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學生懷著想要看看“世界”的想法,填報高考志愿。只要跨越秦嶺—淮河一線,學生就會發現,那將是另一個“世界”。大學四年的生活,足以讓學生體會到巨大的地域文化差異。上大學的時候,南北方差異體現得最為明顯,不氣候,飲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學生懷著想要看看“世界”的想法,填報高考志愿。只要跨越秦嶺—淮河一線,學生就會發現,那將是另一個“世界”。大學四年的生活,足以讓學生體會到巨大的地域文化差異。
上大學的時候,南北方差異體現得最為明顯,不氣候,飲食,生活習慣還是說話方式等等一系列都有很大差異。距離2022年高考已經不到三個月時間,準大學生們要知曉這些差異,斟酌是否要跨地域報考高校,以便大學開學前做好準備。
南方和北方差異有多大?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關于氣候方面。在很多學生印象中,北方人很抗凍,南方冬天根本不冷。可是真正體驗到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很多南方學生來到北方上大學之后,才認識了暖氣或地熱這個神奇的東西,才發現北方的冬天竟然如此安逸。而南方室內冷得像冰窖。正是印證了這句話,“我在南方的艷陽里瑟瑟發抖,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在北方上學的南方學生,看到下雪就立馬興奮起來,各種拍照,而在南方上學的北方學生看到下雪,內心毫無波瀾,就這還叫下雪,竟然還有人撐傘。
關于飲食方面。南北方高校食堂有很明顯的區別,南方的菜小而精,北方菜一定要分量足,尤其請客的時候,一定要有幾道硬菜。相信很多大學生都陷入“甜豆花”和“咸豆花”哪個更好吃的爭論中。
在生活方面。大學生感觸頗深,南北方生活上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在洗澡上。當南方學生進入北方學校的澡堂子,看著北方學生拿起搓澡巾,感到非常驚奇。而北方學生到南方上大學才發現,原來洗澡有單間,不管冬天夏天,基本上天天要洗澡。還有讓人啼笑皆非的蟑螂的區別,北方蟑螂只有指甲蓋那么大,而南方蟑螂要大出好幾倍來。
關于語言方面。北方人的方言,基本上大家都能聽懂,而南方學生說家鄉話,就像自帶加密系統一樣。南方學生在宿舍給家里人打電話的自由自在,北方學生很難感受得到。沈陽人說句方言,整個東北都能聽得懂,潮汕人說句方言,出了這條街就成為“密語”。
由此可見,南北方的差異非常大,學生上大學之前要了解清楚,判斷自己是否能夠適應,再考慮是否跨地域報考。
南方和北方差異比你想象還要大,學生跨地域報考要慎重
經常可以聽到,有些高考生想要報考外地的大學,離家越遠越好,可以享受一下自由的感覺。高考報考外地高校時,除了考慮自由問題之外,還應該考慮很多其他問題,自己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生活。
在外地上大學確實有很多優勢,學生可以擴大眼界,提升自身格局。當代年輕人不應該只守著自己的三分地,有機會和時間去外面看看是一件好事。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見識更多的新鮮事物對自己未來的人生發展很有幫助。
此外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現在很多學生都是被嬌慣著長大的,獨立性較差,比較依賴家長。去外地上大學,學生遠離家長,獨自面對大學生活,會漸漸變得獨立。
而在外地上大學,對學生來說也是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學生需要盡快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語言習慣,除了通過學生自身克服,沒有別的辦法。還有就是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學生在高校所在地就業,獨自一人需要承受更多的壓力。
弄清楚報考外地大學的優劣勢,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作出理想的選擇。在筆者看來,不管報考本地還是外地的高校,學生都要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好好利用大學資源,增長見識。最后,既然選擇了,學生就要學會接受,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今日話題:你是跨地域上的大學嗎?你覺得差異大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聯系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馬同