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智匯+智能制造技術眾包平臺ggdzhj匯總資訊11/25:翼菲自動化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11月21日,翼菲自動化宣布于2019年初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寬帶資本領投,七匹狼及豪邁資本跟投,勢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其主打產品迅翼并
智匯+智能制造技術眾包平臺ggdzhj匯總資訊11/25:
翼菲自動化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11月21日,翼菲自動化宣布于2019年初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寬帶資本領投,七匹狼及豪邁資本跟投,勢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其主打產品迅翼并聯機器人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光伏、電子、日化、物流等行業的分揀、搬運、包裝、涂膠、碼垛等環節。
在宣布融資的同時,翼菲自動化還宣布將在普洛斯濟南機器人產業園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將以輕量級全品類高速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制造為核心,本體設計、制造、裝配、測試和行業應用開發等齊頭并進,建成后年產能提高到5000臺。
翼菲并聯機器人
首屆大灣區工博會落地深圳,明天開幕
香港訊通展覽公司將旗下享有“華南工業展覽第一展”之稱的DMP展(國際模具、金屬加工、塑膠及包裝展),升格為“大灣區工業博覽會”,這也將成為在深圳舉辦的首個大型工業技術博覽會。首屆大灣區工博會將于11月26至29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新館)舉辦。博覽會上包括第22屆DMP國際模具、金屬加工、塑膠及包裝展、第9屆國際(深圳)鑄業展、第6屆3D打印智能裝備展、五金展、核技術應用展、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解決方案展。
德國機器人產業將十年來首次收縮,汽車行業是問題源頭!
機械工程行業協會(VDMA)周五表示,德國倍受贊譽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
VDMA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下降5%,至143億歐元,稱這將是自危機后2009年暴跌32%以來的首次下跌,并預測預計到2020年,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預計銷售額將下降10%,至128億歐元,回到2016年的水平。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德國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領域無法擺脫機械工程行業的經濟放緩。”
該協會指責全球經濟放緩和汽車行業的不確定性氣氛,還指出“重要市場的飽和效應”,以智能手機的全球銷售停滯為例,它說這也對機械投資產生了影響。但預測該行業中期將會復蘇,表示“機器人與自動化將在未來繼續發揮核心作用,并回到其發展過程中”。
華為高級副總裁張順茂:當前工業領域亟需構建新一代5G無線網絡連接
11月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的世界5G大會在北京召開。11月22日,首屆世界5G大會期間舉辦的“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華為、商飛、富士康、格力等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對5G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進行了介紹。
華為高級副總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副理事長張順茂表示,當前工業領域無線通信痛點包括:技術眾多,且各有不足/相對封閉,難互聯互通,當前工業領域亟需構建新一代5G無線網絡連接。
格力電器總裁助理:未來格力六大方面布局5G產業
在世界5G大會“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5G推動IT+OT(產業運營技術)的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引領效率變革、質量變革與動力變革,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
同場活動上,格力電器總裁助理兼總工程師助理李紹斌介紹格力電器有14個生產基地,這些基地都需要聯網,這是格力目前遇到的問題。有了5G后,只要有需求都可以聯網,格力正在與中國聯通一起打造從商品進貨到生產到運輸整個5G網絡模型,包括最終出貨。未來格力將在5G方面的產業布局,包括六大方面:AI質量檢測、智能家居、智能園區物流、設備聯網、智能終端、黑燈工廠。
豐田在中國銷量升至第2位
據日經中文網消息,豐田在中國的勢頭強勁,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數據顯示,1~9月新車銷量(乘用車)份額從上年同期的第5位(6.4%)上升至第2位(7.8%)。 豐田通過加強與中國政府的關系、環保技術合作與增加專賣店等舉措發動攻勢等重視中國的戰略正結出果實。
確認洽談,奧迪或將與比亞迪在電池上展開合作
據彭博報道,奧迪表示正在洽談為其中國本地產電動車配備比亞迪電池。近期新上任的奧迪中國總裁武佳碧在廣州車展開幕前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正在與比亞迪進行洽談,但我無法告訴你細節”。武佳碧說,奧迪計劃未來兩年在中國推出九款新的電動車,其中超過半數是純電池電動車。目前奧迪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電動車Q2L使用的是寧德時代的電池。
武漢大學正式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50家人工智能院目標已完成4/5
11月22日消息,武漢大學正式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漢市政府未來五年里將給予25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支持。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截止目前為止,我國各高校和科研單位已經相繼成立了近40所。
來源:老胤、億歐網、第一財經、高工機器人、機器人大講堂、日經中文網、法新社等
歡迎關注“智匯plus資訊”公號
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