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坐標北京,月薪3000,多久能身價上億?你可能覺得我瘋了:“就算買彩票,還得連著中20次,怎么可能?”然而,灰姑娘逆襲成女王的童話,真就在現實中發生了。這個幸運的女孩,就是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一個四線城市出來的小姑娘,三本畢業后選擇
坐標北京,月薪3000,多久能身價上億?
你可能覺得我瘋了:“就算買彩票,還得連著中20次,怎么可能?”
然而,灰姑娘逆襲成女王的童話,真就在現實中發生了。
這個幸運的女孩,就是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
胡瑋煒到底做了什么?
所以,在“灰姑娘變女王”的故事中,運氣與努力,到底哪個更重要?
從美團手中套現15億后,胡瑋煒又去做什么了呢?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位美女總裁的逆襲史。
如果你剛好也是“一沒資金,二沒人脈”的小地方有志青年,拿著微薄的收入幻想著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就不如一起來看看:胡瑋煒是如何從打工狗,一步步蛻變為美女總裁,走上人生巔峰的!
01 胡家有女初長成
胡瑋煒,1982年出生于浙江東陽一個普通農村家庭。
就是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女孩子,2004年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畢業。隨后便只身來到北京,與千萬同齡人一起,開始了“北漂生活”。
也就是說,在成為“摩拜創始人”之前,胡瑋煒就是你我身邊那個“普通的北漂”。
所以,憑什么她能脫穎而出?
那咱們就不妨撥開“北漂”的表面,看一看本質上有什么區別吧。
都是住著出租屋,早出晚歸,有的人總覺得自己做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今天在A行業覺得B行業更有發展,明天在B行業又發現C行業才是風口。
跳來跳去幾年后,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原點打轉,不管在哪個行業,始終是個“新人”。
再看胡瑋煒,從《每日經濟新聞》到《新京報》,再到《商業價值》,雖然也一直在跳槽,卻始終沒有離開過汽車媒體行業。
從22歲到32歲,少女最美好的10年,胡瑋煒都獻給了媒體和汽車。
是她喜歡汽車嗎?
實際上,天生浪漫感性的雙魚座,對“手動擋”“百公里加速”等概念毫無感覺。
但直覺卻告訴她,“干一行愛一行”是一個職業人的基本素質。
也正是這種下意識的選擇,為胡瑋煒后來的輝煌,打下了“不可替代”的堅實基礎。
02 賺大錢的人都會“借”
2014年,完成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的胡瑋煒,突然有了一個想法:給別人打工,永遠也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而且,每個月10000塊出頭的收入,也遠遠不能體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尤其常年與汽車圈內的大佬接觸,胡瑋煒越發堅定了要“自己創業”的念頭。
“我的人生意義能否實現,就看接下來的10年了,絕不能再虛度!”
就這樣,胡瑋煒果斷裸辭,拿出僅有的13萬,在北京租了個小四合院,創辦了“極客汽車新媒體”。
不難看出,胡瑋煒的這次創業,仍沒有離開“汽車+媒體”的基因。
但,畢竟是從零開始的新公司,一沒資金可以燒,二沒大咖名流來捧場,“極客汽車新媒體” 始終辦得不溫不火。
胡瑋煒看在眼中,急在心上,卻也無計可施。
怎么辦?
有過創業經歷的人,大概都體會過這種“有勁用不上”的感覺。
于是,有的人就開始猶豫了,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干嘛想不開要創業?”
其實,此時的胡瑋煒,已經完成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只要繼續踏出第二步,就能一點點接近成功!
那第二步是啥?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借錢借資源”的高手!
所以,此時的胡瑋煒,最需要的,就是找到可以“借”的人與物。
很快,機會就出現了。
03 借認知創業
2014年4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到北京參加極客公園創新者峰會。
同時出席的還有搜狗的王小川、中國萬網的張向東、易道創始人周航等諸多業界大佬。
看著這些把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的成功者,正被“極客汽車”搞得焦頭爛額的胡瑋煒,心里愈發不是滋味。
“到底差在哪里呢?”
她反復問著自己,心里隱約有了一個答案:自己最缺的,是一款“拳頭產品”。
可,具體該做什么呢?
仿佛蒙著眼在黑夜中摸索,胡瑋煒憑著一股倔勁兒,繼續艱難維持著自己的“極客汽車”。
由于資金越來越緊張,她只能放棄小院晚上的使用權。
每到傍晚,“極客汽車”就變身為酒吧,對外營業。
于是,胡瑋煒也利用起小院的設施,舉辦汽車沙龍。
她請來業內的工程師、科學家、愛好者,大家共聚一堂,喝著啤酒、吃著毛豆,天南海北地討論未來智能出行的新趨勢、新方向。
有一次,“極客汽車”來了一位名叫陳騰蛟的汽車設計師,胡瑋煒想到大佬李斌正在籌備蔚來汽車,便想著介紹他兩認識,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結果見面一聊才知道,陳騰蛟想做的是智能單車,而并非汽車。
看來這事就沒戲了,可誰知,李斌卻順口說了句:“你們有沒有想過做共享單車?那種用手機掃描開鎖,隨用隨停的。”
“這是個啥?”話音剛落,眾人面面相覷:“共享自行車,那得丟多少輛啊!”
就在大家紛紛搖頭的時候,胡瑋煒卻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我想試試!”
她為什么會如此篤定?
原來,早在做記者時,胡瑋煒就經常因為到外地出差,從地鐵站出來打不到車,而被困在街頭。
有一次在杭州,她聽人說能“租單車”,但是需要先辦一張本地卡。
于是,她走了幾里路跑到辦卡的地方,卻發現人家已經下班了,白白耽誤了大半天時間。
彼時,她就會幻想說:如果我是機器貓,能隨時從口袋里變出一輛自行車,該多好!
而此時,行業前輩李斌竟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有痛點、有大佬帶路,豈有不抓住的道理?
于是,胡瑋煒就此登上人生的快車道,開啟了一段“史上最舒服”的創業之旅。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般來說,創業者都是先有個想法,然后做成項目策劃書,再到處去找投資機構、見投資,求得對方認可,從而借到更多的資金與支持。
而在胡瑋煒這里,從創業想法,到啟動資金、運營模式,甚至連“摩拜”這個名字,李斌都已經想好了!
他甚至連“4年沒有維修,就能收回成本”都估算出來了。
也就是說,要不是正在籌備蔚來汽車,李斌完全可以自己做。
而胡瑋煒就恰好成了“萬事俱備,就缺一個創始人”的那個幸運兒。
你可以說胡瑋煒是幸運的。
畢竟,如果沒有李斌,當時的她很難發現“共享單車”這個風口。
而也恰恰因為她的人脈圈里有李斌這樣的牛人,才有機會實現“認知躍遷”,順利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十年磨一劍。
從記者到大佬,原來中間就隔著一個李斌!
所以,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否能幫你積累出“未來的運氣”呢?
04 借錢開公司
2015年1月,胡瑋煒拿著李斌投的146萬元,在北京成立了“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所以,問題又來了——
你大概已經猜到了答案:胡瑋煒成功的秘籍,還是一個字——“借”。
做“共享單車”,首先得有車。
按照李斌提出的“4年免維護”原則,胡瑋煒對單車研發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當時一起加入項目的陳騰蛟一看這要求,直接搖搖頭就撤了。
公司剛起步,設計師就跑了,胡瑋煒成了光桿司令。
不過,幸好之前“極客汽車”的人脈圈還在。
曾在四合院里參加過活動的王超,踩著五彩祥云出現了。
其實,當時他的開云汽車也是剛剛起步,但就因為非常認可胡瑋煒的“小院活動”,王超便自告奮勇地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而且,他還給胡瑋煒介紹了前摩托羅拉工程師楊眾杰,從日本回國的工程師徐洪軍。
經過半年多的研發,第一輛手工打造的摩拜單車終于出爐!
然而,沒高興一天,新問題又出現了。
按照原來的估算,一輛摩拜的成本大概能控制在800元以內。
結果,在一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一輛單車的造價竟然高達2000元!
將近3倍的成本,直接帶來的問題就是——公司沒錢了。
怎么辦?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產品”,胡瑋煒不甘心就此止步。
到處找錢她,甚至想過去借高利貸。
其實,多年之后再回頭看當時的“難題”,胡瑋煒大概也會笑話自己:竟然還沒適應“借”資源!
得知摩拜遇到困難的李斌,一個電話就給胡瑋煒拉來了愉悅資本的劉二海。
雖然劉總對胡瑋煒的創業能力有所懷疑,但看在李斌的擔保背書上,他還是很痛快地拿出了300萬美金,給摩拜續命。
有了錢的摩拜,立刻準備投產200輛單車。
可畢竟訂單太小了,又是新公司,胡瑋煒找遍能聯系到的工廠,沒有一家愿意接的。
無奈之下,她只好自己在郊區租了個閑置的車間,雇人自己做單車。
也就是說,最初的200輛摩拜單車上的智能鎖,都是胡瑋煒和同事一個個手工做出來,再用螺絲擰在單車上的。
好在,2016年初,第一批摩拜單車終于投放市場,開始試運營了。
與預想的一樣,十幾小時后,所有的單車就都被騎走了。
“還得追加生產!”
可是,到哪里去找工廠呢?
關鍵時刻,還得指望大佬的神助攻。
李斌又拉來了創新工場的李開復。
在李開復的引薦下,胡瑋煒得到富士康的戰略投資,不僅解決了最讓人頭疼的供應鏈問題,而且還將一輛單車的造價從2000元降到了200元。
隨后,愉悅資本、創新工場、高瓴、華平、騰訊、紅杉、啟明創投、貝塔斯曼、熊貓資本、祥峰投資……幾乎所有具有“投資屬性”的企業,都出現在了摩拜的融資名單上。
這不僅代表胡瑋煒越來越有“燒錢”的資本,更會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更多大佬的幫助。
慢慢的,胡瑋煒發現自己想破腦袋都無計可施的問題,大佬一個電話或者一句話就能搞定。
她也就不再自己找人、找錢了,甚至公開表示:我不擅長找投資人,李斌介紹誰,我就認準誰。
也就是說,此時的胡瑋煒,對“借錢開公司”,已經非常適應與享受了。
然而,大佬的作用,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很快,摩拜便出現了“用錢解決不了”的難題。
05 借人管公司
隨著單車的投放量越來越大,胡瑋煒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問題——
畢竟,胡瑋煒之前就是個行業記者,采訪、作報道是強項,可到了公司管理上,基本就是個門外漢。
于是,摩拜的“親爹”李斌,又找來了知名職業經理人王曉峰,為不善經驗管理的胡瑋煒保駕護航。
王曉峰是誰?
他曾是谷歌中國最早的一批團隊成員,在騰訊當過副總經理,還是Uber上海的總經理。可以說在互聯網和出行領域,都有著非常豐富的高級管理經驗。
由這樣的大神來管理摩拜,2年內成長為估值過百億的獨角獸,真心一點都不奇怪!
而面對王曉峰的到來,胡瑋煒也終于松了一口氣:“不愧是從大公司出來的,做過大事,花過大錢。”
就這樣,2016年下半年,王曉峰正式擔任摩拜CEO。
從產品迭代到城市布局,從日常經營到與各方勢力的談判博弈,王曉峰一手主持了公司上上下下幾乎所有的大小事務。
那胡瑋煒呢?
就繼續發揮自己的特長,帶著創始人的光環四處演講、做宣傳吧。
明白了這一層關系,再看2018年摩拜股東大會上,面對“出售摩拜”的決定,胡瑋煒和王曉峰截然不同的態度,你就很好理解了。
最后,面對投票結果,王曉峰無比痛心地說:
“規則就是規則,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這個決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畢竟,當時摩拜占據57%的市場份額,前景仍是一片光明。
所以,胡瑋煒決定出售摩拜,到底是妙招還是臭棋?
06 我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所有事情的發展軌跡,都跟拋物線一樣,達到最高值,就該跌落了。
就在摩拜成為獨角獸,整個公司都沉浸在估值暴漲的喜悅中時,胡瑋煒卻憑女人的直覺,隱隱地感到了一絲不安。
憑著記者敏銳的嗅覺,胡瑋煒預感到拐點即將出現,如果再不做點什么,這個爛攤子注定很難收場。
剛好,正在為上市做準備的美團,向摩拜投來了橄欖枝。
如果能順利收購,一方面,摩拜的困局就都解決了;另一方面,美團也能獲得更高的上市估值。
一舉兩得的好事,為什么不呢?
很快,雙方就達成了一致意見。
在2018年4月4日,王興以185億元將摩拜收入囊中。
創始人胡瑋煒則憑著手里的股份,直接套現15億!
從北漂小記者,到身價十幾億的美女總裁,胡瑋煒僅用了3年!
胡瑋煒的精明與清醒,著實讓人佩服,卻也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
如果你也是位有志于創業的青年,請一定要記住這3句話——
2018年底,傳來胡瑋煒出任WKUP單車董事的消息。
“回歸簡單、本質、健康、綠色”,一直是她創業的初心。
如今回歸高端城市通行工具,也算是不忘初心,再次出發了。
2019年,胡瑋煒再次把目光投向計算機科技領域。
把出行與科技智能相結合,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未到40歲的胡瑋煒,仍有無限可能。
關于摩拜、胡瑋煒,你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歡迎留言,我們討論區里繼續聊~
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