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結束了一天的奔波送單,閃送員鄧宇騎著電動車回到家中,已經是凌晨兩點。這一天,他一共完成了20多單任務,其中大部分都是幫忙買菜。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中,“保民生”成為重中之重。作為上海市指定的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企業之一,同城急送平臺閃送訂
結束了一天的奔波送單,閃送員鄧宇騎著電動車回到家中,已經是凌晨兩點。這一天,他一共完成了20多單任務,其中大部分都是幫忙買菜。
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中,“保民生”成為重中之重。作為上海市指定的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企業之一,同城急送平臺閃送訂單激增,尤其是代買菜需求旺盛。平臺也呼吁,希望更多的志愿閃送員加入民生物資保障隊伍,確保運力穩定。
“代賣菜”需求占比超過一半
鄧宇是今年剛加入到的上海閃送隊伍,成為一名同城閃送志愿者。而在最近的特殊時期,鄧宇感受最深的就是,市民群眾對于生活物資的需求異常強烈。
“平時我們主要是送送急件,以文件、物品為主,但是現在,接到最多的就是代買菜需求。”鄧宇告訴記者,進入3月份以來,“代買菜”的訂單急速攀升,自己一天跑20單,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幫忙買菜和其他生活物資需求。
鄧宇家住寶山,每天差不多9點出門,然后開始接單。“基本上是跟著訂單走,每天差不多要橫穿大半個上海。”鄧宇表示,這段時間閔行、徐匯那片區域的小區封控比較多,居民買菜需求比較緊迫,所以他主要都在那邊活動。“剛完成上一單,還沒喘口氣,下一單又來了。”
在鄧宇接到的訂單中,大多數都是幫忙買菜,有時居民下單時會在訂單中注明需要購買的物資種類和數量,還有的居民下單時索性就說“有什么就買什么。”這時候,鄧宇會在所處位置,用手機查詢附近的超市和菜場,然后前往采購。
“有時候,導航顯示這里有菜場,但是趕過去發現已經關閉了。”鄧宇表示,買菜最困難的是找到能買菜的地方,好不容易趕過去,要么已經關了,要么菜沒了,所以還要多跑幾家才能買齊。到達菜場或超市后,鄧宇還會電話與下單客戶聯系,通過視頻直播進行溝通,調整所需購買的物資。
在這些代買菜的訂單中,有些是子女為家中老人所下的。讓鄧宇印象深刻的是,前兩天他接到一個訂單,下單的是兒子,他的父母都70多歲了,居住在徐匯,由于小區封控無法出門,兒子不在身邊,老人又不會網上買菜,家中馬上就要斷糧了。所以兒子通過閃送下了個“代買”訂單,單子很長,從米面糧油到生鮮蔬菜列了長長的一串。
接到單子后,鄧宇馬上行動,要將上面的東西一次買齊很不容易。他先后找了幾家附近的菜場都不行,最后找到3公里之外的盒馬超市,在這里終于買到了所需的絕大部分物品,包括10公斤的大米,還有各種蔬菜和雞蛋,裝了滿滿的一車,送到了老人所在的小區門口,化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也收獲了老人一家的衷心感謝。
整個買菜、送菜過程花了將近2個小時,而平時完成這樣的一單時間差不多只要半小時,盡管耗費了不少時間,鄧宇也沒有額外收取費用。“特殊時期,每個家庭都不容易,能夠幫助到他人,為防疫出一份力,這也是我應該做的。”
訂單激增超6倍,平臺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
閃送數據顯示,僅3月21日一天,上海市閃送代買菜訂單量較上周平均上漲622%,上海市閃送食品類訂單量較上周平均上漲348%。
本地需求的激增也導致人手運力的不足。對此,閃送一方面召集數千名志愿騎手保障上海全城的物資遞送,另一方面持續組織號召志愿閃送員加入民生物資保障隊伍,在同城遞送需求大量提升的情況下,確保閃送員運力穩定。
胡師傅作為來自一線的疫情防控志愿閃送員,明顯感覺到近期市民對代買菜需求增加,胡師傅稱:“每天10多個單子里,總有6、7單是讓買菜的。”
還有的則是因為小區封閉管理,市民有緊急生活需求的。比如他最近接到好幾個媽媽訂單,因為家里嬰兒尿布沒有了,需要閃送員去緊急購買。“我對嬰兒尿布不懂,所以就只能盡量問清楚品牌和要求,再去超市詢問營業員,確定購買無誤。”
像胡師傅這樣的志愿閃送員,近期正源源不斷加入到同城遞送的隊伍之中,為整個城市的“保民生”物質配送做著自己的貢獻。
平臺為閃送員提供疫情保障專項險
面對此次疫情,閃送緊急成立了疫情應急小組,不僅積極組織志愿騎手為閉環管理社區居民遞送物品,保障民生需求,同時也在遞送安全、閃送員防控方面做了多項保障。
為了確保物品在遞送過程中的防護安全,平臺要求所有閃送員接單前上傳本人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并在通過審核后方可接單。同時倡導所有閃送員在疫情期間采用無接觸配送模式,在與用戶遞送時需保持兩米的安全距離,降低感染風險、保障物品安全,并對配送物品外包裝進行雙重防護,每送完一單都要對配送箱進行消毒清潔。
同時,閃送也為所有閃送員提供了口罩、消毒液等日常防疫物資,并為所有閃送員免費提供“疫情保障專項險”,若接單服務的閃送員被確診感染,住院期間,疫情保障專項險將提供每天100元,最高180天的住院津貼,特殊情況下提供最高30萬元閃送疫情保障專項險。
李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