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敷爾佳、創??档截浟?,要的私聊!”時隔一周,姚洋再次在群里發起了團購。一盒裝有5片面膜,她的價格,比旗艦店里便宜不少。幾乎是一呼百應,接下來,她的手機滴滴滴響個不停,“全都是要面膜的,很多人都是五盒、十盒地拿,還有的直接買一箱?!币ρ笫欠?/p>
“敷爾佳、創??档截浟?,要的私聊!”
時隔一周,姚洋再次在群里發起了團購。一盒裝有5片面膜,她的價格,比旗艦店里便宜不少。
幾乎是一呼百應,接下來,她的手機滴滴滴響個不停,“全都是要面膜的,很多人都是五盒、十盒地拿,還有的直接買一箱。”
姚洋是敷爾佳龐大的微商系統里,最末梢的一環。幾年前,朋友圈有敷爾佳的代理在發展下線,她花了100多元拿貨,成了自己也不清楚是第幾級的代理。
每個月,姚洋要賣上萬盒醫用面膜,還經常缺貨?!昂觅u,復購率高,幾乎不愁銷量?!?/p>
在淘寶賣進口化妝品的施葉,也有此感。去年,他拿到了敷爾佳、創福康的分銷權,醫用面膜,成了他店里為數不多的國貨?,F在,這個品類每個月為他帶來幾萬元的利潤。
盡管幾個月前,械字號化妝品正式被叫停,醫用面膜也不能被稱為“醫用面膜”。但普通消費者,似乎并不在意這場風波,醫用面膜的熱度絲毫不減。
醫用面膜到底有多火
早幾年,韓國化妝品風靡一時,施葉辭掉工作,每月拉著兩只28寸大行李箱,往返中韓做韓國代購。“每次飛,大半個機艙都是代購。”化妝品塞滿箱子,最多的是一片片被他拆掉盒子的韓國面膜。先是可萊絲、美迪惠爾,后來又是春雨、SNP。
跑了幾年,施葉在武漢老家買了一套房。2018年的電商法出臺后,他辦了中韓兩地的營業執照,逐漸把朋友圈的顧客導流到淘寶店。
也是這期間,時不時來幾個人問:“有沒有敷爾佳?”“有沒有可復美?”
這幾個牌子都是國貨,打的就是醫用面膜的概念。一開始施葉不想上,但架不住越來越多人點單,他只能找地方進貨。那時候線上代理權不好拿,施葉從線下代理商處進貨,也不敢寫品牌名字。他把所有醫用面膜匯集在一個鏈接里,再用品牌的字母代替,或故意寫錯品牌名中的一個字。
不少賣家和施葉一樣,在沒有拿到品牌分銷權前,都用這個隱秘的操作。但并不妨礙這個鏈接越賣越火?!爸灰荒?,這個鏈接竄到了店里的銷量榜首。”
偷偷摸摸地賣了幾年,敷爾佳、可復美的代理商找上門了,要授權給施葉分銷權。現在,他在詳情頁貼上分銷證明,每個月賣掉幾萬盒醫用面膜。最火的是可復美、敷爾佳、創??颠@三個被稱為“醫用面膜三巨頭”的品牌。
姚洋賣醫用面膜,最開始是想自用。她每個月都要去美容院做光子嫩膚,或者水光針。醫生告訴她,做完項目要敷一個星期的醫用面膜。
她加了很多醫美愛好者的群,才發現醫用面膜“真的好火”。
“滿世界都是敷爾佳、可復美。還有一堆沒聽過的牌子?!遍_始做微商后,姚洋不再使用大眾面膜品牌,她嘗試過5-6種醫用面膜品牌,“三金、芙清、綻妍……只要打著醫用面膜的旗號,就沒有賣不出去的。”
醫用面膜的火,不是悶聲不響的。習慣使用面膜的人或許記得,2017年,一篇測評醫用面膜的種草筆記,在小紅書被評論了上千次。筆記羅列了20多個醫用面膜品牌,詳細介紹了產品功能和適用膚質。
接著,更多達人、女明星開始推廣醫用面膜。
有數據顯示,2019年這類面膜的消費量就已經達到3.4億片,銷售額超過50億元,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超40%。
據更美APP數據,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為1975億元。凡是做過醫美項目的人,都逃不開醫用面膜。
今年年初,創福康的母公司廣州創爾生物宣布沖擊科創板,招股書顯示,公司綜合毛利率達82.51%,這比號稱“護膚界茅臺”的玻尿酸行業,平均78.18%的毛利率還高。
野蠻生長
嚴格來說,醫用面膜屬于醫療器械的范疇,是“械”字號產品,介于藥品和護膚品之間。而平時,大家使用的SK-II前男友面膜,一葉子補水面膜,都是“妝”字號,是化妝品。
也只有具有醫療背景的企業,才能生產械字號產品。起初,醫用面膜研發出來,都是給醫院、藥店供貨,宣傳“成份簡單”、“不含防腐劑”、“敏感肌膚救星”,作用是修復瘡口、給皮膚物理降溫。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專業”,姚洋跟每個詢問貨源的人,都說“產品來自醫療器械機構”。這種背書讓醫美面膜幾乎無往不利。
可復美背后是西安巨子生物。其創始人之一馬曉軒透露,每年,可復美要在院線賣七、八百萬盒面膜。他還記得,2011年,可復美剛上市后,在醫院渠道,“明顯比化妝品店要好推廣?!?/p>
過了幾年,馬曉軒發現,自家的產品,出現在了很多淘寶店里,“朋友圈微商也在賣我們的產品?!钡莻€時候,可復美并沒有開拓除了醫院以外的渠道。
一個醫院皮膚科醫生告訴馬曉軒,消費者要復購,必須跑回醫院面診,像開藥一樣開面膜單子。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代購,這也是可復美的產品,在馬曉軒不知道的情況下,流入其他渠道的原因。
于是,2015年,馬曉軒把可復美搬到了天貓和阿里健康大藥房。如今,可復美店內銷量最高的涂抹面膜,月銷8萬加。
敷爾佳品牌渠道負責人韓金平也說,敷爾佳是從醫院渠道起家的。2015年,黑龍江省華信藥業有限公司委托哈爾濱三聯藥業,生產敷爾佳面膜,為了迎合醫美市場,其中一個品牌系列,干脆取名“敷爾佳1美”。
風有刮起來的陣勢,拿扇子的人就多了。不少定位敏感肌的化妝品品牌,開始推出“械”字號面膜,例如薇諾娜、玉澤。
醫院也開始研發面膜,例如被形容“掛號掛到哭”的上海九院、第四軍醫大學、四川華西醫院;已有院線面膜的企業,就拓展線上,開淘寶、天貓店,例如芙清、可孚;甚至還有為了推面膜而成立的醫療器械公司,例如2019年成立的成都綻妍、廣州斐思妮,2020年成立的煙臺怡可佳。
圖片來源:網絡
像薇諾娜前些年,不斷在強調“敏感肌”這個概念一樣,醫療企業也在瘋狂宣傳“修復敏感肌”這個概念。然而,上海某面膜ODM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我,“敏感肌”這個詞本來就是被“制造”出來的,概念是否真的存在,也有待考證。
洗牌
采訪時,馬曉軒幾次提醒,“可復美的械字號產品,是醫用液體敷料,不能寫成醫用面膜。”
盡管普通消費者對可復美的印象,仍然是醫用面膜,但馬曉軒不想“踩線”。去年年初,醫用面膜的風勢正猛時,國家藥監局發布了一篇文章,給蒙眼狂奔的醫用面膜行業,敲了一記警鐘。
文章提醒了兩點:1.不存在所謂的“械字號面膜”;2.妝字號面膜,不能稱為“醫學護膚品”。
意思是,如果你的產品是“械”字號,就不能用面膜這個概念,不能宣稱含有“美白”、“保健”等詞語。
如果產品是“妝”字號,就不能宣稱自己有醫療作用,比如薇諾娜曾大肆宣揚的“藥妝”概念,敷爾佳、創爾康、可復美等品牌,也不能說自己的產品是醫用面膜。
如今在淘寶搜索“醫美面膜”,出來的產品標題中,都會用其他說法代替這個概念。
同年8月,上述那位上海面膜ODM公司負責人在朋友圈說:“正在生產的械字號面膜,被政府叫停了。”之后,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指定了“械”字號的游戲規則。意思是,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不能暗示或明示自己是“面膜”,且要提交產品所有的添加成分及含量信息。
廣州、珠海等城市,也在今年陸續出臺了類似的規定。
馬曉軒覺得這是好事。“大家在同一個賽道上,總有些不守規矩的,可能會壞了整場比賽。”他認為,法規出臺禁止“械”字號面膜,是在規范市場。
“法規沒出臺之前,‘械‘字號敷貼,屬于醫療器械,不用標明成分。”這給了很多品牌打擦邊球的機會。
姚洋去年試過一款醫用敷料,備案“械”字號。用了幾天,臉開始泛紅,發癢,停用之后幾天便好了。她本想,自己用了覺得好,就開始在朋友圈賣,后來也算了。“沒有成分表,人家說是醫用的,你也無法反駁。”
近兩個月,不少媒體都在報道,“械字號化妝品要涼涼了?!币ρ箨P注了這場風波,但她并不在意,“銷量很正常?!?/p>
消費者已經被教育成功了,提起敷爾佳、可復美,大家仍會給其定位成“醫用面膜”,而不是拗口的“醫用冷敷貼”;姚洋、施葉在賣貨的時候,也會使用“醫用面膜”這個詞;小紅書、B站、微博等平臺,醫用面膜的推薦帖子也沒有減少。
但品牌不能這么馬馬虎虎。前不久,在杭州一次化妝品展覽上,敷爾佳帶來了不少新品,皆是新推出的“妝”字號產品,包括面膜,化妝水等護膚品。原來包裝上的醫用面膜稱號,消失不見。
來自廣州的博康也在內部整頓,換掉醫用面膜稱呼,改用醫用皮膚修復貼,醫用修復輔料等稱號。
從診室到電商
如今,姚洋桌上的日韓面膜,已被醫用面膜代替,她也決定,不再使用普通的面膜了。這是很多使用過醫用面膜的人,共同的心態。
品牌也在奮起直追。馬曉軒透露,如今,淘寶、天貓平臺的銷量,已占品牌總銷量的30%以上。
這幾年,他感覺自己“被推出了實驗室”,從一個研發人員,變成了創業者。渠道、價格的混亂狀態讓馬曉軒頭疼,自2015年開天貓店后,可復美就在不遺余力地“控價”。
和所有渠道約定好單品的價格表,成立自己的網監部,監督線上渠道是否存在低價競爭現象。“有自己的系統,就算有賣家凌晨2點偷偷改價,我們也能發現。”
從診室到零售市場,醫用面膜也必須適應消費端的玩法。醫用面膜是最早走進直播間的“醫美產品”。
早在2019年,李佳琪就在直播間里推廣過敷爾佳,一晚賣掉了25萬片。薇婭直播時,4萬盒敷爾佳面膜秒沒。
雪梨三個月前開過一場醫美專場直播,一個晚上賣了1.82億元。在點淘APP可見,越來越多主播在開設醫美專場。
可復美也進過李佳琪、薇婭直播間,馬曉軒透露,可復美正在形成完整的營銷-銷售鏈路:通過微博、B站、小紅書等平臺上的美妝類博主,比如“可樂姐”、“唐心蛋”這樣有專業人設的紅人進行種草,“傳遞品牌的心智”;同時在直播平臺讓主播帶貨起量;進而在品牌店沉淀粉絲。
馬曉軒將醫用面膜歸類為“功能性護膚品”,政府出面監管,則是一個信號:“未來幾年,功能性護膚行業,將高速發展的信號?!?/p>
注:文中為方便理解,醫用面膜即指代醫用冷敷貼
何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