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9月20日,大家期待多年的北京環球影城終于開業了。50元一碗的拉面,30元一杯的奶昔,好像也能吃得起,但當果殼同事想買一個氣球重溫一下童年時卻被價格狠狠勸退:“街上10元一個的氣球,環球影城竟然要賣120元,環球影城你的良心不會痛嗎?”環球
9月20日,大家期待多年的北京環球影城終于開業了。50 元一碗的拉面,30 元一杯的奶昔,好像也能吃得起,但當果殼同事想買一個氣球重溫一下童年時卻被價格狠狠勸退:“街上 10 元一個的氣球,環球影城竟然要賣 120 元,環球影城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環球影城的氣球 | 果殼同事
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從地球資源的角度來看這些氣球,120 元一只還真不算貴,甚至還顯得太便宜了——最合理的做法應該是把娛樂性氦氣球提到“買不起”的價格,要不然地球上珍貴的氦氣很快就要被這么用光了。
我們常見的氣球,如果要想在空氣中飄起來,就需要氣球里面的氣體密度比空氣更小。這樣的氣體有很多種,常見的甲烷、氨氣,密度都要小于空氣。
但是因為氣球本身也有重量,只有氣球里面的氣體密度遠遠小于空氣才可以。這樣一來,選擇就只剩下兩種,一種是氫氣,它的密度是空氣的大約 1/15,還有一種就是氦氣,它的密度大約是空氣的 1/7。
氫氣很好獲得,價格也很便宜,現在大街上流行的氣球多數都是氫氣球。可是氫氣球也有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氫氣太易燃了,而且它也是一種穿透力特別強的氣體,所以玩氫氣球的時候,碰上個電火花就可能導致劇烈燃燒甚至是爆炸。
相比于火爆的氫氣,氦氣的脾氣就太平和了,就算把它放在火上烤,也不會出現什么危險。實際上,氦氣是惰性最強的氣體之一,化學上將它和它的那些親戚們歸屬在惰性氣體之中。但也是它的這個特點,讓它成為地球上最緊缺的資源之一。
宇宙中最豐富的氦氣,卻很難搞
氫和氦,分別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二位,它們也是整個宇宙中總量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元素,在太陽系中也不例外。太陽系中的核心——太陽,以及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中,氫和氦元素的含量都非常豐富。
地球是一種巖質行星,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硅這樣的巖石。但是就算這樣,在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也還是含有很多的氦元素。可是,45 億年后的現在,地球上的氫氣依然普遍,氦氣卻很難得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氦元素太惰性了。
氫元素可以和很多元素發生反應,例如和氧元素結合成水,以海洋的形式保留在地球上,所以經過這么多年,氫元素也沒有出現短缺。
相比之下,氦元素幾乎不能和其他任何元素以化學方式結合,這導致地球上所有的氦元素都是以氦氣的形式存在。這些氣體在經過漫長的地質運動后,絕大部分都進入到大氣層中。由于氦氣的密度很小,所以它們進一步漂浮到大氣層上方,并最終從地球上逃逸,今天地球大氣中的氦氣含量只有 0.00052%,已經所剩無幾了。
(原行星盤的圖示,一旦中央的原恒星溫度足夠高,它就會開始吹散周圍較輕的元素。像木星或土星這樣的行星有足夠的引力捕捉最輕的元素,但像地球這樣質量較低的行星只能任由氦離去 | Forbes)
除了氦元素自身的特點,導致地球上天然氦氣儲量極低外,它難搞的另一個原因是開采和儲存困難。
除了地球誕生時產生的氦氣以外,我們現在可以開采到的氦氣,基本都來自一些不穩定元素的核反應。例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鈾元素,它的一些同位素可以制作原子彈或核電站燃料,它在衰變的時候就會產生α-射線,也就是氦核,隨后會轉變為氦氣。長此以往,在地殼深處,還蘊藏著一些氦氣,只要將它們開采出來就行。
但實際上,開采氦氣遠不像石油那么輕松,因為天然的氣體總是會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氦氣在其中的比例非常低。它被開采出來的時候,同時還與氮氣、甲烷等氣體混合在一起(天然氣中通常就會含有一點氦氣,天然氣也是目前開采氦氣的主要來源)。
要想得到純度較高的氦氣,就需要經過一系列操作。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利用氦氣極低的熔沸點,將氣體混合物降溫,待其他氣體全部凝結以后,剩下的氣體便是氦氣。
氦氣的儲存、回收也很困難,這也和它的特點有關。氦氣的沸點低,將其液化非常困難,所以純氦氣通常只會以高壓氣體的形式存在。一旦氦氣被使用以后,想要再回收,就沒什么好辦法了,用一點就要少一點。
氦氣,真的很難搞。
離不開的氦氣
如果只是儲量低、開采困難,氦氣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受關注,但氦氣廣泛的用途,讓它顯得更加珍貴。
氦氣是沸點最低的氣體,而且化學性質特別穩定,這就讓它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
醫院里有一種高級儀器叫核磁共振儀,它可以檢測包括腫瘤在內的一些病變,但需要有很強的磁場才能工作。現在的成熟核磁技術,是借助于超導原理實現強磁場,而超導體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下工作,這種低溫,又只有在液氦作為冷卻液時才能維持。于是,液氦就成了每一臺核磁共振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而且,由于氦氣極難保存,核磁共振儀工作一段時間后總會有一部分氦氣逸出且無法回收,這樣一來,核磁共振儀就需要時不時添加一些新的氦氣才能繼續工作。
氦氣不容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的特點,也讓它有了很多應用場合。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聽說氬弧焊這種工藝,就是利用電弧進行電焊,為了防止被焊接的金屬氧化,就需要用氬氣進行保護。氬氣和氦氣是親戚,但氦氣比氬氣更穩定,所以在一些對精度要求極高的場合,也會使用昂貴的氦氣。在芯片加工的時候,往往也會使用到氦氣。
除此以外,氦氣還可以用在潛水、安全氣囊等領域,當然,氦氣也被用在氣球里面,為人們帶來快樂。
就這樣,人類每年需要使用數億立方米的氦氣,僅中國每年大約就需要使用大約4300噸氦氣(約3200萬立方米)。但是全世界已經探明的氦氣儲量不過 73億立方米,這樣算來,全世界的氦氣大約在 20 年內就會用盡。而中國的氦氣儲量只占世界的 2% 左右,幾乎完全依賴于進口。
氦氣,實在是太珍貴了!
氦氣缺乏的未來
在短短幾十年里,我們正在耗盡地球數十億年積累下的氦氣資源。
每次用氦氣填充一個氣球,都會從地球上帶走大約 3 × 1023個氦原子,它們升上大氣層,逃脫地心引力,進入宇宙,再也不回來。
120 元一只的氦氣球,只是氦氣短缺的一個縮影。2019 年,東京迪士尼也曾宣布,因氦氣供應緊張,間歇式提供卡通畫氦氣球。
自冷戰時期開始,美國就已經注意到氦氣的重要性,并且開始戰略性地儲備氦氣,一度成為世界上氦氣儲量最大的國家。
1986 年,美國克利夫蘭有一家慈善機構突發奇想,要用放飛氦氣球的方式,提醒人們氫氣球的危險性。為了引人注目,這場氣球放飛活動最終收集到了多達 150 萬只氦氣球,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一次氦氣球放飛浪費了巨量的氦氣,而且更可笑的是,這么多氦氣球給當地的交通、商業造成了癱瘓性的破壞,甚至加拿大的航班都因這些氦氣球而不能正常起降。
沒有人知道美國浪費了多少氦氣,就像沒有人知道美國有多少儲備一樣。冷戰結束以后,全世界都向美國購買氦氣,氦氣的使用量出現了新的高峰。
很快,美國發現“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又開始對氦氣的出口進行限制,優先供應包括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內的美國機構。如此一來,美國的氦氣出口急劇下降,全世界又因此陷入了氦氣荒。
但是在這個事情上,也怨不得美國如此任性,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氦氣的絕對短缺。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給全世界帶來的改變就是盡可能不再使用氦氣。氦氣球雖然安全也好玩,但是因為氦氣供應緊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或被動地放棄氦氣球。
不僅如此,就連很多必須要使用氦氣的高科技領域,也在尋求氦氣以外的解決方案。比如液氦是核磁共振儀中的關鍵成分,現在已經出現一些有潛力的無氦技術,可以讓核磁共振儀擺脫對液氦的依賴。
對我們個人來說,面對氦氣供應緊張的局面,或許可以做到的就是從自身做起,拒絕玩耍氦氣球。這已經不再是買不買得起的問題,而是可能涉及到生死存亡。
畢竟,相比于玩不了氦氣球而哭鬧的孩子,那些因為核磁共振儀缺氦以至于無法診療的孩子要可憐得多。
作者:孫亞飛
編輯:翻翻
一個AI:120 元一個的氦氣球,你會買嗎?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系sns@guokr.com
果殼年度最大的品牌活動——第4屆#有意思博物館# 來啦!重磅活動將是一檔脫口秀“有意思破殼秀”。我們將邀請脫口秀演員、科學家和科普KOL前來。現場既有前沿領域的知識分享,也有圍繞科學話題的發散思維、即興漫談,將有趣進行到底。
“有意思破殼秀”由果殼與北京脫口秀俱樂部聯手打造。跨界的嘉賓陣容打破了科普與多個領域之間的壁壘,讓更多有趣的思想和內容“破殼”而出。
本次脫口秀由西江月主持,邀請重磅科學家盧鋆、楊宇光、汪筱林,人氣KOL顧有容、何在峰、李昂 、劉博洋 、南哲 、孫軼飛、王放 、王遠 、徐蘊蕓。(以上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明天14:30-16:00: 果殼官方快手賬號“ID:科學少女殼醬”潛入“有意思破殼秀”現場,直播科學家、科普KOL與脫口秀老炮兒的即興脫口秀!
明天20:00-21:30: 果殼視頻號直播“有意思破殼秀”,直擊科學家、科普KOL與脫口秀老炮兒即興脫口秀!
咱們線上直播不見不散!
劉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