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永久中立國,全球富豪的藏金之地雖然在中世紀,瑞士還是窮得揭不開鍋,且在拿破侖時代仍然悲催地在法國的控制之下。但隨著拿破侖的倒臺,戰敗的法國與歐洲列強簽訂了《巴黎條約》,不僅確認了瑞士的獨立,還承認了瑞士的永久中立國地位。雖然瑞士已經宣布中立
永久中立國,全球富豪的藏金之地
雖然在中世紀,瑞士還是窮得揭不開鍋,且在拿破侖時代仍然悲催地在法國的控制之下。但隨著拿破侖的倒臺,戰敗的法國與歐洲列強簽訂了《巴黎條約》,不僅確認了瑞士的獨立,還承認了瑞士的永久中立國地位。
雖然瑞士已經宣布中立并被國際承認,但想要嚴守中立卻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瑞士強硬的武裝中立,才是讓它得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獨善其身的根本原因。一旦有戰爭爆發,瑞士總是能快速動員兵力部署到與各國的邊境上。
這個中立國地位,不僅讓瑞士成為了一方凈土,還給它帶來了發家致富的機遇。瑞士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唯一能夠安全保存財產的地方。
連著兩場世界大戰,求穩的跨國資本、逃稅的歐洲富人、避難的民眾保命錢,無論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幾乎大半個歐洲的資本都涌進了瑞士的地下金庫和私人銀行保險柜里。
當時的瑞士,成為了歐洲人心中那個碩果僅存的和平地帶。
總人口僅八百多萬,這個彈丸小國牛在哪?
發達的銀行業成了瑞士重要的標志之一,但它并不是瑞士戰后繁榮的根本原因。
雖然瑞士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避免了戰爭的摧殘,并且通過銀行業和戰爭中的貿易賺了一大筆,但瑞士的戰后繁榮依靠的卻是頂尖的人力資源。
發達的教育體系
早期的歐洲戰亂為中立的瑞士帶來了歐洲各國的優秀移民,十九世紀中葉,逐步建立起來的發達的教育體系更是為瑞士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在全球各大榜單中,瑞士的大學常年位于非英語國家第一。鼎鼎大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便是愛因斯坦的母校。
瑞士總人口僅八百多萬,卻擁有三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人均諾獎比例世界第一。
發達的制造業
發達的教育體系和金融業,讓曾經的歐洲窮國瑞士在二戰后忽然走到了今天世界領先的位置。然而,瑞士經濟最重要的引擎并不是金融業,而是高度發達的制造業。
瑞士的化工、制藥、食品、醫療機械、精密儀器、軍事工業均處于全球領先位置,許多瑞士企業更是占據著同行業絕對塔尖的位置。
如:羅氏制藥,常年和瑞輝競爭世界第一大制藥企業的位置,在抗腫瘤藥方面占據無可撼動的霸主地位;超級計算機,位居世界第五;ABB機器人,世界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ABB光伏逆變器,位居世界第四;精密儀器制造,位居世界前十。
發達的公共交通
瑞士的人均汽車保有量非常高,90%的人卻選擇公共交通,那是因為瑞士的公共交通系統非常發達。
瑞士的公交車幾乎不會晚點,這背后是嚴格的數學模型、計算機模擬運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時代最高科技的運用。
在瑞士,公交車擁有道路優先使用權。交通燈根據傳感器和中央控制系統,實時控制進入市區的私家車流量,以保證公交車的優先通行。
蘇黎世主火車站完全開放,沒有檢票閘口,你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進入火車站,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車,上車,坐下。這個火車站每個工作日平均發送旅客近50萬人次,而蘇黎世市區人口僅34萬。而在人口一千多萬的廣州,只有在春運、國慶長假時日發送旅客量才能達到50萬人次。
人均持槍率遠超美國,軍事化程度世界最高
瑞士實行的是罕見的全民皆兵的制度。就算是移民,只要是在服役年紀且身體健康的男性,全部都要進入軍隊服役。發的槍可以帶回家,只是沒子彈。所以,瑞士的持槍率遠超美國,軍事化程度全球最高。
不僅如此,瑞士政府還規定所有成年男性每年都要參加一次射擊考試,考試成績計入個人檔案。所以,每到周末,瑞士全國各地都能看到當地人拖家帶口地去靶場練槍。
作為一個山地國家,瑞士建立了一個遍布全國的、足夠容納全部國民的地下要塞,還在要塞里儲備了大量的戰略補給。瑞士人民每年還得進入地下要塞生活一次,這樣既能減少浪費,又能讓人民提前適應戰時生活。
瑞士,作為一個人口僅八百多萬的歐洲小國,能做到以上幾點確實不一般,但它真正牛的地方在于:即使是體力勞動者也可以過上安逸、富足、體面的生活。
文|深挖DIG
丁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