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幾年農村發展很快,農民的收益提高了不少,很多農民都能做到年入幾萬塊錢,雖然相比前幾年高了很多,但是現在的物價上漲也是非常厲害,最典型的就是最近幾個月的肉價,豬肉價格普遍上漲到了30元一斤,牛肉和羊肉也到了40多元一斤,再加上子女結婚、買房
近幾年農村發展很快,農民的收益提高了不少,很多農民都能做到年入幾萬塊錢,雖然相比前幾年高了很多,但是現在的物價上漲也是非常厲害,最典型的就是最近幾個月的肉價,豬肉價格普遍上漲到了30元一斤,牛肉和羊肉也到了40多元一斤,再加上子女結婚、買房、買車、父母養老等的開支,這幾萬塊錢也不太夠看,農民也都抱怨生活很難。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其實農村賺錢的方法很多,甚至可以說遍地是寶,老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不就有農民找到了新的商機,利用農村隨處可見的雞糞+泥巴+鋸末,就做到了年入20萬。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雞糞家家戶戶都有,泥巴在農村隨處可見,鋸末也是幾毛錢就能買到,怎么能做到年入20萬的呢,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做到這一點的居然還是一名女性,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做到這一點的農民名叫陳燕,早些年跟著同鄉一起進城打過工,在餐館里做過服務員、也擺過地攤,雖然沒賺到大錢,但是也攢下了一點積蓄。后來隨著自己歲數大了,農村的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顧,再加上自己家所在的郊區劃入了新的規劃范圍里面,陳燕也就離開了市里返回了自己位于郊區的老家,趁著規劃的機會就租了一個門面房,做起了賣盆景的生意。
因為自己剛起步對盆景了解的也不多,生意并不是很好,每天的收入也只夠維持基本開支,直到有一次一位園林公司的采購經理找到了陳燕,因為聽說陳燕以前的農民就像她打聽嫩那個不能給自己搞一些農村的泥巴,自己公司做綠化要用到,當時的價格并不便宜,客戶一袋7公斤開價是5塊錢。陳燕跑到農村的親戚那搞到了3000袋泥土回來,一單直接賺了一萬多塊錢,從這里陳燕就看到了泥巴的商機。
后來陳燕通過自己一個大學教授的同學打聽到了養花腐殖土的配方,就是用雞糞、泥巴和鋸末按照1:3:6的比例配比,然后經過簡單的發酵就成了深受城里人喜歡的養花腐殖土。因為這些原材料在農村都很容易買到,所以原材料的成本并不高,一斤腐殖土加工好后的成本約6毛錢,陳燕一袋裝7斤,利潤在1塊錢左右。看起來一袋一塊錢的利潤并不高,但是陳燕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家產品進行了分類,再加上同花圃、房地產開發商等的合作,一年的銷售量達到了30萬袋,減去各種開支陳燕去年一年的收入就達到了20萬。
農民如何在家自制腐殖土?
其實腐殖土的制作并不復雜,農民完全可以在家自制腐殖土。具體做法:將采集泥巴(以一斤泥巴為例)中的雜質去除,然后向其中加入3兩紅糖制成的紅糖水,粉碎的甘草、秸稈、米糠以及酵母粉并攪拌均勻,泥土手握可以成型但是又不能擠出水分即可。然后在加入3兩家畜干糞,攪拌均勻后用塑料袋包扎發酵,發酵到混合物沒有臭味,腐殖土就制成了。
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