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人行家庭禮,俗謂之‘分大小’,自尊卑以及親朋,皆受兩新人參拜。受者拜后各有所贈,謂之見面禮。”——《通俗常言疏證》卷二引《金陵雜志》在中國古代「見面禮」一直是指人們初次會面時的饋贈,亦或者見面時的禮節。當見面禮遇到男女婚戀時,二者之間便
“新人行家庭禮,俗謂之‘分大小’,自尊卑以及親朋,皆受兩新人參拜。受者拜后各有所贈,謂之見面禮。”——《通俗常言疏證》卷二引《金陵雜志》
在中國古代「見面禮」一直是指人們初次會面時的饋贈,亦或者見面時的禮節。當見面禮遇到男女婚戀時,二者之間便會產生微妙的變異,其代表的含義也更多了一些。
在很多地區,無論男女,只要是確定了戀愛關系,第一次去對方家,都會讓雙方家長極為重視。概因,這次會面是要考察自家孩子未來的伴侶,關乎孩子未來的幸福。
因此,見面禮是否恰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雙方的初次觀感,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切勿因初次的疏忽大意,為將來造成不必要的隔閡。
尤其當女方第一次來男方家的時候,男方應該給予女方比較恰當的見面禮。對此,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去進行說明,并給出一定的建設性意見和注意事項,即:1、見面禮代表尊重與認可;2、見面禮是一種婚戀考察;3、見面禮是對婚戀的約束。
01 見面禮代表尊重與認可
中國自古以來被稱為“衣冠上國,禮義之邦”。如此優良傳統,更是傳承至今。在《崔鶯鶯夜聽琴》第三折里,張珙見紅娘,稱道“拜揖小娘子”,紅娘唱“則見他叉手忙將禮數迎,我這里‘萬福,先生!’”
這其中的“拜揖”和“萬福”便是古時候常用的見面禮節,這樣的禮節不僅表達尊重,更多的是為了后續的交流提供基礎。
同理,準兒媳與準女婿初次到對方家,雙方也應該通過見面禮來為后續的交流,及促成這段姻緣打下基礎。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男女第一次見家長。當然,這個“禮”是相互的,而非單方面給予。禮節代表尊重,而見面禮對于男女雙方來說,更是一種認可。
比如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帶著禮物給二老,男方家也給其合適的見面禮,這便是對其“準兒媳”身份的認可,也是對這段姻緣的支持與肯定;假如女方去男方家,男方沒有任何表示,則說明其對你沒有足夠的重視,更不看好你們的未來婚姻。
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見面禮所代表的認可絕對不是給予女方紅包的多寡,金錢并不能代表對方的態度,認可與尊重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表達。
有些人,家境不好,出于禮節硬拿錢,這不值得提倡。其實發自內心的對待你,要比金錢貴重得多,而且更能表達對你的尊重與認可。所以,我們在看待見面禮所代表尊重與認可時,不要去糾結于金錢物質上的多寡。
02 見面禮是一種婚戀考察
坦白說,見面禮更像是一面鏡子,它會照出對方家庭的涵養與氛圍。如果男方家過于小氣,女方第一次到家里來,啥也沒準備,事后女方把這件事對其家長一說,答案自明。
即便在我們局外人看來,這段姻緣的初始便沒有打開局面,更何談今后的婚姻,以及未來的相處。簡單來說,見面禮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婚姻考察元素,無論男方還是女方,第一次去對方家的主要目的就是“實地考察”。
當女方決定去男方家里做客的時候,便要考慮清楚,你究竟準備好了沒有,切勿盲目的去進行第一次會面,需要有心理準備。同時,你也應該把這個決定與自家父母商議,多聽聽他們的意見,給你交代注意事宜。
婚戀不是你們兩個人的事,而是雙方家庭共同的大事,切勿忽視家長們的感受。你需要讓這次“婚戀考察”具有一定的儀式感,多做準備,無論是禮節還是與家人之間的溝通,都應該去盡量做到圓滿。
而對于見面禮,男女雙方都應該把它當作一種信息傳遞工具,把雙方的善意通過見面禮去傳遞給對方。你甚至可以把見面禮當作一種工具,而非實際物品或者形式。
唯有如此你才能站在高視角去俯瞰整個過程中發生的點滴,以及第一次拜訪的收獲。這對于你們的婚戀發展和雙方家長后續的交流,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03 見面禮是對婚戀的約束
現代婚戀所流行的“見面禮”并不是那么好拿的,在你們感情不牢靠,不打算長相廝守的時候,這份“禮”你受不起。
見面禮是對方父母對你這個人的認可,他們把你當作自家人,以及未來將要與自家孩子相伴一生的伴侶,這份心意很莊重,需要青年男女去珍視。
假如你不能去理解這種闡述,那么,不妨來想一想“給見面禮”意味著什么?
上面我們有說過,給你見面禮是對你身份的認可,也是對你們今后結合的期望。除此之外,給你見面禮更多的是給你們這對戀人壓力,讓你們感覺到家長對你們的期許。
在你們后續的相處過程中,你們會恍然發現,在看待對方身份的時候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對方似乎不再是戀人那么簡單,而是要發展成為夫妻,共度余生的存在。如此,見面禮實際上已經成為你們戀情的催化劑,更是對你們婚戀的良性約束。
對于「見面禮的必要性」進行的詳細說明,但對于送什么“見面禮”?也很有必要去詳細羅列一番,這對于“見面禮的把控”很關鍵。
在我們當下的婚戀禮節中,見面禮與金錢之間的關系尤為密切,甚至說,在一些地區對于見面禮的金額也有著“地域標準”。然而,見面禮真的只能用金錢或者貴重物品來當作載體嗎?
實際上,見面禮也應該有其多樣性,通過多種形式去傳達尊重與認可。形式一、贈予對方具有傳承屬性的特殊物品;形式二、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用心去招待;形式三、結合自身條件,包一份合適的紅包。
綜上所述,便是對于「見面禮的必要性」的闡述,相信當女方(男方)第一次到男方(女方)家的時候,家長們會做出較為妥當的選擇。
李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