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金秋十月,荊楚大地稻喜看菽千重浪。在全國藥材大縣黃岡市蘄春縣,鄉親正在忙著收割當地一種神奇的中藥材,走到田間,就會聞到一陣很清新的藥香味,一位鄉親說她收割的是一種紫色的中藥材,葉子可以做菜,稈子可以做中藥材。鄉親口里說的能做菜能入藥的藥材就
金秋十月,荊楚大地稻喜看菽千重浪。在全國藥材大縣黃岡市蘄春縣,鄉親正在忙著收割當地一種神奇的中藥材,走到田間,就會聞到一陣很清新的藥香味,一位鄉親說她收割的是一種紫色的中藥材,葉子可以做菜,稈子可以做中藥材。
鄉親口里說的能做菜能入藥的藥材就是紫蘇。紫蘇原產于中國,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大多呈紫色,在我國被廣泛種植,每年10月份開始,華中一帶的紫蘇就陸續進入收獲期。
村民說之前是收葉子,現在是收桿子,一天能收一天四五百斤。紫蘇在我國種植有2000年歷史,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許多國家還開發出了食用油、藥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黃岡市蘄春縣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經理 鄧斌:紫蘇全身是寶,紫蘇葉、根莖、種子都是藥材,像什么小的傷風感冒都是拿來泡水喝。
黃岡市蘄春縣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銷售經理 鄧杰:一般的房前屋后都會種一些,做菜的時候調味,比如燒魚,去腥味。
蘄春縣是醫圣李時珍的故鄉,也是全國有名的中藥材大縣。在當地,除了馳名中外的蘄艾,紫蘇也是一味道地藥材。因其莖稈粗壯,身高可達2米左右,藥農在采收的時候,不得不動用劈柴刀。
黃岡市蘄春縣獅子鎮花園村 村民 汪東陽:它的稈子比較粗,長得又高,鐮刀沒有效率要是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割一千多斤左右,一天可以掙一百五六十塊錢。
今年是鄧斌的合作社頭一次種植紫蘇,由于前期管理到位,150畝紫蘇是豐收在望。
黃岡市蘄春縣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經理 鄧斌:葉子可以采個400多斤干貨,它的紫蘇梗可以產個600多斤干貨,紫蘇籽可以產個100多斤干貨,總產量是1100多斤。
而讓大伙更高興的是,眼下市面上紫蘇的收購價也相當理想,按照目前的行情,今年的紫蘇綜合效益很可觀。
黃岡市蘄春縣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銷售經理 鄧杰:根據目前市場行情,紫蘇葉子大概能賣到10塊錢一斤,紫蘇籽能賣到6塊錢一斤,紫蘇梗差不多賣到3塊錢一斤。差不多一畝可以賣到6400塊錢,預計每畝的純收益3000多塊錢的樣子。
建扶貧車間藥材初加工 帶動240戶村民增收
紫蘇豐收,不僅產量和質量不錯,價格也很理想。為了讓紫蘇種得好,也要賣得好,鄧斌的合作社還在種植基地附近建立了扶貧車間,對藥材進行初加工。紫蘇收割后,藥農們現場打捆,運到扶貧車間,然后由專門的村民負責喂入斜片機進行切片。切割成兩到五毫米的斜片曬干之后,經過風機一吹,葉子會被吹掉只剩下梗子。切割分離后的紫蘇經過充分暴曬成為初級干藥材,然后被分類裝袋,直接銷往市場。合作社預計今年產量有80多噸。
目前,合作社初加工后的紫蘇以中藥材市場為主,主要銷往一些大型藥企和藥酒廠。
黃岡市蘄春縣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銷售經理 鄧杰:目前紫蘇的銷路沒有問題,紫蘇葉銷往我們本地的一個醫藥集團,紫蘇梗主要賣到黃石一個制酒企業,紫蘇籽主要銷到紫蘇油廠。
通過建立扶貧車間進行藥材加工,合作社吸納了27個貧困戶常年在這里就業務工,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掙票子。除此之外,合作社還帶動周邊3個村240戶村民發展紫蘇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到了500多畝。
黃岡市蘄春縣獅子鎮南渠沖村 村民 何云華:紫蘇基地是村里面主導種植的,今年效益非常好,每畝可達到5000塊錢的收入。
對于村民種植的紫蘇,由合作社進行統一回收,解決了種植戶們的后顧之憂。接下來,合作社還計劃通過示范輻射,帶動更多村民種植紫蘇增收致富。
黃岡市蘄春縣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經理 鄧斌:把我們的現有的150畝紫蘇基地作為一個示范基地,然后通過培訓當地的一個百姓,來種植紫蘇,計劃帶動1000畝。
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