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養老金一直是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得多得”的原則,同樣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高,那么,養老保險繳費15年和15年零一個月,退休領取的養老金有什么區別?每月領取到的養老金有區別社會保險法規定,繳費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
我國養老金一直是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得多得”的原則,同樣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高,那么,養老保險繳費15年和15年零一個月,退休領取的養老金有什么區別?
每月領取到的養老金有區別
社會保險法規定,繳費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所以,很多人剛繳費滿15年,就不再繳納養老保險了。
實際上,只要在15年的基礎上,再多繳費一個月,領取到的養老金都是不一樣的。
退休人員每月領取到的養老金由月基礎養老金和月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計發公式為:
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比如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60%為3000元,靈活就業人員年繳費比例為20%,一年需要繳費為600元,每月50元。
由于企事業單位由單位負責辦理繳費,從工資里扣除個人繳費部分,只有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行選擇繳費比例和年限,繳費比例可以選擇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繳費,很多靈活就業人員迫于繳費壓力,選擇按照最低的60%的比例繳費,且繳費滿15年就不再繳納了。
那么,以60%繳費基數納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和15年零一個月,養老金會有什么區別?
養老金上漲數額有區別
國家規定計算工齡的辦法是:滿一周年為一年工齡,不足一年的按月計算。計算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時是精確到月的,在退休調資的時候是精確到年的。
因此,多繳費一個月不僅退休時養老金會多一點,最重要的是每年養老金上調時,掛鉤調整部分能多算一年工齡。
比如,2021年山東省養老金上調掛鉤調整部分,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月基本養老金增加1元,16年-25年增加1.3元。
浙江省:15年以下1年增加1.5元,不到15元的,補足到15元;15年至30年的每多1年增加2.5元。
總的來說,養老保險多交一個月養老金的領取和上調都可能會有一定的差別。大家要按照自己的情況合理規劃。
歡迎點贊、轉發,同時關注@小七社保,了解更多社保養老金知識。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