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金錢,能換來一個好仆人,同樣也能換來一個壞主子。”幾年前有幸去了一次非洲,在那里我遇見了一個人,他竟然前前后后娶了100個妻子,那個時候他是90歲。而她最小的妻子只有21歲,已經和他有了5個孩子,小兒子還在懷里抱著。聊天當中我得知,最小的
“金錢,能換來一個好仆人,同樣也能換來一個壞主子。”
幾年前有幸去了一次非洲,在那里我遇見了一個人,他竟然前前后后娶了100個妻子,那個時候他是90歲。而她最小的妻子只有21歲,已經和他有了5個孩子,小兒子還在懷里抱著。
聊天當中我得知,最小的妻子是他好朋友的女兒,他花了重金一頭牛買來的。
我有些吃驚,在現今的社會下竟然還會有一頭牛就可以從父親那里買到女兒的狀況發生。估計在我國的封建社會,大戶人家買一個仆人都不止一頭牛吧!
古代貨幣換算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代買一個仆人需要多少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有兩個問題需要搞明白。一個是買仆人在古代是多少銀錢?其實在不同的朝代,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只能取一個參考值。二是古代的銀錢和現代錢幣的換算,這個稍微有點難。
因為一個朝代和現代的換算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就像我們現在外匯的匯率每天都在波動一樣。但是好在,我國古代的通用貨幣是金銀。金銀和我們現在所用的紙幣是不同的。金子不方便流通,多數是使用銅錢和銀子。
紙幣是會有貶值的,比如說津巴布韋的錢根本是不值錢的,去買一斤面帶的錢要比買的面還要重。因為這得益于他們總統的毫無限制的印制鈔票。
就像去年的美國一樣,短短三個月加印了3萬億的美元派發給民眾從而來穩定民心。但是物以稀為貴,紙幣勢必會帶來貶值,但是金銀不一樣。金銀本身就是有價值的。
我國古人就很聰明的,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使用金銀銅來作為貨幣。那古代的錢和現代的紙幣是怎么換算的呢?因為每個朝代的購買力不盡相同,比如說在《紅樓夢》當中,劉姥姥去賈府,從王熙鳳那里求來20兩,她千恩萬謝,這相當于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計量單位
而在明史當中記載,一個縣令的一年收入在45兩。可想而知銀兩的價值還是很高的,而且每個朝代也是不一樣的。為了方便考量,我們可以以購買力作為標準。
我們每個朝代流通的物體就是大米,今天就以大米作為參考。
在明朝萬歷年間,一兩銀子可買大米2石,1石大約又是94.4公斤,2石的話是188.8公斤大米,而我們現在按大米一斤2元來換算,一兩銀子約等于750元。還算是中等水平,然而一兩銀子放在唐朝,它的購買力就高得嚇人了。
唐朝是一個繁榮的年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使中國古代進入了一個新紀元,自然貨幣的價值也就很高。一斗米只賣5文錢。那這五文錢到底相當于多少錢呢?
通常一兩黃金=10兩銀子,一兩銀子=1000文銅錢,那就是說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200斗米。10斗約為1石,換算下來就是20石大米。唐朝的1石是約現在的59公斤,換算下來1兩銀子相當于現在4720元的購買能力,很是嚇人。看來這就是富有的好處。
清朝銀子的購買能力前期和后期是不一樣的。在最后的時候開始下降至200元每兩,這和清朝腐敗的官場以及衰敗的社會是分不開的。那我們現在知道了一兩在各個朝代的價值了,我們就好了解一個仆人在古代的價值了。
奴仆價值
記得第一次看《還珠格格》的時候,就聽到五阿哥經常很豪邁地動輒付出去幾百兩,看來瓊瑤阿姨也要好好普及一下古代的銀錢價值了。事實上,古代達官貴人的生活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很夸張。有記載的奴仆的買賣也是在清朝。
在清朝乾隆年間有記載,一個人鄭某他買了一家4口為仆人一共花費25兩,相當于每人大概7兩。以乾隆年間1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于1700元來看,那買一個普通的家仆需要大約12000元。但是仆人也分等級的,這種只是最普通的,只能做些粗重的活計。
仆人也分等級,所以不同的等級,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歌舞伎,那他們的價值在30兩左右,也就是說換算到現在,大約需要5萬元左右的費用。然而他們在主人家只需要發揮自己的才藝就可以了,不需要工作,混得不錯的情況,沒準還能當個姨娘。
最后一種情況是從青樓贖身的情況,那就另當別論了。青樓是何等地界,所以也就貴得離譜,要是為一個青樓女子贖身的話,換算成現在的錢大概就需要準備17萬元左右。
封建等級
看來雖然都是人,有窮人和富人之分,就連奴仆也是有分別的。這還是普通人家,那如果是皇家呢,其實皇家的等級就更加的森嚴了。《如懿傳》當中,看到嬪妃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從官女子一直到貴妃,他都是有品第的,但是皇后是沒有的。
皇后沒有品第的原因是因為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是整個皇宮的主人。而嬪妃等級高如貴妃也相當于正常人家的妾室,并不能算作是主人,也是仆人,是皇帝和皇后的仆人。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皇帝是全天下的主子,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皇上身邊的掌事太監去傳旨的時候,妃子也是要禮讓他三分。那么宮里的下人們也會分出三六九等。等級不一樣,俸祿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封建制度下的國家,一直存在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不僅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也存在于富人和富人之間,窮人和窮人之間。在封建社會統治下,是沒有平等可言的。
于是就在這樣的禮教下面,才有了販賣人口的合法化。一個人被當做商品一樣被出售,運氣好的可以做一個一等下人,平安的過一生甚至還可以幫襯家里。不好的時候,就只能做最低賤的下人,搞不好還會被賣來賣去。
總結
在封建社會,就算你的出身很好,但是也依然會被分為三六九等。窮人則在富人家伺候,富人則伺候皇家。所以相較下來,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
所以封建社會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改朝換代,但是總是換湯不換藥,只有真正的打破這種制度,才是正確的出路。
疫情過后,我越來越感受到自豪,生活在中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如果是在印度,非洲,人還是逃不出等級的制度。在美國這些發達國家,在他們喊的人權下,其實沒有真正的自由。反而是生活在我國,生命被得到了極大的尊重。
王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