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身為一個內蒙古的姑娘,去南方上大學。免不了被問,會不會騎馬,大草原好不好看以及是不是住蒙古包等等。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面對關于內蒙人都能喝酒,把酒當水喝的傳聞,當真是苦笑不得。內蒙人能喝的原因每個地方都有能喝酒的人,而草原上能喝酒的人占大
身為一個內蒙古的姑娘,去南方上大學。免不了被問,會不會騎馬,大草原好不好看以及是不是住蒙古包等等。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面對關于內蒙人都能喝酒,把酒當水喝的傳聞,當真是苦笑不得。
內蒙人能喝的原因
每個地方都有能喝酒的人,而草原上能喝酒的人占大多數,我猜可能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首先,為了生活。內蒙古有牧業,很多人以養活牲口生活,那就要去放牧。北方的冬天比較冷,所以放牧人喜歡拿個酒壺,喝點酒暖暖身子,這樣一來二去,酒量自然就好了吧。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留客。內蒙古地廣人稀,按照李誕的說法,一個星期才來草原賣一次菜,可想而知草原上平時人煙慘淡。李誕在節目里講述田園牧歌的生活時提到“我們內蒙人為啥那么熱情,因為寂寞。草原上好不容易來個人,我還不熱情點,為什么要灌你酒,就想讓你喝難受了,多陪我待兩天。”由此可見,這能喝酒是留客的基本技能之一。
有了基本技能也需要好酒的陪襯。
內蒙的特色酒
一、套馬桿
“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一首《套馬桿》唱出了草原的遼闊。而其中的套馬桿不僅僅是套馬桿哦!還是一種酒。
套馬桿產自內蒙古赤峰,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得:草原“套馬桿”以其酣烈、純正而著稱,打開一瓶“套馬桿”滿室充溢著酣醇的酒香,聞之,便有幾分微醺醉意;品之,舌尖留有絲絲綿甜。越是淺斟慢酌、少品細咂,越能感受套馬桿酒的神韻,真可謂“得之于口,寓之于心”。
套馬桿酒有不同的度數,品嘗之前要看好,雖說是“喝了套馬桿酒,塞外草原不白走”,但也不要貪多哦!
二、草原白
草原白產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酒精度60度,不含工業酒精,純糧食釀造。草原牌白酒是選用優質玉米、高粱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精心釀制而成。其品質具有“清香純正,綿甜醇和,余味爽凈”等特點。除了60度高度草原外,還有52度簡裝草原白,45度低度草原,39度小草、38度草原王、壇草等,深受廣大草原人民喜愛。
草原白是一款清香型白酒,它的另一個名字可能更為人熟知,叫“悶倒驢”。為何呢?據說是來源于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酒坊的坊主,釀酒手藝一絕,他釀出來的酒香能飄百里,有一只驢聞其酒香,按捺不住便偷盜了半壇,沒想到最后臥醉不起,因此大家將這款酒稱為“悶倒驢”。
三、寧城老窖
寧城老窖產自內蒙古赤峰市寧城,是內蒙古知名度較高的一款名酒,被譽為“塞外茅臺”,并獲得國家的銀質獎,其品質優良純正,釀制工藝獨特,具有濃香型白酒的優點,具有綿柔甘冽,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的特點,寧城老窖開創了綿柔型白酒的先河,在全國享有崇高的地位。
四、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于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后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
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后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忽必烈還常把它盛在珍貴的金碗里,犒賞有功之臣。
來內蒙古,可以不在草原上看星空,可以不參加那達慕,可以不騎馬不住蒙古包,可以不看勒勒車,但是一定要去喝一碗馬奶酒,感受下蒙古族的熱情款待,才不枉來草原走一遭啊!
內蒙喝酒的規矩
關于內蒙古喝酒的規矩,網上有個段子。
“哥們兒,我們內蒙喝酒有個規矩。我先介紹一下今天桌上的幾個朋友,然后咱們先喝一圈。
喝完之后你能說出來他們的名字,就是你認我們這些朋友,我們自己喝一杯。要是你說不出來名字,就是情誼還沒到,你自己喝一杯。準備好沒? 先從你旁邊的噶拉倉巴拉丹扎木蘇日丹開始,再往下是烏勒吉德勒格列日圖愣巴猜…”
當然這是段子,但是來草原,怎么能不知道草原三杯呢?
草原三杯是代表蒙古族豪爽、熱情、真摯的迎接方式,三是蒙古人的吉祥數字,它與蒙古文化有著很大的關聯。蒙古族人迎接貴賓的時候都會在迎接處向貴賓敬上放有盛滿三杯酒的盤子,這三杯酒是有講究的,你不能接過來都喝掉!!而是接過來以后將第一杯敬給上蒼,第二杯敬給大地母親,然后將把自己右手的無名指蘸一下第三杯酒,從左到右抹在自己的額頭上,然后端起第三杯酒一飲而盡。向上蒼和大地敬的方式是將自己的無名指蘸酒,然后敬上蒼的彈向空中,敬大地母親的要向地面彈撥。
喝了草原三杯酒,獻上哈達跳支舞,我們都是好朋友。
內蒙人表示在草原等你!
李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