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95年,國際環保組織注意到一件很可疑的事情:中國有一組織,包下一架波音747飛機,從南非飛往中國,十分可疑的運送了犀牛、斑馬等多種動物。當時,該組織馬上懷疑中國人要“折磨”這些動物。但隨著觀察,他們驚訝地發現,他們誤解了這隊中國人。原來
1995年,國際環保組織注意到一件很可疑的事情:中國有一組織,包下一架波音747飛機,從南非飛往中國,十分可疑的運送了犀牛、斑馬等多種動物。
當時,該組織馬上懷疑中國人要“折磨”這些動物。但隨著觀察,他們驚訝地發現,他們誤解了這隊中國人。
原來,是蘇志剛要建一座野生動物世界。
蘇志剛
01、屠夫
當時,全國動物園的動物品種數量都十分匱乏,蘇志剛包下飛機從南非運輸的動物,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一下子超過了當時國內的其他動物園。
但是,僅憑這一點,不足以使蘇志剛的長隆游樂園獨占鰲頭,成為資產千億,國內屈指一數的游樂園。
長隆打造的品牌如此成功,和創始人蘇志剛脫不開干系。
其實,蘇志剛只有小學學歷,初中沒畢業就輟學離開家鄉番禺,去廣州謀發展,因為學歷低,他一開始做過民工,做過水泥匠。
沒有什么文化,蘇志剛只能做最底層的活,他先是做民工,后面做起了泥瓦匠,幫人蓋房子。
機緣巧合之下,蘇志剛發現賣豬肉能掙錢,對學歷也沒有要求。
雖然賣豬肉的工作又臟又累,但蘇志剛不怕吃苦,他就是從苦日子里過來的。
蘇志剛向記者回憶當時的情景:“當時為了能掙到錢,每天凌晨兩點就起來殺豬,基本不睡覺。然后四點的時候,我就騎著一輛自行車,去賣豬肉。”
但是,和其他人不同,蘇志剛在當屠夫時,也顯出異于常人的聰明勁兒來。
他知道不能日復一日地做這樣簡單的買賣,發展空間始終有限。于是,他找到了廣州的各大酒樓,不厭其煩地與他們協商,最后成功成為他們的豬肉供應商。
這讓蘇志剛賣豬肉的生意上升了一個臺階,也是在奔走于各個酒樓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很多的大廚。
蘇志剛的“豬肉”事業依然沒有止步。他看到了豬油市場的空缺,于是以較低的價格收購了屠夫們賣不出去的肥肉,加工成豬油,賣給和他合作的酒樓。
十年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地開拓自己的產業,蘇志剛靠賣豬肉,成為了當時的“萬元戶”。
但是,他賣豬肉時都在步步開拓,他自己的事業又怎么會止步于豬肉?
1988年,蘇志剛瞄準機會,準備從自己相對了解的餐飲行業下手,在105國道旁開一家酒樓。
這一舉動受到家里人的極力反對,賣豬肉的日子已經安穩,何必再去冒風險,毀了原本的安穩生活?
但蘇志剛有自己的主張,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不怕失敗,馬上付諸實踐。之前與酒樓合作,認識了很多大廚,蘇志剛把他們都挖過來。
同時,他把之前賣豬肉攢的錢全都投入到這家酒樓的建設里,又向銀行貸款裝修。
1989年,香江酒家紅紅火火地開張了。
廚師燒的都是地道的廣州菜,菜肴可口,酒樓裝修也十分精致,一下子引來了各方食客。
生意太好,蘇志剛常常要和妻子一起洗碗,洗到凌晨,親自勞心勞力。
香江酒家大獲成功,蘇志剛萬元的投入,最后帶來了每年幾百萬的回報。但從賣豬肉的時候就看得出,他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
他又一次向銀行貸款,投入上億,開拓了番禺香江大酒店。
擁有了一家酒樓,一家酒店,從一貧如洗到屠夫,再到現在風光的酒店老板,如此大獲成功,蘇志剛周圍的親朋好友都感嘆:以后他只需要坐著數錢,坐享好日子了吧。
但蘇志剛骨子里就不是安于現狀的人,他已經開始想著如何攀上下一級臺階。
02、第一次大冒險
番禺香江大酒店大獲成功以后,經常有明星和政客來這里用餐。
有一次機緣巧合,國家林業部副部長就在他的酒店里接待非洲總統。
蘇志剛招待他們期間,副部長隨口一句:“你們能不能做一個野生動物園?”
這句話引起了蘇志剛的興趣。
那時候,國內的動物園里,動物數量少,種類少,而且都是國有的。國有動物園靠國家補貼,私人承辦,只怕會虧得連底褲都不剩。
但深圳剛開了一家野生動物園,珠玉在前,又有副部長的指點,蘇志剛心里有了想法。
“你瘋了嗎?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又要去折騰。”
妻子跟著蘇志剛吃了十幾年的苦,做酒樓的時候,和他一起洗碗到凌晨的記憶還歷歷在目。
聽到蘇志剛的想法,她哽咽了:“我只想過兩天安穩日子,為什么你就是不能安于現狀呢?”
不僅是妻子,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但他一旦認定這件事情,就會義無反顧。
蘇志剛向銀行借貸了一大筆錢,投入3個億,準備建設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在建動物園方面,蘇志剛完全是門外漢,唯一對動物的了解,恐怕也都在餐盤里。
貸款巨大,毫無經驗,這對蘇志剛來說是一場大冒險。但他依然有清晰的理念,這條理念一直貫徹到現在,影響著長隆的發展。
他說:“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憑什么國外的就一定比我們好?我們借鑒學習人家,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子,而且做得和他們一樣,甚至更好!”
他親自跑到各國的動物園考察,引進國外的動物。為了把各種罕見的珍稀動物引進中國,他包下了波音747來運輸這些動物。
不僅如此,他還請來了許多動物方面的資深專家。
在這些專家的幫助下,長隆成功繁殖白虎兩百多頭,現在已經形成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巨大白虎種群。
2006年,長隆又繁殖出全球唯一一對雙胞胎考拉,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
此外,長隆還成功接生了大熊貓三胞胎,繁育出了帝企鵝。長隆的海洋生物種類之多,使得它得到了5項吉尼斯紀錄。
因為長隆在繁殖技術和動物養育等方面上的投入,它不僅是野生動物園、游樂園,更將要為世界的動植物基因的保存做出巨大貢獻。
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大獲成功,但秉承蘇志剛一貫的思路,下一步他還要擴展市場。
2000年,他提出要建造一座大型野生動物主題酒店。
在國外實地考察,與技術人員反復交流后,一錘定音,建立了酒店、野生動物、馬戲表演娛樂于一體的大型主題樂園。
樂園體系完善,而且樂園的模式在國內前所未,馬上聲名大噪。
就在蘇志剛以為,這一步已經站穩,想要展望下一步更遠的發展時,周圍所有人擔心的風險,終于發生了。
03、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2003年的時候,誰也沒預料到一場非典會席卷全國。因為疫情的誘因是野生動物,所以面對“野生動物”主題的游樂園,人們避恐不及。
動物世界的生意頓時一落千丈。
樂園里沒有生意,但是動物的伙食費、幾千個員工的工資,各種開支每天都要照常支付。
長隆面臨巨大的危機,如果資金跟不上,很快就要倒閉。
但長隆的工程對地方在各個意義上都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地方給予了長隆一筆高額貸款,幫助蘇志剛渡過了這道難關。
2005年,已經重整旗鼓的蘇志剛,又萌生了擴展樂園的念頭。
但當時,所有人都勸他不要這樣做。因為主題公園的前期投入很高,而蘇志剛現在的資金狀況,很難面臨突發狀況。
妻子也勸他:“你賣豬肉的時候,要開酒樓,我不攔你,還陪你一起洗碗。你酒樓開成了,要辦酒店,我也陪你。后來你做了動物世界,我雖然膽戰心驚,總歸也和你一起磕磕絆絆走到現在。但是,你再去折騰,又何必呢?你折騰得動,我也要跟不動啦。”
更有專家為他分析局勢,不贊成他再辦主題樂園。
現實狀況接踵而至,當時廣州正在修建地鐵,地鐵建設時發出的噪音,嚴重影響動物世界中動物的睡眠。
蘇志剛不得不關掉動物世界。那段時間,蘇志剛受到接連的打擊,資金鏈也遇到了問題,這讓他不禁懷疑自己,不斷地想要做大做強,是不是真的貪心不足?
但冒險的勇氣與創業的野心,一直流淌在蘇志剛的血液里。
所以,頂著千萬人反對的聲音,他在動物世界的原址,建造了長隆歡樂世界。
蘇志剛思路很清晰: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不是模仿別人的成功,而是做到能做到行業標準中的最好,甚至是超越。
他不惜本金,大量投入,在長隆歡樂世界里,有全世界最刺激的項目,最先進的設備,2006年4月7日,長隆歡樂世界正式營業,大量年輕人慕名而來,流連忘返。
歡樂世界的成功,讓蘇志剛終于擺脫了之前的窘境。2007年,蘇志剛敏銳地察覺到,游樂園還有可以擴展的空間。
南方一到夏天,天氣炎熱,水上樂園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場。他馬上聘請了最好的水上樂園設計的公司,打造出了長隆水上樂園。
水上樂園的一切標準都是最好的,規模大,項目多,設備先進完善,果然再一次地大獲成功。
2018年,長隆水上樂園游客數量達274萬人次,位居全球水上樂園游客量排行榜榜首。
2019年,長隆水上樂園游客數量達301萬人次,再創新高。
長隆的成功,甚至引領了行業,掀起了一輪水上樂園的熱潮。長隆水上樂園至今仍然是一道響亮的品牌,是國內水上樂園的翹楚。
之后的蘇志剛,每一步都邁得更大,邁得更加穩健。
他的手筆一次比一次大,2014年3月29日,長隆集團首期投資300億元打造的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正式開放。
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數量首次突破1000萬,繼續上榜全球20大主題公園排行榜。
他運用單品引爆的理念,將每一個項目都做到全球最好的水平,每個項目都蓬勃發展。
在原本項目的基礎上,他又以無比敏銳的市場嗅覺,找到新的突破點,拓展新的市場,讓長隆逐漸成為一棟不可撼動的高樓。
04、千億征途長
在國內,雖然迪士尼名聲很大,入駐上海時每天十萬次的流量也引起一片嘩然,但其實長隆的游樂園早就達到了這樣的流量,只是因為低調沒有過多宣傳。
對此,蘇志剛的想法是:就像熬湯,先做出投入,再慢慢通過時間形成口碑。觀眾覺得好,認可了,自然生意就會越來越好。
他認為快樂是不分貴賤的,消費者如果從好的產品和服務中獲得了快樂,他們就會買單。
對于長隆現在不可阻擋的趨勢,還有已經穩定的千億資產,蘇志剛只是一笑而過。
他回憶他十五歲時在農村放牛的經歷:
“剛開始我和那頭牛并不熟。但日積月累,我對這頭牛好,它也開始對我好。年終的時候,這頭牛生產了一頭小牛,讓我得了十元的獎金。”
從那時起,他做所有事情都會讓自己先喜歡這件事,一旦喜歡這件事,就義無反顧,賭上一切。
就像他全心全意對牛好,最后得到了牛生產的回報一樣;他全心全意走的每一步,最后,都得到了回報。
2017年,蘇志剛當選了廣東省工商聯主席。
當選該職務以后,蘇志剛盡忠盡責發揮自己的商業才能,自己的事業也不斷擴大。
2020年,長隆被給予“廣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的稱號。
2021年7月,河南洪水的災情覆蓋全國。蘇志剛得知以后,二話不說以個人名義帶頭捐款一千萬,為河南災區的人們出力。
這兩年國內疫情猖獗,但是當提到未來的前景,蘇志剛依然充滿自信。
他說:“我們是從粵港澳大灣區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我們始終堅定發展自信、品牌自信,把穩定發展放在重要位置,扎實走好每一步,堅持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蘇志剛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商業征途也依然在繼續。
就像他說的,很多人都以為國內產業就一定不如國外,因為起步晚,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否定了這一點。
他也曾孤注一擲,幸運的是他賭贏了。
最后,是腳踏實地的品質。一味冒險,而沒有一個可靠的計劃,就像建樓沒有打牢地基,大樓難以建成。
他的長隆,花重金引進珍稀動物,又花高薪雇來專家,創造了一個個野生動物繁育的奇跡;游樂園又下血本引進最好的,最先進的游樂設施。
蘇志剛說:“長隆只要把自己的產品都做到最好,自然不愁得不到回報。”
文獻資料:
《光明日報》長隆蘇志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長隆
《廣州日報》長隆,不單是我阿蘇一人
《南方日報》蘇志剛當選廣東省工商聯主席
何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