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起昆山,你會想到什么是冷暖變幻的四季,還是川流不息的人潮?是江南城市的舒適,還是百強縣榜首的實力?我們對一座城市的印象很多時候往往從它的標志型建筑開始地標,就是城市的名片!從亭林園、馬鞍山,到城市廣場、文化藝術中心,昆山從來不缺具有特色的
提起昆山,你會想到什么
是冷暖變幻的四季,還是川流不息的人潮?
是江南城市的舒適,還是百強縣榜首的實力?
我們對一座城市的印象
很多時候往往從它的標志型建筑開始
地標,就是城市的名片!
從亭林園、馬鞍山,到城市廣場、文化藝術中心,昆山從來不缺具有特色的城市地標。這些地標從建成那一刻起,就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記憶,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始終如一,卻又歷久彌新。
時間的齒輪在飛速運轉,昆山的發展高速前進。一棟棟建筑堅守見證,一座座新地標又拔地而起。昆山就這樣,因為有了它們,所以更加自信、更加有魅力。
“加快推進傳媒大廈上圖落地、博物館(美術館)規劃建設…打造文化地標,形成文化產業集聚,展示城市形象。”這是昆山最近的一次地區規劃匯報會上提到的內容。
不管是江南水鄉的亭臺樓閣,還是現代都市的高樓林立,都在這座城市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為這里增添著獨有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昆山的地標建筑,感受這些驚艷了時光的存在。
它們,承載了昆山人的記憶
昆山城市廣場
昆山城市廣場建成于1996年,市政府大樓是當時昆山最高的大樓,每年國慶這里都要舉行盛大的國旗升旗儀式,夜晚又是市民的最好活動場地,所以這是昆山地標之一。
市政府大樓和科博館在這里,隔著偌大的廣場遙相佇立,似乎就這樣見證著城市多年來的發展變遷,而它們無論歲月帶來了多少改變,依舊泰然自若,從容淡定。
正陽橋
說起昆山的正陽橋,記憶中它可是昆山城最繁華的中心地段。兒時的正陽橋沒有太多的燈火,現在的正陽橋隨著昆山城市的發展變得燈火輝煌,坐看城市車水馬龍。它變寬了,周邊也豎起了很多高樓大廈,它是伴隨著每一位昆山人成長最美好的記憶。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昆山的夜色之美,幾乎都濃縮在人民路“正陽橋”這里。當戀人們一起安靜地站在橋旁邊的時候,凝視著婁江沿岸的美景,沉醉于那近乎完美的霓幻燈下,便會掉進一個不能自拔的浪漫之夜。
亭林園
亭林公園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綠水青山,景物天成,四周曲水環繞,山川相映,素有“江東之山良秀絕”之譽。園林專家陳從周評價為“江南園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
其實,說到昆山市的地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亭林公園,它也是不少土生土長的昆山人從小玩到大的地方,現在這里早已成為游客觀光、休閑的最佳場所。
2016年10月,亭林園開始改造,前段時間亭林園提升改造工程(一期)以及亭林園亮山工程全部完工。現在這所百年園林正在以一種全新的風貌展現著它獨特的魅力。
它們,見證了昆山的快速發展
昆山南站
從2010年7月1日,昆山南站投入使用開始,它已經陪伴我們9年了。現在的昆山南站是昆山三個高鐵站中客流量最多、最繁華的一個高鐵站,它的存在便利著昆山的交通,吸引了更多人來這里交流發展。
昆山中環路
作為昆山首條快速路,中環的建設不僅拉開了昆山城市發展框架,而且對于緩解昆山城區交通壓力、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實現城市各組團間的快速聯系、推動中心城區空間合理布局和優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昆山的交通大橋
昆山每一座大橋的建成使用,都便利著人們的生活,緩解交通壓力,為城市的發展帶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昆山的很多大橋已經融入了昆山人的生活,同樣也見證著昆山的快速發展。
▲玉峰大橋
▲吳淞江大橋
▲新浦路橋
昆山大型商業體
隨著城市經濟商業的發展,中心城區擴展到中環以內的區域,新增的商業板塊更是數不勝數。中部東新街金鷹商業板塊;北部萬達廣場、九方城、中楠都匯廣場;西部歐尚、華潤萬象匯;南部彌敦城、昆城廣場等。
▲金鷹購物中心廣場
▲昆山中茵世茂廣場
▲昆山華潤萬象匯
▲昆山萬達廣場
它們,豐富著昆山的文化生活
昆山圖書館
城市的文化離不開城市人的底蘊,所以一個城市的圖書館,必然會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地標。昆山市圖書館始建于1918年,到如今已經百年有余,成為了昆山人全民閱讀、學習的首選地。
昆山文化藝術中心
昆山文化藝術中心由著名建筑大師崔凱擔綱設計,整個建筑以昆曲和并蒂蓮作為靈感之源,其流動的曲線感獨具水鄉神韻。這是昆山專業演出藝術場館,經常有戲劇、舞蹈、舞臺劇、音樂會等高雅藝術匯聚展演,為昆山人帶來一場場文化藝術盛宴。
昆山體育中心
昆山體育中心緊挨著昆山文化藝術中心,這個多功能建筑,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了很多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外,還能開展大型綜合文藝演出,豐富著昆山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昆山大戲院
昆山大戲院以婉轉流動的曲線為主題,與城市道路相接,與周邊建筑相連,與整體環境景觀相融。昆山大戲院與市民文化廣場、珠江路游泳館、圖書館形成互動關系與內在聯系,成為豐富市民活動的開放型公共場所。
侯北人美術館
一般說,一個城市的書店,是一盞明燈的話,那么美術館的存在,就代表了城市的素養。侯北人美術館,就是這么個存在。2004年建成的侯北人美術館,以上世紀20年代建成的紅樓為基礎,使用長達30多米的透明玻璃斜梯,將美術館延伸擴建成古典與現代相融合。
它們,攜未來之勢大踏步而來!
昆山博物館(美術館)
昆山博物館(美術館)位于青陽港濱水城市中心,將是昆山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也是濱水城市中心文化片區的第一個啟動項目。將為昆山市民提供一個開放的全新公共空間,進一步強化昆山城市文化影響力。
▲ 青陽港區域城市設計鳥瞰圖
博物館(美術館)占地面積約50畝,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由普利茲克獎得主,知名建筑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戲曲百戲博物館
博物館沿歷史文脈采用“1+N”的規劃理念,建設“無邊界”的博物館群落。“1”代表主館,“N”代表分布在老街的各類戲曲小館和戲曲傳習所,完成整個區域的入口前導空間與氛圍營造。
傳媒大廈
位于青陽港西岸媒體港區域(景王路以北,黑龍江路以東),是以廣播電視為主體,集聚互聯網站、移動電視、網絡電視等多種形態大型傳媒中心,建成后將大幅提升城市品質,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激發城市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建滔昆山中心
建滔昆山中心項目總占地約16萬平方米,總投資近100億,其中最高的1棟達到了480米,建成后將會成為昆山第一高樓。而且兩大值得期待的商業項目,天虹購物中心和山姆會員店都位于這里。
匯設計中心
世界唯一的如意造型建筑,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未來將引入健身房、高端酒店、辦公等,是城東又一個“高大上”的地方。
朝陽都市廣場
朝陽都市廣場位于市中心朝陽路南側、人民路東側。未來將打造一個新的地標性城市綜合體,其承載了昆山的商業歷史文化,也是最有昆山老百姓歸屬感的商業綜合體。
大西門商業項目
大西門商業街項目,位于馬鞍山路南側、亭林山莊東側。將打造為古典商業街、以及酒店建筑。未來將以亭林園改造提升為中心,向兩端延伸,形成“一園兩翼”的文商旅街區,營造文化休閑生活、精致時尚生活和大眾消費生活氛圍。
鑫欣科創綜合體
總規劃建筑面積20余萬平方米,其中16萬平方米用于科技研發等科創類項目,還將依托張家港河濱水空間和中環綠廊建設濱江體育公園。這個集科創中心、濱江體育公園、工業遺存于一體的科創綜合體,不止會成為城西的新地標,更將會成為昆山的一張靚麗新名片!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