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雨水增多,很多地方蝸牛也成批出來“流浪”了,有的蝸牛甚至有成年人掌心那么大。不過在這兒可要提醒大家了,街頭路邊的大蝸牛碰不得,更吃不得!
雨后的公園里、山腳邊、樹叢下,不時會出現大蝸牛的身影。園林工作人員介紹,別看它外表“憨厚”,其實它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這種蝸牛名叫褐云瑪瑙螺,來自非洲東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俗稱“非洲大蝸牛”,是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之一,也是全球百大惡性入侵物種之一,是世界性農業害蟲。目前已經在全球眾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肆虐,在我國的福建、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等地也正悄悄地擴張“領地”。
柳州市第十五中學總部生物教師 李燕利:非洲大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濕的草叢里面,以及潮濕的墻壁上,晝伏夜出,喜歡生活在老鼠生活的地方,所以它身體會攜帶很多的病毒以及寄生蟲。
非洲大蝸牛身上帶著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沙雷氏菌等各種各樣的細菌,輕則可能引起皮炎,讓皮膚腫脹瘙癢、長水皰,嚴重的可直接入侵免疫系統。它還是各種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其中最常見的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寄生蟲一旦吃進嘴里,就會寄生在人的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讓人體持續不斷地發熱、頭痛,最后導致嗜酸性腦膜炎。而它的黏液和糞便也都有毒,能危害到500多種植物和20多種農作物。
柳州市第十五中學總部生物教師 李燕利:食用了非洲大蝸牛黏液碰過的水果蔬菜,可能會導致腸道有寄生蟲,病毒和寄生蟲會直接感染你的中樞神經系統,讓你嘔吐腹瀉或者說暈厥都是有可能的。
殺滅非洲大蝸牛的方法也很簡單,只需要給它撒鹽或者洗衣粉,大蝸牛就會迅速脫水而死,死后需進行無害化處理。大家出門在外如不小心碰到它們,應立即洗手消毒,一旦有發熱頭痛的現象,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是否感染寄生蟲。
記者 | 劉嘉 柳州臺 方琳 韋鵬 高俊
來源: 廣西新聞頻道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