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據國際堅果及干果協會統計,中國是第二大松子仁消費國。眼下,正是東北松子采摘的季節。和往年價格的平穩運行不同,今年的松子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最高收購價每斤能達到30元左右。吉林省梅河口市是亞洲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在這里,采塔人和收購商都在忙著交易
據國際堅果及干果協會統計,中國是第二大松子仁消費國。眼下,正是東北松子采摘的季節。和往年價格的平穩運行不同,今年的松子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最高收購價每斤能達到30元左右。吉林省梅河口市是亞洲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在這里,采塔人和收購商都在忙著交易。
從8月份開始,吉林梅河口當地的松子采購商王斌,就住到了山里,以便第一時間拿到貨源。王斌說:“9月初的時候,松塔的收購價格每斤還在5、6元錢左右,現在基本都達到了11元錢,一般三斤松塔能出一斤松子。這幾年收購就是有點困難,因為收購的家數也多,都在搶,一搶價格就抬起來了。”盡管他已經囤了2000噸的松子,但眼下還缺3000噸左右的貨源,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據了解,梅河口市松子年產量可達10萬噸左右,占全國產量的80%。近年來,市場消費量的增長使得當地產量不能滿足收購商的需求,因此收購商開始面向云南、山西等地,以及朝鮮、俄羅斯、蒙古等國進行松子采購。此外,由于可供采塔的紅松樹高達20米以上,采塔人工成本較高,現在打一袋松塔的人工費要200元左右,所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的松子收購價創了歷史新高。
松子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
除了國內需求增加、人工成本上升之外,國外運輸受限、海運成本居高不下也助推了松子價格上漲。
吉林梅河口的一家松子加工廠的負責人潘明亮介紹,他的企業自2017年投產以來,主要以進口松子為原料,在國內加工后再出口外銷。但今年海運費用增長了7倍,匯率損失7%,使得運營成本直線上升,原本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開始考慮轉軌。松子內銷的占比,從原來的10%左右,到現在接近40%。
據了解,吉林梅河口年加工松子能力可達15萬噸,約占全國產量的80%及全球產量的60%。原材料有一半來自國內,一半來自進口。但近幾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原材料的國外采購受限,且運輸成本成倍增長,這使得不少出口加工企業開始轉向國內市場。往年,在潘明亮的松子加工廠,每天能有5、6車國外松子進廠,大概有一百多噸。潘明亮說:“這幾年疫情的影響,進貨渠道不暢通,現在來貨量比較少,松子價格漲得也挺高,現在合人民幣15萬一噸,幾年前也就6萬一噸。”
干果企業薄利銷售 松子供需缺口加大
原材料的短缺加劇了松子價格的上漲,這也使得下游的干果企業利潤承壓。在北京的一家干果企業,目前基本可以滿足市場的供貨需求,但負責人顧慮的是:原材料采購價格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為了不影響消費者復購率,他們不能輕易漲價,只能壓縮企業利潤,還有一些企業通過加大采購一些毛利相對較高的原材料來維持利潤平衡。該企業供應鏈總監陳輝介紹:“往年我們的毛利率在35%,今年也就在25%左右,因為松子前端消費價格提不上來,源頭漲價了,對企業來說就基本沒有什么利潤了,所以薄利推出松子產品。”
從2019年開始,我國松子市場就出現較大的產需缺口,2021年我國的松子產量達到75000噸,但市場需求量卻達到110000噸,產需缺口超30%。為了應對產需缺口,我國松子主產區也開始加大種植面積。
編輯:文捷
劉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