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國家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人民軍隊在短短十多年時間內取得了突飛猛進般的發展。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人員面貌,抑或是后勤保障與配套設施,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近期,一家印度媒體對全球軍事力量進行了排名,把中國排在了第一位,令人感到詫異。
據《印度斯坦時報》近日報道,印度防務網站“Military Direct”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在報告中他們強調,中國的軍事力量世界第一,而美國屈居第二,俄羅斯第三名,印度則是第四名。
這份報告聲稱,他們從軍事預算、現役與非現役人員、海陸空總資源、平均薪水和裝備重量這些要素綜合出發,得出這個排名。這份報告認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中國將是一場假想的“超級沖突”中的優勝者。而美國雖然軍費支出最高,但是并不能直接拉大中美之間的差距。
雖然印度媒體這份調查報告過分夸大中國的軍事力量,并且有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嫌疑,但是的的確確從側面反映了中國軍隊的發展水平。目前美軍的整體作戰能力仍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名,但是已經不足以和中國拉開極大的差距了。這份報告認為中國將贏得中美可能的軍事沖突的論斷,其實是比較有見地的。
首先,軍費和戰斗力不能直接掛鉤。美國軍費支出高的原因,主要是美國需要維護其在全球熱點地區的軍事存在。全球五大洲都有美國的駐軍和基地,這本身就是一筆較大的開銷。而且美國近些年來深陷中東泥潭中,維護當地穩定的費用也不會少。也就是說,美軍用來購買新裝備、新武器的投入在總體軍費支出中并不多。
況且美軍的大型武器裝備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老一批的裝備正在進入壽命末期,此時建造新武器其實是在維持戰斗力而非增強戰斗力。舉例來說,美軍退役一艘航母后服役一艘航母,其艦隊規模并無變動,新航母的花銷只能讓美軍維持當前艦隊規模。而解放軍沒有歷史包袱,服役一艘航母相當于憑空多出一艘航母的戰斗力。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失火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
其次,中國對軍事力量的建設是有的放矢的,能夠充分地達成作戰效能。美軍雖然軍事力量獨步全球,但是面對的問題也是世界最多的,嚴重影響了其整體作戰思路與水平。蘇聯解體后,美國失去了最大的敵人,便開始增強戰略投送能力,部隊也開始輕型化并開始追求“性價比”,而后的多場戰爭也加劇了美國這一傾向。這一時期的美軍思路的代表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斯崔克旅”。但這在與一個正規的對手作戰時,其實是比較不夠用的。美軍近年來的改革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解放軍的目的則清晰很多。近些年來中國強大的區域拒止能力就是一個例子,相當于四兩撥千斤。美軍固然有龐大的航母編隊,但是在中國對東海、南海地區可能的行動中,難以發揮出作用。事實上美國如果想在東亞地區進行對中國的軍事活動,根本沒什么好的辦法。歸根結底,美國的敵人是全球反對它的國家,因此它必須準備好多套方案,力量必定分散。中國則可以見招拆招,讓美國難以招架,進而獲得地區的主動權。
不管外界媒體對中國的軍事力量抱有怎樣的態度,人民軍隊始終都是一支維護和平的力量。因為中國人深知,只有槍桿子里才能出政權,沒有能夠保護自己的力量,當年西方殖民者在中國肆虐的場景又將重演。
(編輯:MWL)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