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菲律賓正在付出代價,水果對華出口暴跌,“坐灘”軍艦人員受傷被困,東盟成員接連點名批評。小馬科斯政府煽動中菲仇恨,造成了怎樣的不良影響?菲律賓又為此付出了哪些代價?中國在南海立下了怎樣的規矩?
由于小馬科斯政府不斷在南海主動挑釁,中菲摩擦事件不斷,加上菲律賓國內有意的輿論引導,煽動起了強烈的對華不滿情緒,已經給中菲民間關系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根據菲律賓獨立民調機構OCTA發布的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200菲律賓人中,有高達7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菲律賓最大的威脅,而在榜單中位居第二的是俄羅斯,比例只占到了9%。
而菲律賓不同地區的民眾,對于中國的感受也不盡相同。在調查中發現,位于首都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具有危險性的比例最高,達到了80%,而在菲律賓最南端的棉蘭老島,這個數字為71%,這也間接印證了,菲律賓人對中國的不滿,與當地的媒體產業發達程度是成正比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馬科斯在2022年10月剛上任時,認為中國對菲律賓威脅最大的民眾比例為59%,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比例便上漲了17%。
不過與此同時,仍然有4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給菲律賓的經濟帶來了積極正面的影響。事實也是這樣,在2023年,由于全球經濟環境不景氣,菲律賓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8%,還不到2000億美元。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中菲貿易額卻逆勢上漲,突破了4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了2.7%,中國連續八年成為菲律賓最大的貿易伙伴。
但是這種勢頭,卻在2024年戛然而止。以菲律賓的主要出口產品——水果為例,今年1到4月份,中國從菲律賓進口水果的交易額同比下降了20%,其中尤以香蕉為甚。根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前4個月,菲律賓向中國出口的香蕉數量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同比交易金額更是下降了43.7%。
多年以來,菲律賓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香蕉進口來源地,但是在今年,這個榜首的位置卻被拱手讓給了越南。在今年1至4月份,中國從越南進口的香蕉是菲律賓的兩倍還多,這背后的原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一些外媒分析說,菲律賓是在追隨歐美的“去風險”戰略,稱是由于南海局勢緊張,菲律賓方面正在尋找新的市場,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根據國內從業人員的說法,由于菲律賓不斷在南海挑釁,國內民眾對于菲律賓也普遍不滿,甚至開始自發抵制菲律賓的產品,為了擔心產品滯銷,積壓庫存,很多從業者選擇減少從菲律賓進口水果。
因此中菲水果貿易下滑嚴重的原因,不是菲律賓不愿意賣,而是中國不愿意買。這也是菲律賓為自己的挑釁所付出的第一個代價。
其次,菲律賓的肆意挑釁,也正在讓一線士兵陷入困境。
據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塔里拉透露,在5月19日,菲律賓“坐灘”軍艦上的一名人員因受傷需要醫療照護,但是菲律賓為此派出的船只卻因為中方的攔截而失敗了。
需要指出的是,菲律賓顯然不僅僅是想要轉移人員這么簡單,當天中國海警之所以對菲律賓船只進行攔截,正是因為菲律賓又在試圖向“坐灘”軍艦非法運送補給,期間中方還將這些非法補給物資全部倒入海里,因此事情顯然沒有菲律賓說得那么單純。
不僅如此,在中國海警執法過程中,“坐灘”軍艦上的菲軍士兵,還把槍口對準了中方的執法人員,挑釁意味非常濃。
至于菲律賓想要轉移受傷人員的問題,在6月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也作出了回應,如果菲方向中方提前通報,我們可以允許菲方向“坐灘”軍艦運送必要生活物資以及撤離相關人員。但菲方不得以此為借口向“坐灘”軍艦運送建筑材料,圖謀永久侵占仁愛礁。
由此可見,菲律賓船只之所以遭到攔截,就是因為沒有提前通報,那么其行為的本質就是非法闖入,中國海警的應對是完全合法合規。
而中方的回應也沒有提出額外要求,依然是按照中菲“君子協議”的內容,只要菲律賓提前通報,不要運送非法的建材物資,中方是可以考慮予以放行的。
但如果菲律賓無視中方的善意,想要單方面擅闖仁愛礁,那就是親手將自己的一線士兵推入火坑,受傷人員得不到救治的責任,也絕不可能賴到中國身上。
最后,東盟成員對菲律賓不滿加劇,紛紛發出點名批評。
6月4日,柬埔寨參議院議長、前首相洪森在與美國防長奧斯汀的會面中,明確指出,柬埔寨不會當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棋子”,不想以菲律賓為榜樣,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傀儡,也不會像菲律賓那樣分裂東盟。
在洪森表態一天后,印尼駐俄羅斯大使塔瓦雷斯也明確表態稱,東盟不會“積極評價”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的計劃,印尼希望東南亞是一個以合作為主的地區,而不是“軍備競賽的中心”。
一直以來,東盟都努力在中美之間尋求中立與平衡,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公開批評菲律賓背靠美國,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行為,可見是非對錯,國際社會心中已有公斷,菲律賓的行為,最終只會將自己推向孤立。
陳鶯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