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第一集:喝酒上臉,癌?喝酒亂性,嗯?https://www.toutiao.com/i6893720182209020429/?group_id=6893720182209020429?group_id=689372018220902042
第一集:喝酒上臉,癌?喝酒亂性,嗯?
https://www.toutiao.com/i6893720182209020429/?group_id=6893720182209020429?group_id=6893720182209020429
談了酒精進入體內后,
由乙醇脫氫酶代謝為乙醛,
然后再由乙醛脫氫酶代謝為乙酸。
一頭一尾的乙醇和乙酸都相對安全,
但中間的乙醛很危險......
第二集:你,飲酒過量了沒?
https://www.toutiao.com/i6893730047174115852/?group_id=6893730047174115852?group_id=6893730047174115852
講了酒局百態,如何判斷是否飲酒過量
這篇講酒和病的關系。
會腦損傷,心壞了,肝硬化,糖尿病,所有癌種豪華套餐
為奴吹散月邊云,
照見那負心人。
此文1500字,照片9張,曲線圖3張,手繪3張
下集講官方建議飲酒量,多少才是少喝點?
酒精本身并不是致癌物,不會引起基因突變。
真正危險的是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
乙醛能直接結合DNA,
誘發基因突變,
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把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
IARC從1971年開始就對各種各樣的致癌因素的證據進行評估,
截止至2018年的8月份已經完成了超過1000多種因素的評價。
這些評價包括了動物實驗,
還在人群當中觀察,
取得流行病學的證據,
最后綜合判斷。
其中“1類”是已經確定對人類致癌的因素。
(carcinogenic to humans)
這些因素有非常充分的人類流行病學證據和動物實驗證據證明了其致癌性。
1類:確定對人類致癌的因子
2A類:很可能
2B類:可能
3類:對人類致癌暫時無法分類的因子
4類:很可能對人類不致癌的因子
煙草、
酒精、
檳榔、
乙肝病毒(HBV)感染、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
都是1類致癌因素。
2A類:
吃紅肉、
喝65℃以上的熱飲,
加夜班,
還有敵敵畏這類殺蟲劑。
酒精是“1類”致癌物
敵敵畏是“2A類”
那么酒精致癌效果比喝殺蟲劑還強?
就先從酒精的劑量談起
什么叫少喝點?多少才叫少?
世界衛生組織將酗酒(長期大量飲酒)定義為:
男性每天飲用超過60克的純酒精,
女性每天飲用超過40克的純酒精。
純酒精:
酒精度數×酒的攝入量×0.8=純酒精量
下面這張照片,含61.1克純酒精和一個可樂。
6個青島小棕瓶,296ml一支,酒精度4.3%。
男生每天只能喝6個,
女生每天只能喝4個。
世衛組織推薦的低風險飲酒量標準:
1)每天飲酒不超過20克純酒精。
也就是青島296ml小棕瓶喝完兩個,
再吐掉一小口。
2)飲酒頻率為每周不超過5天,
即每周有2天不喝
那,
喝超規定量會怎樣?
折壽唄!
有人分組研究了喝多少對壽命的影響,示:
“喝多了”組:
40歲的飲酒者每周攝入量超350克,
預期壽命減少接近5年。
“適量喝點”組:
每周攝入200-350克,
預期壽命減少近2年。
“少喝點”組,
每周攝入100-200克,
也會對預期壽命產生影響。
每周攝入酒精超過350克,
全因死亡風險
直接一飛沖天……
每天50克酒精,
才1升啤酒,
才3.5個小棕瓶。
每天50克酒精,
才1兩多白酒,
也就是小細盅倒滿3個,
端上來都不用喝,
稍用力聞兩下,
就全沒了。
1支 330ml羅斯福10號,含30克純酒精 ,
頂
3個小棕瓶 約1000ml
羅10 酒精度11.3% 原麥汁濃度22
小棕瓶 酒精度4.3% 原麥汁濃度11
一周350克酒精,
也根本不算豪飲。
也就是
一星期里干了
10升啤酒,
或4支紅酒,
或8兩半白酒,
或3/4瓶威士忌。
下圖中總共純酒精:419.37克
8天內喝完,早掛
純酒精量(克):
小棕瓶:10.18
羅斯福10號:29.83
BIN8:87
白葡萄:105
百利甜:95.2
清酒:92.16
下圖中共含純酒精304克
6天內喝完,早掛
純酒精量(克):
黃酒:112
BIN8: 87
白葡萄:105
下圖中共含純酒精648克
13天內喝完,早掛
純酒精量(克):
野格:210
龍舌蘭:228
傲士度夫伏特加:210
下圖中共含純酒精864克
17天內喝完,早掛
純酒精量(克):
絕對伏特加:160
金酒:240
百加得朗姆酒:240
約翰走路威士忌:224
下圖中共含純酒精897.6克
18天內喝完,早掛
純酒精量(克):
響:240.8
山崎:240.8
水井坊:416
那,
什么是適度、重度,酗酒和過量飲酒?
下集聊
何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