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四川成都的烈士陵園里立著一座特殊的墓碑,墓碑上是一個年輕女孩的照片,她留著一頭干練的短發,穿著一身藍色的飛行制服,配上她陽光燦爛的笑容顯得英姿颯爽,墓碑旁放著四架戰機的飛機模型。她就是傳說中的“金孔雀”余旭。余旭是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首批女飛行
四川成都的烈士陵園里立著一座特殊的墓碑 ,墓碑上是一個年輕女孩的照片,她留著一頭干練的短發,穿著一身藍色的飛行制服 ,配上她陽光燦爛的笑容顯得英姿颯爽,墓碑旁放著四架戰機的飛機模型。
她就是傳說中的“金孔雀”余旭。
余旭是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首批女飛行員之一,更是我國第一位殲-10女飛行員。
那么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30歲未婚的她為何英年早逝?她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為她的離去哀悼惋惜呢?今天我們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這位年輕的巾幗女英雄。
余旭是四川崇州人,出生于1986年3月,是個地道的四川妹子。小時候的余旭就秉承了川妹子的大大咧咧和性格開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總是好奇地望著天空,也許那時的她就對藍天有著一種神秘的憧憬。
余旭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年也只有在過年期間才會回來,所以余旭一直以來都是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盡管作為留守兒童被留在農村,但是余旭卻從來沒有讓父母操過心,學習成績也非常不錯。
不顧反對堅持報考飛行員
高中的時候余旭突然做了一個大膽的選擇。
當時學校的告示欄里張貼了一份空軍學院招生女飛行員的告示,余旭得知后熱血沸騰,藍天白云一直是她的夢想,當上飛行員就能飛出大山,飛向藍天,一想到這她更是心潮澎湃。
于是2005年7月,余旭憑著自己對藍天的渴望,不顧阻攔堅持報名了學校的空軍招飛。
當時的班主任和家人都不太支持她,覺得她體育不好,看著也很瘦小,肯定選不上的。眾所周知,空軍的飛行員選拔是非常苛刻的,而且每年報考的人數巨多,光那一年全國就有25萬人報名參加,但是名額只有35個,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但是余旭憑借頑強的信念,突破了層層選拔,選拔期間余旭的各項指標都合格,而且成績還很突出,這讓選拔官和之前潑冷水的人都很吃驚。最終余旭成功從全國25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解放軍航空大學的學生。
但是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軍校里的“金孔雀”
入學不久,學校便組織了一場文藝晚會,大家只知道這個瘦瘦的女孩訓練成績特別棒,但是不知道余旭從小就非常喜歡跳舞,如果當初空軍落選,她可能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藝術生。于是余旭當晚便在晚會上為大家獻上了一段美妙的孔雀舞。
沒曾想平時黑黑瘦瘦的她穿上雪白孔雀裙后竟然如此驚艷,余旭也因此一舞成名。
此后,每每有文藝活動總能看見她曼妙的身影,更有人為她親切地送上了“金孔雀”的美稱。但是余旭并沒有被這鋪天蓋地的掌聲和榮譽迷了雙眼,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因為同批入學的一共有三十五人,余旭深知自己必須成為這35人中拔尖的存在才有可能飛上藍天。所以余旭比一般人更加刻苦,從五花八門的文化課到高強度的訓練,余旭幾乎沒有一刻放松下來,每天像個陀螺一樣拼命地轉。
以第一名順利畢業
當時負責余旭的教員叫王露,據她回憶那時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但是為了更好地訓練,她還是會經常安排室外長跑。
而每次3000米的項目連男生都會恐懼,只有余旭從不抱怨,每次都是第一!
此外,像固定滾筒,跳遠、越野跑、舉啞鈴等訓練,她的時間成績也是遙遙領先,甚至可以趕上部分男生的。
用余旭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看上去是很瘦小,但我從來沒感覺自己弱。”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余旭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大學順利畢業,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
大閱兵上首次完美亮相
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國都在為了祖國的建國60周年做準備。
余旭畢業的第五天就接到了一個光榮的任務,作為優秀學員一起參加建國六十周年的大閱兵儀式。一想到自己即將駕駛飛機飛過天安門頭接受來自全國人民的檢驗,余旭就激動得整晚睡不著覺,恨不得連夜爬起來訓練。
她還特地給遠在老家的外公外婆打了電話,聽到孫女這么有出息,兩位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就連從不輕易落淚的余旭也在電話這頭哭出了聲,這一路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如今得到這樣一個機會余旭是打心里高興感恩。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上百門課程的考核,余旭從眾多學員中脫穎而出,有幸擔任飛行梯隊中三中隊右二僚機。
60周年閱兵典禮這天,在眾人的期待聲中,余旭駕駛飛機穿越云海,在天安門上空與隊友完美配合,一套動作更是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而國慶60周年的閱兵表演也在全國人民的歡呼聲中圓滿落幕。這對剛剛畢業的余旭來說是一生難忘的經歷。
余旭在正式成為國內首批女飛行員后,駕駛的是由我國自主獨立研發的第三代戰斗機----殲-10戰機。
要知道這可是近幾年我國公開推出的國之重器,能夠駕駛它的可以說是真正的鳳毛麟角,而余旭作為中國首批空軍的女飛行員更是萬里挑一的存在。
代表國家參加國際表演
但是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在2015年,余旭再次參加了閱兵訓練,這次她擔任的是閱兵的地面任務,此次的余旭是為左-3位置的3號戰機備份,作為備份的飛行人員,余旭用另一種方式為2015年的國慶保駕護航。
也是在同一年,她還代表中國前往馬來西亞,參加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表演,此次進行殲擊機海外表演的還有其他四位女飛行員,她們作為巾幗英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空軍的強大和中國女性的魅力。
相比于普通戰斗機來說,空展所用的表演機對駕駛員的要求更高,尤其在操作方面,要考慮到實際操作的穩定性,與其他隊友的默契配合,既要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又要保證隊伍的整齊劃一 。
所以這就要求駕駛員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有絲毫的失誤都有可能破壞陣型,或者機毀人亡。
而余旭代表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全國各地多次執行表演任務,都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截止到2016年7月 ,余旭一共參加了大大小小37次的閱兵訓練,每一次的飛行表演背后都隱藏著飛行員們無盡的汗水與心酸。她們一遍又一遍地刻苦練習,就是為了在正式表演的時候能以高質量高水準的技術水平完成自己的任務,她們做到了。
2016年11月珠海舉辦飛行航展,余旭駕駛著殲-10戰機,在美麗的藍天完成了盤旋,筋斗,俯沖和拉花等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20多分鐘的表演時間里全程高能,整齊劃一,讓在場的人歡呼雀躍,余旭和她的殲-10戰機也因此登上了全球新聞,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關注。
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次的航展也成了余旭最后一次公開亮相。
金孔雀隕落
2016年11月12日,河北唐山上空晴空萬里,余旭和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隊友正在進行日常飛行訓練。因為平時常有國家飛行隊的學員在這一帶進行訓練,所以當地居民對頭頂上呼嘯而過的戰斗機已經見怪不怪了。
那天負責飛行任務的是余旭和另一位男飛行員,當時他們駕駛的殲-10戰機正在空中做橫向翻滾,可是意外卻發生了,兩架飛機發生了碰撞,盡管兩人極力控制,但是戰機還是因為失控產生了墜落,沖向玉田縣的一個村莊。
余旭與隊友當機立斷準備跳機自救,可是糟糕的是余旭的降落傘卻在空中彈射失敗 ,降落傘無法打開,余旭就這樣直直地從高空落下。
過了好一會兒,居民才發現天上的兩架飛機越來越不對勁,好像掉下來了一樣 。不僅如此,飛機上還分別掉下來了兩個小黑點。
沒多久,飛機殘骸沖擊地面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將地上砸出了一個數米深的大坑,嚇得周圍的居民紛紛跑去圍觀。
救援人員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趕往了事故現場,余旭的搭檔正躺在地上,盡管有降落傘的緩沖,但是飛行員的身上還是多處擦傷,救援人員抓緊將他送去了醫院,幸運的是因為救治及時,男飛行員活了下來。
可余旭就沒這么幸運了,因為她降落傘打開失敗,在救援人員趕到時,年僅30歲的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就在前幾天祖國剛剛度過了她67歲的生日,余旭還通過互聯網賬號,向祖國母親獻上了67歲華誕快樂的祝福,并致敬中國空軍。
白發人送黑發人
那天下午,航空部隊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余旭的家中,但是考慮到兩位老人年紀比較大,怕他們一時接受不了,于是工作人員并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女兒已經死亡,只是說余旭在訓練中出來一些事故,受傷住院。
二老是在到達北京后,才知道女兒已經犧牲了 ,在醫院的長廊里余旭的父母泣不成聲,悲痛欲絕。面對余旭的突然離世,余旭的母親久久不能釋懷。
在母親眼中,余旭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她第一次親自在現場看余旭的飛行展 ,是2014年11月,在珠海。那時,眼看女兒已經28歲了,可是還沒有成家,便勸她轉業。可是余旭堅持呆在部隊,她說自己穿上軍裝的那一刻就注定屬于藍天。
余旭隕命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 ,舉國悲痛,更是牽動了軍中無數人的心 ,這只美麗的“金孔雀”將整個青春,都獻給了中國的飛行事業。
鮮花滿屋,致敬英雄
部隊領導和兩位老人商量后,決定將她的遺體送到天津火化并進行告別儀式。
葬禮上,花圈與橫幅布滿整個大廳,余旭的父親抱著女兒的遺像一直低頭不語,母親則因為傷心過度幾度摔倒在地,無數前來悼念的人看到這一目都是心痛不已,大家無不為余旭的離世感到痛心。
余旭的遺體此時就靜靜地躺在披著五星紅旗的棺槨里 ,以往翩翩起舞的“金孔雀”如今像睡著了一樣。余旭的生命永遠停在了30歲,她的軍旅生涯也定格在了她入營的第11年。
2017年11月3日,余旭烈士的名字被永久地刻在空軍英烈墻上。
36萬人送別“金孔雀”
據說當天前往殯儀館送行的人接近36萬。余旭的外公外婆由于年邁腿腳不便不能下樓,于是靈車在外公外婆的居民樓下停了片刻,鳴笛三聲 ,聲音響徹天津街道的上空,甚至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哀傷。
大家用這種方式讓外公外婆和余旭作最后的告別。隨后,她的骨灰由專人陪同運回崇州老家。
2016年11月18日,四川人民的心情如同那天的天氣一般陰沉沉的,淅淅瀝瀝的小雨打濕了道路,也淋濕了人們的心。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內外,早早地聚集了許多人,他們手持鮮花站在道路兩旁,大家都是自發過來接余旭回家的,有心的群眾還制作了橫幅,上面寫著 :“崇州好女兒,我們接你回家了” 。
創建“余旭”獎學金
崇慶中學作為余旭的母校,得知這一消息后,也在第一時間在升旗儀式上為余旭組織了悼念儀式。
校長何黎在主席臺上帶領默哀致辭,并向全校師生介紹了余旭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希望學校的學弟學妹們都能向余旭學習,以她為榜樣秉承余旭的意志,將來也能成為國家的棟梁,為祖國的藍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珠海青年攝影協會也積極牽頭與余旭的母校聯合努力,希望能夠以“余旭”的名義籌備一個獎學金項目,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紀念著余旭,讓余旭可以換一種形式活在每個人的心中。
余旭雖然永遠的離開了,但是她的英雄事跡將永遠流傳在祖國大地,最美的“金孔雀”最強女飛行員的榮譽也將永遠閃耀。
陳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