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長痔瘡是一件讓人非常難受的事情,并且由于部位的特殊性,很多人不好意思去檢查,結果越拖越嚴重,非常影響心情和正常生活。其實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問題,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它的普遍性。以往痔瘡這個問題,多半發生在45歲后的中老年群體上,但是現在
長痔瘡是一件讓人非常難受的事情,并且由于部位的特殊性,很多人不好意思去檢查,結果越拖越嚴重,非常影響心情和正常生活。其實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問題,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它的普遍性。
以往痔瘡這個問題,多半發生在45歲后的中老年群體上,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出現了這個問題。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23歲女生自曝痔瘡手術經歷:手術只是第一關,后面換藥才是巨痛
一年前,23歲的小雯雯查出痔瘡,起初只有斷斷續續流血,對生活構不成影響,不痛不癢。
由于未及時干預,偶爾少量出血,轉變為連續出血,從幾滴成為流動,每次大便,都令人慌張無比。
慢慢的,雯雯經常感到四肢乏力、頭暈耳鳴、疲憊不堪,最終去醫院檢查,診斷為重度貧血。
醫生建議雯雯盡快做手術,確定好日期后,雯雯就開始了她的“痔瘡手術之旅”。
在進行手術前,得進行各種檢查,比如胸腔檢查、心臟檢查、驗血、驗尿等,另外痔瘡手術前還得做灌腸,做完灌腸后,等待醫生給自己做手術。
然而手術是第一關,后面換藥才是巨痛。
雯雯回憶道:“在術后的第1天,她只能平躺,不能隨便翻身也不能亂動,更是不能抬頭,肚子里感覺有一股氣在一直的亂竄,感覺膀胱都要憋爆了,疼的我直掉眼淚,當時感覺特別的無助”。
術后第2天,讓雯雯感到最害怕的事情來到了,拆紗布換藥,先將屁股在水里泡5分鐘,然后將紗布泡開之后,讓家人直接用手將傷口里的紗布扯出來,沒扯以此就感覺傷口如撕裂一般,疼得讓人懷疑人生。
“燒傷如果疼痛是10分,痔瘡手術后的第一次排便,我覺得能疼到12分。”這是雯雯做痔瘡后的感覺。
在生活中,人類有很多壞習慣會誘發痔瘡,尤其是以下這些
① 不良排便習慣
不少人都有排便時玩手機的習慣,造成下蹲和排便時間延長,促使肛門處靜脈血液淤積不暢,肛墊因用力而下移,形成痔瘡。
還有一些人排便時用力努掙,也會使直腸肛門和盆底肌肉增加負擔與局部瘀血,導致痔瘡的發生和發展。
② 與感染有關
痢疾、腸炎、蟯蟲等寄生蟲、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肛瘺等癥,可引起痔靜脈周圍炎或痔靜脈內膜炎,使痔靜脈充血、擴張、誘發痔瘡。
大量飲酒,嗜食辛辣,如辣椒、芥末、胡椒、生姜等富刺激性食物也易使直腸肛門粘膜皮膚受到刺激,局部充血感到燒痛,成為引起痔瘡或加重病情的誘因。
③ 長時間坐著,缺少運動
對于現在的上班族來說,除了吃飯的時候,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但是長時間坐著,對于我們的肛門健康可不太友好。
保持過長時間的坐姿,會導致我們身體部位的血液循環變慢,可能會聚集過多的血液在肛門部位,如果不能及時緩解的話,可能就會引起痔瘡。
④ 便秘
便秘是痔瘡的重要誘因之一,輕度痔瘡的患者,如果有便秘,那么首先就要治療便秘,可以通過多元化飲食,多吃菜多喝水多運動的方式,達到正常排便的目的,從而減輕痔瘡的癥狀。
溫馨提示:
其實早期發現痔瘡還是有很大的治愈的可能,又不幸患上痔瘡怎樣做才能恢復更快,要堅守三個原則,其一無癥狀,無需治療,其二有癥狀的痔瘡應消除癥狀,其三癥狀明顯伴有疼痛、瘙癢要以手術治療為主。
平日里患者還要注意飲食,多喝水,多吃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丁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