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多,很多人都向深藍君咨詢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我手里有XX萬存款,應該如何理財?現在每個人都在焦慮,生怕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投資機會,沒錢的時候想著如何掙錢,有了錢就擔心通貨膨脹,想更好地投資和增值。今天深藍君就以
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多,很多人都向深藍君咨詢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我手里有 XX 萬存款,應該如何理財?
現在每個人都在焦慮,生怕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投資機會,沒錢的時候想著如何掙錢,有了錢就擔心通貨膨脹,想更好地投資和增值。
今天深藍君就以一個具體的例子,談談投資理財話題。通過實際案例來看看,如果我有 20 萬存款,如何理財才靠譜?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步:投資理財的理論基礎
在進行所有投資活動前,深藍君希望你能知道一個基本的常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高風險。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收益高、能保本、隨時想用錢還能取出來,這種事只能存在于童話世界當中,因為這種完美的理財產品根本不存在。
在投資界上有一個著名的三角法則,沒有任何一個投資,可以同時兼顧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這三者往往不可兼得。
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所以只有知道了 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 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才能對一款投資理財產品進行科學客觀的評估,這是投資理財的基本前提。
另外深藍君建議大家,在投資的過程中不能僅僅盯著收益,還要考慮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
以深藍君 2015 年的例子來講,在千股跌停的行情中,我只放了幾萬塊在股市,所以就算天天跌停也沒太放在心上,因為這點風險我是完全能承受的。
賣房炒股,或者負債幾十萬投資 P2P 這種事,建議大家還是少做為妙,畢竟這種風險都是普通百姓難以承擔的。
上面就是關于投資理財的基本理論知識,我覺得所有人都需要知道。
第二步:投資其實是一個組合
知道了金融產品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三者之間關系后,我們還需要知道一個道理,就算有 20 萬的存款,最好也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不要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用來炒股,也許一不留神就被樂視之類的股票坑了一把,畢生積蓄打了水漂;
也不要把錢全都用來買保險,保險更多的是提供保障,理財收益很低,想通過買保險發家致富,就是天方夜譚。
投資的本質是一個產品組合,有的產品收益高,有的產品收益低,一個組合可以保證我們理財更加穩健,不會在陰溝里翻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分析過標普家庭資產象限圖(點擊這里看測評),具體可見下圖:
圖中總結的很清楚了,一個穩健的投資組合包括如下幾部分:
一個投資組合可以幫助我們分擔自己的風險,雖然深藍君不建議大家完全按照上面的比例來進行投資,但這張圖仍然是有價值的,最大的價值就是告訴我們:投資實際上是一個組合,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第三步:組建自己的投資組合
下面我們直奔主題,手頭上有 20 萬的存款,應該如何進行理財? 其實這個問題本質就是,應該如何用 20 萬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
深藍君按照投資收益的高低,把常見的投資渠道按由低到高排列,方便大家直觀對比:
理財的本質就是通過上面的產品特點,根據自己的偏好搭配一個投資組合,其實理財就是這么簡單。
另外大家都知道,不同人學歷不同、居住城市不同、掌握的知識水平也不同,所以,要根據自己偏好,來搭配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這個組合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下面舉幾個例子,建議重點閱讀:
再或者說,雖然整個家庭收入比較高,但是支出同樣比較大,20 萬可能過一段時間還要用到,那么就不建議購買流動性差的產品,比如購買年金險就不合適。關于年金險的優劣勢分析,可以在深藍保回復:“年金險”查看到測評。
通過以上這些例子大家可以直接看到,其實在投資之前,應該問自己幾個問題:
只有知道這些最基本的問題,自己心中有數,然后才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搭配。
深藍君之前在《不知道這 8 個問題,買多少保險都是白費》這篇文章中寫過,其實買保險和投資是一樣的,不要過份的關注手段,而是要從需求出發,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第四步:常見投資渠道分析
知道了這些,深藍君會對上面提到的常見投資渠道進行分析,幫助大家答疑解惑:
1、股票
深藍君之前文章提到過,我是典型的價值投資愛好者,港股 A 股我都開過戶,并且都有過操作的經驗。
對于股票投資我是很悲觀的,個人認為,可能 95% 以上的人都不太適合炒股票,我身邊炒股的朋友有很多,長期來看很少有能掙錢的。
但是如果你還是不甘心,還想再試試,那么深藍君給你推薦一本書,是我幾年前讀的,名字叫《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這本書被譽為最接地氣的投資寶書,里面列舉了很多實際的股票案例,我認為得非常適合業余散戶投資者閱讀,以上僅為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2、基金
在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高收益、中等收益、低收益,都有基金的影子........
其實基金是一個非常大的種類,里面的分類也特別多,主要可能是下面幾個類:
在所有的基金產品中,深藍君認為:普通家庭值得考慮的是 指數基金定投,之前已經多次推薦給大家了,不太清楚的朋友可以看我一年半前的文章:《和保險理財相比,99% 的人更適合這個》,強烈推薦給大家。
3、P2P
雖然過去幾個月 P2P 不斷傳出跑路風波,但是我們需要知道,P2P 是一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
深藍君了解到,去年 P2P 行業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也 7-9% 左右,在所有投資渠道中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認為,拿出一小部分錢購買 P2P 是值得考慮的,每年 5%-10% 的收益,并不是很難。
另外還有平臺有推出 “履約保證保險”,就是借款人逾期無力償還,保險可以替他還。
網上各種 P2P 的排名和測評都很多,具體投哪個平臺我就不做廣告了,自己多做一些攻略,在頭部平臺中優中選優,可能風險相對小一些。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是否有 P2P 的存在,具體自己定就好了。
4、買房
買房是大事,我堅定地認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房價還會漲的,所以還沒有貸款記錄的朋友,請珍惜自己的資格,剛需房一定要買。
對于那些人口持續凈流出的城市,建議大家謹慎投資房產,人口凈流出就意味著城市沒有競爭力,也就沒有接盤俠,所以房價就算會漲,也可能后繼無力。
對于房子,其實深藍君之前也有專題的分析,具體點擊《關于樓市,這是我知道的全部秘密》就能查看到。
具體的投資渠道還有很多,比如:
這里深藍君就不一一分析了,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要學會發現他們的優勢,以便探求是否能為自己所用。
所以無論是手里有 20 萬還是 200 萬,其實都要想明白自己的預期、能承受的風險、以及什么時候用錢,然后搭配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組合就好了,其實這并沒有標準答案。
五、關于投資理財的兩個建議
很多人覺得理財就只是簡單的投資,其實背后還牽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理財我還有以下兩點想分享給大家:
1、理財,和錢的多少沒關系
有些人可能覺得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自己沒錢就不需要理財。這是典型的錯誤思維,深藍君想說:理財是一種能力,無論有錢沒錢,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金融常識。
為什么很多一夜暴富的人,多年之后又會返貧,甚至生活比之前更糟糕,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缺少了管理金錢的能力。錢少不去學理財,錢多了就是災難的開始。
2、沒錢可理,怎么辦?
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甚至工作了一段時間的職場人士,往往每個月都淪為“月光族”。要想避免無錢可理的困境,一定要學會強制儲蓄。
另外,對于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理財固然重要,但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自我成長上。
4000 塊錢,即便以每年 12% 的復利,也需要 6 年才能翻倍,而能力的提高,伴隨著工資翻倍,可能一兩年足矣。
年輕是你最大的資本,在財富積累的前期,自我價值提高所帶來的效應,遠比你理財收益大的多,這點我在《如何掙到第一桶金,實現財富自由?》的文章說的很清晰了,強烈推薦沒看過的朋友閱讀。
六、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做的事
深藍君見過太多急性子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著急火燎,在沒有做深入研究之前,就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到某個理財渠道。
作為保險行業的原創內容機構負責人,深藍君有必要提醒你:保險是家庭財務規劃的基石,如果沒有保障型的保險,可能在得了一場大病之后,因病返貧一夜回到解放前,別說理財了,本金都要交給醫院。
如果把生活看成一場足球比賽,那么保險的作用就相當于守門員,他是保障我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
而投資理財就像球場上的各類球員,收益高的當前鋒,收益低的當后衛,只有守門員的穩定,其它隊員才能更好的沖鋒陷陣,所以理財前請謹記:沒有保險規劃前提的理財,一切都是空談。
其實保險也是一個組合,重疾險、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都有自己獨特的意義,如果還不清楚的話,建議點擊查看以上對應文章了解詳情。
另外,深藍君總結了《科學投保五大原則》非常適合小白用戶閱讀,如果不太了解保險的,強烈建議看看。
目前國內大部分人還不認可保險,保險的價值和作用被很多人忽視,這也是我們團隊堅定專注在這個領域的原因,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發現保險的美。
七、寫在最后
巴菲特曾說過:投資就像滾雪球,需要有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這樣,需要在漫長的時間里不斷地復利增值,靜下心來做時間的朋友。
希望大家都不再焦慮和急躁,一點一點學習提高,感受生活的美好。
這是深藍君 10 月的感悟文章,每月一次,說給你聽 :)
劉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