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章的開頭,讓我們先來看一組天文數字:2013年,一筒百年陳的福元昌老茶,在北京嘉德拍賣出1035萬人民幣的天價,這是第一筒破千萬的普洱茶。2018年,一筒七片的藍票宋聘號,在東京中央香港拍賣會拍出1332.8萬港幣,相當于三輛法拉利488
文章的開頭,讓我們先來看一組天文數字:
2013 年,一筒百年陳的福元昌老茶,在北京嘉德拍賣出 1035 萬人民幣的天價,這是第一筒破千萬的普洱茶。
2018年,一筒七片的藍票宋聘號,在東京中央香港拍賣會拍出1332.8 萬港幣,相當于三輛法拉利488 Pista超跑;
2019 年5月27日的《一期一會聽茶聞香》專場上,一筒1920 年的紫票福元昌號,最終以 26,320,000 港幣成交,再次刷新記錄,成為了有史以來最貴的普洱,沒有之一!
為什么普洱老茶能賣這么貴?這些茶的價值真的有那么高嗎?那今天陸離就來好好講講普洱茶的投資收藏屬性。
漲了800倍的普洱冰島古樹茶
品飲者對普洱品質追求永無止境
不管什么茶,歸根結底都是用來品飲的,哪怕是價比黃金的普洱老茶,雖然上面的3款普洱老茶的價格已經突破天際,但還是有人愿意去消費,這體現了普洱茶的一個特點:
從奢入儉難,從儉入奢易。迷戀上普洱茶的人,對品質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陸離在剛入門時,覺得幾百的口糧茶就挺不錯,但當有茶友請陸離喝了上萬的好茶后,之前的口糧茶就有些難以入口了。
消費這些天價普洱的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本來就是資深普洱茶人,因為個人興趣,在普洱茶名聲不顯之前,就在飲用和收藏普洱。
這些人經過十幾年的積累,當初那批購入價低,現在已經漲到了天價。更別說那些有幸存到一些四星孔雀、五星孔雀等老茶的幸運兒,現在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
如果說第一類人還是誤打誤撞,那第二類人就很高瞻遠矚了,這類人經濟基礎不錯,對普洱茶的認知遠超常人,而且擁有果斷判斷的能力。
其實投資普洱就像炒股,如果對普洱茶這個領域,沒有足夠的了解和實際品飲經驗,那無論經濟基礎再好,他也很難下定決心,大量購入大幾萬一片的普洱老茶。
普洱老茶消費人群的不斷擴張,與喝一片少一片的普洱老茶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造成的后果就是普洱老茶價格的不斷高攀。
普洱老茶為不可再生資源
有茶友可能覺得這句話是錯誤的,畢竟茶葉來源于茶樹,而茶樹每年都會長出新的茶葉,有的甚至能一年多次采摘,對于綠茶和鐵觀音等追求新鮮口感的茶類來說,茶葉確實是可再生資源。
但對于能夠越陳越香的普洱老茶來說,情況可謂是完全相反。老茶客都知道普洱具有一茶百味的特點,不同山頭的生長環境,不同廠家的工藝技術,使得幾乎每款茶都有其特有的口感。
就拿88青餅來說,就算你現在富可敵國,能夠復制當年的情形,用同一山頭的毛料、同一茶廠制作,還能再等它陳化個幾十年,但就算這樣,也不一定是那時的88青餅了,畢竟當年的天氣、生態等條件是不可復制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買老茶也是比較公平的。畢竟時間買不到金錢,但卻可以買到沉淀了幾十年的普洱老茶,對于喜歡普洱茶的老茶客來說,就算價格高昂,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從越陳越香延展出的投資特性
普洱茶是需要時間來轉化的,而越陳越香就是一個茶性從生寒,到平和、順滑、溫醇的過程。
像陳年鐵觀音、安化黑茶和老單叢等發酵程度較高的茶類,雖然有“炭焙”或“渥堆”等工序來人工催熟,但還是需要歲月的沉淀,滋味才能更加醇厚,湯色才能更加明亮。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點,使其有了越陳放越增值的投資屬性。普洱茶能夠升值沒錯,但前提應該是以品質為基礎,而不是單論存世量。
可惜現在普洱老茶市場仍然不成熟,隨著各類專業投資者進場,普洱老茶市場亂象頻發,囤貨居奇,和文化炒作現象屢見不鮮,一如2007年夏末的普洱茶市場崩盤。
比如某些普洱老茶,陳放年份確實高的嚇人,但能保存到今天,很可能是當年的次等貨,真正的優等品,可能早就被品飲消耗了。
還有一些老茶是當年實在賣不出去,只能壓倉低的貨色,但隨著現在普洱市場的火熱,搖身一變成了“珍品”。更有一些來路不明、各種花色參雜的“人造老茶”等等,讓人不得不感嘆水深莫入。
也許只有等狂熱的潮水一一退去,我們才能知道現在這些人里,究竟誰是真正熱愛普洱的茶人,而誰又只是貪圖一時紅利的人吧。
普洱茶制作成本高
普洱茶品類眾多,有生茶、熟茶和純料、拼配之分,不同的種類,其價格也是從幾十元一筒到上萬元一片不同,之所以呈現出千差萬別的價格差異,除了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普洱茶本身的特質。
比如現在市價很高的陳年普洱生茶,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的自然轉化,褪去了那股如鯁在喉的苦澀感,口感變的非常的柔和而不刺激。
原料的優劣與否,是影響普洱品飲品質的關鍵因素,而這一點受樹齡、樹種、山頭等因素影響,其中臺地茶是用扦插苗的,沒有主根系,從土壤中吸取的養分有限。
而古樹茶更接近自然樹木,根系龐大,而且環境優越,生長的茶葉品質一般是比較好的,其醇厚的口感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古樹茶的數量遠比臺地茶稀缺,想培育出可以穩定產出高品質茶葉的茶樹,也絕非我們這一兩代人可以做到的。古樹茶產量的稀缺,和老茶市場的大量需求,二者形成的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導致品質好的普洱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云南那些有名的普洱茶區,大多地處交通閉塞的高海拔山地,崎嶇的山路,再加上時不時的山雨,導致貨車大型車輛等是很難進山的。
山中多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而古茶樹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獲得更多光照,多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很難使用機器來輔助采摘。而那些長勢較好的古茶樹,動輒十幾米高,需要人慢慢爬上去才能采摘,每一片鮮葉都彌足珍貴。
完全依靠人力來進行茶葉的采摘和運輸,不但導致成本較高,而且因為效率低下,每年的產量也十分有限。
經驗豐富的專業茶師,現在已經隱隱成為限制普洱茶業發展的因素之一了,現在拼配技術已經廣泛普及,但想要最大限度發揮每款茶的優點,還是要依靠工藝精湛的拼配師。
更何況老茶的陳化過程也是會有一定風險的,想以越陳越香獲取利益的同時,也要承擔倉儲出問題導致普洱茶霉變,進而血本無歸的風險。
總之,普洱老茶價格的猛漲,除了投資者的炒作外,與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也有很大的關系。
普洱茶品質整體下降
近年來還有一個令人擔心的現象:隨著普洱老茶價格的水漲船高,很多茶廠變得有些急功近利,采用過度采制、壓縮工時的方式,來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這導致了普洱品質的整體下降。
普洱老茶,特別是古樹茶、老樹茶、大樹茶,都是有自身的生長周期的,如果我們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無限制地采摘茶葉,在不遠的將來,普洱老茶的數量可能會不斷下降,直至滅絕。
時間可以沉淀出老茶,但這些老茶的品質不一定優良。用一句話來形容現在普洱茶市場,那就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八分貨,百分價錢十分貨。
現在市面上有名有姓的老茶,雖然價格很好,但都是靠優良的品質來說話的,回過頭看那些大幾萬一片的普洱老茶,其實收藏和投資的成分,已經取代了其原先的品飲價值了,變得只可遠觀,不舍得品嘗了。
陸離覺得這種被放入展覽柜中,受人瞻仰的普洱,反而失去了其原來的價值,畢竟適口為珍,能開湯品飲的普洱,才是真正的好普洱。
現在普洱老茶價格高,只能說明現階段的普洱業行情不錯,以及僧多粥少的市場需求體現。只有優質的茶葉原料、精湛的加工工藝、正確的后期倉儲,才能不斷產出質優價良的普洱老茶!
并不是所有普洱老茶都這么貴,我們只不過是被一部分茶遮蔽了雙眼,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老茶,品質一樣不錯,比如紅絲帶,甲級紫大益、水藍印等。有這方面需求的茶友,可以找陸離幫忙。
我是資深茶人陸離,深耕普洱老茶數十年,點擊關注,為你帶來更多茶界專業科普。
馬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