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眨眼,就到了初二,在剛剛過去的2017雞年里,我們也經歷了比如砍樹、霜凍或者大豐收等等諸多事件,學農君祝愿大家在狗年里所有不好的事情都煙消云散,有的只是發發發!旺旺旺!!(視頻建議wifi觀看,土豪請隨意)↓↓↓點擊下面視頻觀看↓↓↓視頻
一眨眼,就到了初二,在剛剛過去的2017雞年里,我們也經歷了比如砍樹、霜凍或者大豐收等等諸多事件,學農君祝愿大家在狗年里所有不好的事情都煙消云散,有的只是發發發!旺旺旺!!
(視頻建議wifi觀看,土豪請隨意)
↓↓↓點擊下面視頻觀看↓↓↓
視頻加載中...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看看這周有什么農訊熱點~
近期柑橘銷量如何?
在春節來臨前,關于砂糖橘今年銷量的爭議不絕于耳,一方看衰一方看好,在除夕夜的時候,學農君更是看到了一篇《荔浦果農年后又要發財了!》的文章,主要列舉了荔浦砂糖橘的種種優勢及前景,對前景一片樂觀!
不吹不黑,今年砂糖橘以及柑橘市場到底怎么樣呢?讓我們看看嘉興水果市場公布的數據吧!
由于今年農歷春節在二月中旬,與去年相比晚了將近20天,所以元月上旬的水果交易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但從下旬開始,從嘉興市場官方數據可知,本期市場內水果交易量(01/30-02/05)與2017春節前陰歷同期相比上漲15.35%,交易額同比上漲24.08%,果品均價達到10.52元/公斤,同比增長7.57%(這里提到的“同期相比”或“同比”為對比陰歷同期)。
各類果品與往年相比不僅價格漲的飛快,走貨量也快,貨物幾乎沒有出現積壓現象,很多檔口甚至出現了果品銷售一空的情況,尤其是以砂糖橘、冰糖心紅富士、香梨、贛南橙等為代表的傳統品種特別受到熱捧,近一周四個品種的成交量占到總量的69.05%。
贛南橙:今年豐產,產量比去年增長 2成,隨著春節的臨近交易量大幅增長,據統計,贛南橙這一周以來交易量同比上漲26.15%,價格也逐日攀升,最高時可達10.24元/公斤,相比去年春節前夕同期上漲4.30%。
永春蘆柑:作為春節傳統果品,今年產地收成不錯,口感也較去年有大幅提升,所以這一周以來交易量同比上漲56%,價格最高在8元/公斤,同比上漲10%。
耙耙柑(又名春見):今年上市就一直維持在較高的價格水平,據統計近一周以來,交易量較去年同期上漲166%,價格最高時為17元/公斤,相比去年春節前同期上漲41%。
砂糖橘和金桔:兩個品種價格也比較高,分別為11.18元/公斤和10.82元/公斤,較半個月前都要上漲 1.8元/公斤以上。
其中,砂糖橘近一周交易量同比上漲60%,隨著大棚砂糖橘的大量上市,價格也是逐漸上漲,最高是價格在12元/公斤左右,較去年同時上漲約12%。
數據顯示,近年來市民對精品水果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各種進口水果(由于包裝精美等原因)受廣大市民的喜愛,成為過節的送禮佳品。由于今年水果價格整體走高,小包裝精美禮盒價格較往年有10-20元/箱上漲幅度。
柑橘給了他們返鄉的底氣
春節期間,有不少人從大城市回到家鄉,如今人口不斷從小城市涌進大城市已經形成了一股浪潮,卻有一群人“逆勢而行”,逃離大城市回到了家鄉。
他們回家鄉做什么?理由各異…不過,其中有一部分人的理由很簡單——種柑橘。
1、渝北土特產因他成“網紅”
2月8日,距過年還有一周時間,離渝北城區30公里的石船鎮鎮級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里,該站負責人楊鵬并沒有閑下來。不到50平米的電商服務站里堆滿了標有“渝北石船血橙”的包裝箱和一些挑剩的個頭不大的血橙,貨架上,零星地放著包裝好的筍子、辣椒等當地土特產。
楊鵬樂呵呵地說,保守估計,這一季血橙、臍橙在網上賣了30萬斤,現在農戶都坐在家里數錢呢!
血橙、臍橙是渝北石船鎮的特色產業,由于信息閉塞,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楊鵬看著當地上好的血橙幾毛錢一斤沒人要,爛在地里,“這幾年能賣1塊多一斤,但是傳統的沿街零售和批發兩種形式,農民不僅要保存水果,而且還要聯系買家,投入精力多、浪費多,導致果農們收益較低。”
2017年1月20日,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楊鵬在淘寶上花了1000元申請了一個網店,取名“渝北區石船鎮農產品”,名字中規中矩,簡單的裝扮了一下店鋪就過年了。
大年過后,楊鵬聯系了幾家農戶,拍了點當地血橙照片就將水果上架,“隔了兩天,我清楚記得3月6日,一位浙江寧波的網友咨詢我幾句就下了訂單,一箱血橙8斤,淘寶價78元,我隨后就按照他的地址快遞過去了。”楊鵬說,當時心情很激動,沒想到這么快網店水果就引起注意,“那箱水果按照當地賣價,價值翻了好幾番。”
楊鵬告訴記者,血橙的采摘和上市最旺的季節是在過年之前,“年后都是農戶家存的貨,雖然平時零售也能賣到3元一斤,但是當時我在網上已買到了8元,甚至10元一斤,而且供不應求。”楊鵬說,第一次網上賣血橙,就賣了2萬斤,“除去其他成本,雖然我賺得不多,但是學到了經驗,而且從賣水果,到收錢,農戶在家都當起了翹腳老板,嘗到了甜頭。”
嘗到了甜頭之后,楊鵬準備年底血橙一成熟就大干一番。“去年10月一過當地柚子成熟,我們就開始著手賣臍橙、血橙了。”楊鵬說,前段時間幫忙包裝、裝貨的工人最多達到30余人,最多一天發貨達到2000多箱,共2萬斤。
石船鎮戰旗村的農民鄢玉平是這一季柑橘固定給楊鵬供貨的果農,“以前賣水果天不亮就進城,一天到晚也掙不到幾個錢,現在方便多了,他們自己到果園來收,給的價格也高點。”鄢玉平說,今年1萬斤柑橘,包括血橙、臍橙,他們通過電商平臺就給我們銷售了6000斤,僅血橙收入比往年多了2000多塊。
(內容來源:重慶晚報慢新聞)
2、80后IT男一年網售柑橘660萬元
“親,丑橘5斤裝售價是50元,8斤裝的高端精品禮盒是128元喲~”“親,發貨到上海嗎?請核實地址喲~”……陳詩遠在電腦前忙得不亦樂乎。
確認訂單,采摘、分揀、包裝,然后統一物流配送。一條龍的高效電商服務流程,不到48小時就能走完。一日數百斤柑橘,一年數百萬產值,高效的農村電商銷售,在兩河村村民農產品銷售的份額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目前,兩河村及鄰村有專門的物流集配中心,走進集配中心,碩大的空間整齊碼放成千上萬盒柑橘,幾輛大掛車正在裝車,百余名婦女十來人一組,一邊談笑,一邊在分揀、計重……
兩河村村支書姚慶英說,“這樣能錯峰銷售,保證市場上一年四季有鮮果”。 而兩河村致富,主要靠的正是“農業供給質量”的提升和生產經營體系的優化。陳詩遠說,村里建立的品牌叫“兩河口”,所有銷售的果品,都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投入品、統一品牌、統一銷售。
“兩河口”的品牌不僅得到德國公司的有機認證,注冊了商標,更因品質好,在全國打響了名氣。 如今,兩河村還接到俄羅斯等國外訂貨單,“希望能把‘兩河口’品牌通過蓉歐快鐵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也因為越來越專業化職業化的勞動與分工,使得陳詩遠從不覺得自己的“農民”職業卑微,反而十分驕傲。“觀念早該變了,我們現在是新型農民!”
在這些新型農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2016年電商平臺銷售額達到660萬元!而到2017年一年,兩河村的人均收入達到36500元,按每家4口人計算的話,每家年入10多萬甚至數十萬,比較普遍。
如今,兩河村共有150畝草莓、800畝獼猴桃、3800畝柑橘及11000畝流轉土地種植柑橘。去年一年,村里3800畝的柑橘實現8000多萬的產值。“如今家家有大房子,有小汽車”,陳詩遠說,“今年能比去年再上一層樓!”
(內容來源:成都商報)
3、離開北上廣,他回家當了小老板
當青年小生紛紛遠離家鄉投身北上廣的時候,他卻毅然放棄“小老板”的優勢回到了家鄉,做起了電商,把家鄉的土特產賣出去。
雖然一開始自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漸漸走上了電商發展的快車道后,銷量越來越大,幾個月下來,生意越做越大,楊福忠就在巴東太磯頭小鎮上租了間房子,專職開起了微店、淘寶網店,他想把家鄉的特產賣出去,帶動家鄉村民致富。
雷家坪柑橘很有名,可以借助品牌優勢來做,今年柑橘剛上市,他就開始在網上銷售柑橘。現在將雷家坪的柑橘通過網絡賣向了全國。
在談到網店未來發展時,楊福忠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要進駐天貓、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店。同時,繼續豐富產品種類,搞一些木耳、香菇、大豆、小米等產品,賣更多的家鄉產品。”
(內容來源:秘境巴東)
【特別聲明】本文由天天學農學農君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僅作為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劉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