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第 16講 一天之內殲滅敵人280余人 他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在成都市金堂縣金龍鎮凈因寺村,“英雄故里 紅色凈因”的標語隨處可見。8月4日下午,面對來尋訪英雄的記者,村黨總支書記陳利秀笑稱自己是“從一個英雄故里嫁到了另一個英雄故里”。
胡修道回鄉探親時與朋友合影。 金堂縣檔案館提供
她來自與金龍鎮毗鄰的中江縣——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的家鄉。而從凈因寺村,走出了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
“70年前,20歲的胡修道和同齡的血性男兒一樣應征參戰。” 陳利秀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和作戰動員,胡修道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第31師第91團第5連的一名新戰士,跨過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
1953年6月,朝鮮共和國為志愿軍頒發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這可謂是朝鮮勛章的最高榮譽。志愿軍獲此至高榮譽的僅有12人,彭德懷、黃繼光、邱少云、伍先華……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胡修道也位列其中。這12人中,只有彭德懷、楊育才、胡修道3人生還回國,其余全部犧牲在朝鮮戰場。
“胡修道創造了一天之內擊退敵人41次進攻、殲滅敵人280余人的奇跡。”金堂縣委黨史研究室二級調研員劉德林說,胡修道以一己之力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有人甚而說他是“中國最牛的士兵”“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士兵”。
《新華日報》關于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的報道。 四川省檔案館提供
回到70年前的朝鮮戰場。1952年秋天,敵軍發動了“一年來最猛烈的攻勢”,攻擊重點是上甘嶺地區的597.9和537.7高地。11月15日是敵軍攻勢最猛烈的一天。胡修道和班長李峰、戰友滕土生3人守衛在597.9高地主峰陣地上。
敵人在炮火掩護下,亂哄哄地沖上來,越爬越高。胡修道和班長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敵群兩邊打,迫使敵人往中間擠,再往前面猛打一陣,讓前面的敵人爬不起來,后面的往前擁,等敵人擠到一起時,突然向敵群投手榴彈。劉德林說,這種被稱為“包餃子”的打法果然奏效,敵人接連幾次進攻都失敗了。
他們剛想停下來喘息一會兒,這時,連指揮所傳來緊急戰報:10號陣地沒人了,敵人攻得正急!這時,連長朝他們一揮手,他們立即又突破敵人幾道火墻,來到10號陣地。這時,排長郭三旦向他們匍匐過來支援,可就在剛進洞的一瞬間,一發炮彈在他身邊爆炸了。
“守住陣地!”這是排長犧牲前留給他們唯一的話。排長犧牲了,負傷的戰友滕土生又被調走執行其他任務,陣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個人。還沒來得及休息,正前方一大群敵人又蜂擁而至,胡修道又是一陣手榴彈向敵人扔去。
為了盡快結束戰斗,敵人把坦克開了過來,幾百門火炮齊射過來,頭頂上的飛機也開始狂轟亂炸。“連長命令你速回3號高地!”接受戰友支援后,胡修道依靠所剩不多的彈藥,在3號、10號高地間來來回回地打,竟奇跡般地打退了敵人數十次的進攻。
黃昏的時候,陣地上沒了一點聲響,靜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胡修道等待著敵人最后的掙扎。當他扔完最后的一顆手榴彈后,他決心與敵人同歸于盡。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志愿軍的大部隊趕到了,敵人再次潰逃,戰斗勝利結束了。
劉德林說,胡修道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戰勝了強大的敵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我們將他的事跡編纂成書,在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他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凈因寺村為此開辟了紀念陳列室。 “陳列室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有不少外地人在周末、節假日慕名而來。”陳利秀說,英雄不能忘,抗美援朝精神更應該傳承下去。金龍鎮黨委副書記王椒透露,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和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的家鄉僅僅相隔一座山,直線距離17公里,未來有望聯手打造紅色旅游線路,通過紅色旅游傳承紅色基因。
朝鮮共和國為12位志愿軍頒發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其中僅有3人生還回國,這3人不包括 A. 彭德懷
B. 伍先華
C. 胡修道
D. 楊育才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