的一顆芝麻丸
為什么突然又火了?
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吹的那一套
生發、黑發、養腎、健腦
最近又把人們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只是再這樣吃下去
別指望重回青春
長胖倒是輕輕松松
因為每100g黑芝麻丸
熱量高達1680千焦
相當于400千卡
至于能不能生發
我們一開始也講了
若是中年白發
是正常生理現象
如果你出現了少年白
多半屬于遺傳
也有可能和長期處于高壓環境
使交感神經遭受刺激
黑色素干細胞快速損耗導致的
還有一部分慢性病患者
如糖尿病,會導致體內營養缺乏
使頭發變灰變白
因此
普通人不用擔心是營養不足造成的
至于黑芝麻補腎的說法
本源是中醫的“黑色入腎”
此“腎”是指生殖、泌尿、神經、骨骼等多個組織、器官的功能
如果你有腎病
靠黑色食物補好是不現實的
第四名:豐胸霜
想讓胸部變大
除了手術
只能通過增加肌肉、脂肪或乳腺
想要增加肌肉和脂肪
無非就是鍛煉和吃
可你知道嗎?
乳腺的大小只受雌激素、生長因子
和蛋白質的調控
別的不說
涂抹在乳房表面的豐胸霜
很難透過皮膚被吸收
就算被吸收
較高濃度的雌激素
長期被涂抹在皮膚局部
不僅會影響皮膚色素代謝
讓皮膚和乳暈顏色改變
還可能影響乳腺結構和代謝
引發乳腺腫瘤
第三名:豐丁膏
這款神奇的產品
被稱為男士修護膏
據說只要抹上外加按摩
就能讓你的好兄弟二次發育
睪丸和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雄性激素
會促進你的好兄弟長大
而這一過程會在青春期結束時中止
至于它的工作狀態
與心情、精氣神等有關
如果長期萎靡不振
建議到泌尿科外科檢查
想靠抹膏、按摩簡直是異想天開
第二名:增高膠囊
身高增長靠的是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
它主要受到遺傳和睡眠的影響
其次才是鈣、蛋白質等等
增高產品一再強調的補鈣功能
其實和身高沒有直接的關系
鈣與骨骼最大的關系是保證骨骼夠硬
而且吃啥不能補鈣
非得花高價去買增高藥?
第一名:灌裝空氣
當我們的生活區逐漸被霧霾污染
你有沒有想過
也許是糟糕的空氣讓你
活得越來越累
而采自生態區的純凈空氣
或能激活你的創意
有助于激發創造性思維
……
好,我承認第一名就是湊數的
但即便再離譜的商品
商家也會用鋪天蓋地的宣傳
來迎合大家的心理
所以下次再遇到這類讓你感到
“不買對不起自己的東西”
請一定要擦亮眼睛!
參考資料:
[1]孟倩麗,陳祉帆,崔穎. 洗眼液洗眼睛,安全嗎[J]. 大眾健康,2022(1):98-99. DOI:10.3969/j.issn.1002-574X.2022.01.045.
[2]柳小曉.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護眼嗎[J]. 人人健康,2021(15):48. DOI:10.3969/j.issn.1004-597X.2021.15.029.
[3]長期使用豐乳霜或可致癌[J]. 家庭科技,2008(10):32.
[4]程建玉,陳學榮. 雄激素源性脫發[J]. 醫療裝備,2004,17(2):26-28. DOI:10.3969/j.issn.1002-2376.2004.02.012.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