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什么大人們看不見龍貓?《龍貓》背后的故事,其實一點都不快樂。今天我們來復盤1988年的《龍貓》龍貓推薦指數:★★★★★懸疑指數:★★★視覺指數:★★★★劇情指數:★★★影片開頭,爸爸帶著小月和小梅姐妹倆搬到鄉下,他們一路歡聲笑語,入鄉隨俗
為什么大人們看不見龍貓?《龍貓》背后的故事,其實一點都不快樂。今天我們來復盤1988年的《龍貓》
龍貓
推薦指數:★★★★★
懸疑指數:★★★
視覺指數:★★★★
劇情指數:★★★
影片開頭,爸爸帶著小月和小梅姐妹倆搬到鄉下,他們一路歡聲笑語,入鄉隨俗,很快找到了新的朋友,融入了新的環境。
后來兩個小女生發現了神奇的龍貓,有了龍貓的陪伴,她們的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驚喜不斷。
一首輕松悅耳的主題曲——《多多洛》,不知成為了多少人快樂的源泉。
初看《龍貓》,很容易就會被動畫中一家人簡單快樂的生活所感染,甚至羨慕這樣簡單的生活方式。
《龍貓》背后的故事并不快樂
但是,如果我們褪去動畫片天真爛漫的濾鏡,藏在背后的,卻是一個為生活所迫的家庭。
他們從遙遠的地方搬來鄉村,電影沒有交代原因,但從他們搬進的那間立柱都已腐爛,所有人都認為是鬼屋的舊房子可以看出,他們一定是有著自己的迫不得已。
搬家時,是開車來的,但是父親上班時卻是乘坐公共汽車,說明車也是別人的。
需要給醫院回電話的時候,他們家里沒有電話。還必須大老遠跑到別人家里借用電話。
種種細節告訴我們,主人公一家的生活并不算富裕。
小女孩們的母親并沒有和她們住在一起,后來知道,母親是得病住進了醫院。病得嚴不嚴重,電影里同樣沒有明確的描述,但從母親住院時間的長度,以及得了“感冒”就不得不留院的慎重,可以猜測,一定不會是什么小病。
所以事實的真相是,母親的病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所以他們賣掉了原來的房子,搬到鄉下,用來支付高昂的醫藥費,父親不得不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寫作給報社投稿,但依然還是入不敷出。母親住院的七國山醫院在日本有真實的原型,八九十年代,專門收治結核病病人
當時結核病的死亡率非常高,聯想到電影最后那支寫著給媽媽的玉米,不禁讓人感到有些心酸。
要是把動畫中一家人這樣的生活復刻到我們自己的身上,恐怕就很難將其與“快樂”二字關聯到一起了。
所以,半只貓認為,主人公的生活,并沒有我們看上去的那樣輕松。《龍貓》的故事,并不是一個關于快樂生活的簡單故事。
只是主人公一家的處事態度,讓我們完全忽略了生活殘酷的原色。
電影里的爸爸真的很難得
在這樣千瘡百孔的生活之下,要問哪一個角色最讓我動容,我會選平平無奇的父親。雖然電影大多數的戲份都給到了姐妹倆,但是半只貓認為,父親才是電影真正的靈魂人物,因為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當孩子們說房子里有黑煤球一樣的怪東西時。父親沒有直接否定姐妹倆,反而順著他們的話說,那可能是“灰塵精靈”。
所有人都認為一家人搬進的是鬼屋,父親卻說他從小就夢想著要住鬼屋,開心都來不及。
晚上狂風大作,感覺要把屋頂都掀翻的時候,父親卻帶著姐妹倆哈哈大笑,說這樣可以趕走所有的害怕。
當小女兒跟父親說她看見了龍貓,父親默認龍貓的存在,一路跟著她的腳步去尋找,即便最終沒有親眼看到,還是說那是森林的主人,要運氣夠好才能看得到。
對成年人來說十分幼稚的事情,父親從不一句話否定,而是認真對待。甚至會順著孩子們的思路走下去。
生活不易,父親卻把每件不足為奇的小事,都轉化成孩子們的甜蜜趣事。
哪怕只是找到上二樓的通道,父親都想辦法讓它成為一場妙趣橫生的探索之旅。
因為有了如此樂觀開明的父親,才保持了孩子們在這個殘酷世界里天真的好奇心。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們能夠樂在其中,是因為父母也可以樂在其中。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影視作品里很少可以看到“真實的孩子”。
真人版電影里,能夠出演的小演員本就已經是人精了,他們呈現的并不是他們的自我,而是表演。
動畫作品里,幾乎都會將孩子刻畫得超越自己的年齡,十二三歲就要背負起拯救別人的使命。
這似乎是影視作品的通病——少不經事的孩子總是擁有一副大人的模樣。
但《龍貓》里的孩子。卻是我看過的影視作品中最真實的孩子。她們活潑,她們任性,她們大呼小叫,她們放肆奔跑,她們時而不懂事,她們時而又特別懂事。她們都擁有無拘無束的想象力。
她們的樣子,我總認為就是孩子們應該有的樣子——快樂的樣子。
孩子可以有很多種長大的方式,你可以讓他們在“否定”中長大,也可以讓他們在“肯定”中長大。
一個成年人用自己的“懂”,去否定孩子們的“不懂”,太簡單不過了,難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懂”,去肯定孩子們的“不懂”。
有一個公益廣告,一位老人指著地上的麻雀,問身邊的兒子,那是什么。兒子回答麻雀,老人點點頭。
過了一會兒。老人又問兒子,那是什么,兒子回答麻雀。沒過多久,老人又問了相同的問題,兒子有些不耐煩地回答了老人。直到老人把同樣的問題問到了第五遍,兒子終于忍無可忍地爆發了,麻雀,麻雀,麻雀,我說了多少次了,是麻雀。結果老人默默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曾經有一個小男孩,問了我十遍麻雀是什么,每次我都回答了他。此時,兒子抱住老人泣不成聲。
生活并不簡單,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但是快樂,從來不是別人給與的,也不是物質世界能夠左右的,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快樂的種子,我們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學會讓這顆種子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而《龍貓》,仿佛就是一部父母帶孩子的教科書,在這里,你我都見到了讓快樂茁壯成長的方法。
影迷作業
那么,你覺得為什么大人們看不見龍貓呢?
王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